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整治「小電驢」大隱患,要防患於未「燃」

2024-02-28社會
□張金華
前不久南京「2·23」火災事故造成15人遇難44人受傷,經初步分析,火災為6棟建築地面架空層電動單車停放處起火引發。我們在悼念遇難者的同時,也應該深刻反思: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近日,湖南省安委會辦公室就這一問題下發緊急通知,要求深刻汲取涉電動單車火災事故教訓,切實抓好電動單車安全管理工作。
電動單車作為一種經濟便捷的交通工具,近年來已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短途出行的首選。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底,國內兩輪電動單車的保有量約3.5億輛;而經過了2023年,這一數碼或將突破4億輛,平均每3.5個人當中就有一輛電動單車。
但因飛線充電、隨意上樓進梯等為圖一時之快而引發的電動單車爆燃爆炸事故頻頻發生,給公共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
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釋出的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約發生2000起電動單車火災,其中90%發生在門廳、過道以及樓梯間等場所,80%的火災是充電時引發,超過一半發生在夜間充電過程中。看似只是「拉了一根線」「停的近了點」「一直無驚無險」,其實可能是「離死神更近」「一旦起火、九死一生」。那些火災現場的一片狼藉、遇難者家屬的痛苦嘶喊、天文數碼的財產損失都是深刻而慘痛的血的教訓。
從過往電動單車火災事故的經驗來看,車體和電池本質安全不過關,特別是擅自改裝電池,是火災發生的核心原因。生產者為降低成本使用劣質電池,消費者為省錢購買雜牌車。這兩種行為看似省的是造車和買車的錢,其實省的是騎行者和周邊人的安全可靠度。
基層政府要聯合工商、質監等部門,嚴格查處轄區內生產商生產不合格產品和銷售商違法改裝的行為,從源頭上把好流入市場產品的質素關,消除電動單車本身的安全隱患。
加強電動單車安全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生產環節的質素缺陷和銷售環節的違法改裝,還有維修、停放、充電、使用、回收等其他環節,同樣潛藏著不少安全隱患。
管好電動單車需要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和「一崗雙責」的要求「全鏈條」發力,下大力氣解決從生產銷售到上路、報廢各個環節中的安全隱患和突出問題,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要完善並嚴格執行電動單車管理的法律法規,適當提高法定行車速度和罰款額度,減少違法改裝需求,加大違法查處力度。探索實施電動單車規範化管理、一站式服務,建立健全強制上牌、辦理駕駛證、年檢、購買保險、強制報廢等制度,減少安全隱患。
要堵疏結合,探索財政投入+居民眾籌的融資模式,在城市各大居民點建設更多的集中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逐步解決防火、防盜、器材維護等後續問題,更好滿足電動單車的使用需求。
消除電動單車安全隱患,不僅要靠「人防」「制防」,更要靠「技防」和「智防」。
在實踐中,一些小區在電梯安裝智能辨識系統,及時發出語音警報和自動停運;浙江上線電動單車治理數碼化系統,為車和電池賦上專屬二維碼,實作全流程資訊記錄在碼、一掃可查。凡此,都值得借鑒、推廣。
安全無小事,須臾不可松懈。唯願這次慘痛的火災事故能真正燒掉很多駕駛人的麻木心態和僥幸心理,讓每一個人為自己負責、為他人負責。
相信透過多方參與、精準發力、綜合治理,我們定能維護好公共安全,杜絕電動單車火災事故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