2024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9萬列,發送貨物207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0%和9%。這一數據的背後不僅彰顯了中歐班列的強勁活力,更體現了中國與全球貿易活動更加緊密。中歐班列的迅猛發展,不僅是物流領域的亮點,更是全球經濟復蘇和區域合作的重要推手。
國際貿易的「助推器」。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首先得益於其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地位。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份,中歐班列自2011年首列開行以來,便承擔著推動中國與歐洲之間貿易往來的重任。在全球地緣政治復雜多變、海運受阻的背景下,中歐班列以其穩定、快速和安全的特點,成為了眾多企業的首選運輸方式。它不僅大幅降低了運輸時間和成本,還有效緩解了國際供應鏈的緊張局面。2024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貨物發送量的雙增長,正是國際貿易活力恢復的有力證明。
區域合作的「新紐帶」。中歐班列的蓬勃發展,不僅促進了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加強了沿線國家之間的區域合作。中歐班列的營運路線不斷擴充套件,已覆蓋歐洲25個國家的227個城市以及亞洲11個國家的100多個城市。中歐班列強大的輻射力,不僅促進了商品和服務的自由流通,還帶動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發展、就業增加和經濟增長。成都中歐班列營運路線已達到50多條,2025年,成都至中亞的班列開行量計劃提升25%左右。這種深度的區域合作,不僅增進了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更在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物流體系的「革新者」。中歐班列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國際物流體系的革新。傳統的海運雖然成本低廉,但運輸時間長、受天氣和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大。而中歐班列則以其快速、穩定的特點,為國際物流提供了新的選擇。此外,中歐班列還在不斷拓展市場、完善物流網絡方面下功夫。例如,與境內外企業合作增加中亞地區還箱點、海外倉及堆場的建設,構建「鐵路直達+公鐵聯運」網絡等。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物流的效率和穩定性,還吸引了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國際貿易中來,進一步推動了貿易全球化的發展。
中歐班列創新績,攜手同行創未來。中歐班列已經成為連線中國與歐洲乃至全球的重要紐帶,它不僅促進了商品和服務的自由流通,還加強了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和文化交流。隨著各國經濟的互聯互通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加速,中歐班列將發揮巨大潛力,在推動國際貿易繁榮、促進區域合作發展、構建物流體系全球化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東方力量」。
(來源:中國網 作者: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