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本周六(1月11日)下午兩點開始,台灣民眾黨將在台北自由廣場舉辦一場名為「釘孤枝」的群眾集會活動,活動的主題是「還我司法正義,人民怒吼集結」,活動的目的是拯救前黨主席柯文哲。
筆者關於柯文哲案的前一篇評論的標題是「柯文哲暫獲人身自由,民眾黨前途晦暗不明」。一個「暫」字,隱含著筆者當時的預判:以賴清德好勇鬥狠、刻薄寡恩的特性,柯文哲大概率還會被關回去。果然,在經歷了兩次法院審理、保釋金增加到7000萬新台幣(約合人民幣1566萬元)外加配戴電子鐐銬之後,1月2日晚,柯文哲再一次被收押禁見。
這期間,柯文哲辭去黨主席一職,指定黃國昌代理黨主席。
從2024年12月27日被法院裁定交保候審,到2025年1月2日被裁定收押禁見,柯文哲只獲得了短短7天的人身自由。
民眾黨怒了!
1月3日,民眾黨代理黨主席黃國昌宣布將在1月11日舉辦群眾集會活動討伐賴清德、聲援柯文哲。活動的名稱「釘孤枝」是閩南語,意思是單挑。民眾黨的支持者以年輕人為主,外號「小草」。這一次,是「小草」單挑賴清德。
到1月11日這一天,有多少小草會聚集台北聲援柯文哲,他們勝算如何,暫未可知。
在筆者看來,如果1月11日的活動中,小草們展現出了相當程度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對於民眾黨這個黨而言,意義重大。
在此之前,民眾黨是柯文哲的「一人黨」,柯文哲的特性決定了這個黨的特性。柯文哲最明顯的特性就是投機,反復無常、反復橫跳。這是一種在夾縫中遊走的生存方式,在民眾黨初創時期、黨的實力還比較弱小的時候,是行得通的。但是,當民眾黨成為台灣第三大政黨,柯文哲在大選中拿下369萬張選票,這個黨的特性就要有相應的轉變,不能繼續投機了。
柯文哲被捕之後,又暴露了他的另一個特性:沒有鬥爭精神、反抗精神。雖然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但是,妥協的前提是鬥爭、是反抗;先有鬥爭、有反抗、有殊死較量,然後才有妥協。柯文哲被捕之後自認自身清白,屢次放棄抗告,等於是放棄了反抗、放棄了鬥爭。
現有的資訊表明,柯文哲辭去黨主席一職,也是被賴清德當局威逼利誘的。他經不起威逼利誘,真的辭職了,然後,又被關了。他就這樣,被賴清德玩弄於股掌之上。
柯文哲獲得自由的7天時間裏,曾公開表示,在獄中看了很多書,他不忌恨任何人,他也在反思。
他還被洗腦了。
在被法院裁定收押禁見之後,柯文哲有10天的時間提出抗告,截止日期是1月13日(下周一)。如果他不提出抗告,可能要被繼續關押至少10個月。
這也許是民眾黨的一個精密的安排,在周末動員「小草們」發出怒吼,然後前黨主席柯文哲順勢提出抗告,要求獲得人身自由。
現在看,周六的活動應該會如期舉辦、成功舉辦,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社會影響力。
至於柯文哲,如果他提出抗告,就說明他的「武功」還沒有廢。
如果他不提抗告,就說明他不但被洗腦了,還被洗傻了。
這樣的黨主席,辭了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