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ESG領域重要事件包括: 空客宣布裁員2000余人;武漢個人碳普惠減排量實作歸集將進入碳市場交易;公用事業行業上百家公司ESG披露綠超七成。
財聯社持續關註ESG以及相關背後的公司動態、技術研發、投融資等,若您有碳中和相關案例,可透過以下郵箱與我們聯系:[email protected]。
【熱點聚焦】
【國際概覽】
防務與航天業務不振 空客宣布裁員2000余人
歐洲空中客車公司12月4日宣布,由於在衛星業務領域受到來自美國的激烈競爭,公司第二大業務部門防務與航天部門將裁員超過2000人。裁員計劃將於2026年年中前實施,主要針對白領和管理職位,以削減管理費用和固定成本,但空客表示將避免強制離職的情況。
【國內動態】
中國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建成 支撐全球應對氣候變遷
中國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站正式業務執行。這標誌著,經過16年的科學積澱和創新探索,南極中山本底站正式「入列」中國大氣本底站家族,將對南極大氣成分濃度變化進行連續、長期業務化觀測,真實反映南極地區大氣成分及其相關特性的平均狀態,支撐全球應對氣候變遷。這是中國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也是第9個納入業務執行的大氣本底站。
武漢個人碳普惠減排量實作歸集將進入碳市場交易
近日,湖北省武漢市公布首批個人碳普惠減排量,並將用於湖北碳市場2023年度重點排放單位履約。個人碳普惠減排量實作歸集將進入碳市場交易,這在全國首開先河。
根據【武漢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公布武漢市個人碳普惠減排量(第一批)的通知】,武漢市公布了軌域交通出行、新能源汽車出行、共享單車出行等4項碳普惠減排量,據統計,自2024年9月武漢率先在全國推出個人碳普惠減排量線上登記&平台歸集模式以來,已累計產生減排量2389噸。
【行業動向】
小米集團副總裁馬驥離職 曾負責互聯網業務部和新零售部
小米集團副總裁馬驥已離職,曾擔任小米集團互聯網業務部總經理、中國區新零售部總經理等職。馬驥的微博更新停留在10月25日,是為小米15系列和小米澎湃OS2的新品釋出會預熱。
商湯完成組織調整 分拆生態企業獨立發展並融資
12月3日晚間,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釋出全員信,宣布組織調整結束,開啟新架構——「1+X」,以更好地應對AI 2.0時代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1」 代表商湯集團核心業務,「X」 代表商湯集團重組拆分的生態企業矩陣,包括智能汽車「絕影」、家庭機器人「元蘿蔔」、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各生態企業將設立獨立的CEO,並對業務發展負責。這些生態企業將獲得更靈活的激勵機制和融資通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目前這些分拆獨立的板塊已經在推進融資事宜。
哪咤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方運舟釋出公司全員信,坦言裁員和組織架構調整
12月6日,哪咤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方運舟釋出公司全員信,信中方運舟回顧公司十年創業歷程,並坦誠當前哪咤汽車遇到的困難。作為公司的創始人,他說「我負有第一責任,向大家深表歉意。」
自10月中旬以來,哪咤汽車遭遇經營困境。據此前公開報道,哪咤汽車已經進行了裁員瘦身和組織架構調整,對此方運舟在公開信中首次完整地解釋和披露了哪咤汽車自救脫困、立足長遠發展的改革戰略。
方運舟在信中表示,接下來哪咤汽車將實施六大改革舉措。包括:堅定貫徹「以人為本」,尊重人才,激發人才最大的創新動力和創新活力;推行全員持股計劃,讓每位員工共享哪咤汽車發展和奮鬥的成果;透過最佳化重組實作組織更加扁平高效、精簡中後台、削減行政成本,推動年輕化;變革組織機制,建設一個更加透明、高效、廉潔、有活力的新哪咤;重塑企業文化,打造一支有理想、有闖勁、有擔當、有抱負的戰鬥鐵軍;市場戰略上,業務聚焦海外,專註在更符合市場期待、毛利率為正的產品,國內適度競爭,放眼海外,努力打造全球熱賣車型。
通用中國否認大裁員
12月6日,有訊息稱,通用汽車中國開啟競聘裁員模式,其中,財務部門將減員三分之一,產品規劃部門減員三分之一,負責智駕的研發團隊被「清零」;其余部門還在競聘中,最終裁員名單尚待確定。
藍鯨新聞就此向通用中國求證,相關人士回應稱,這個不太準確,「我們現在的人員流動根據業務重心的調整都是在合理範圍內的,而且還在持續招人。」其並表示,(通用)現在主要重點就是提振銷量,保證在中國市場長期和可持續的盈利能力。
哪咤汽車否認CEO張勇離職 公司一切正常
訊息稱,哪咤汽車CEO張勇已離職。記者向哪咤汽車方面進行了核實。「(張勇)還在公司,並未離職。公司目前經營一切正常。」哪咤汽車相關負責人稱。
地平線副總裁余軼南離職 進軍機器人領域
從多位信源處獲悉,地平線副總裁、前軟件平台產品線總裁余軼南已於近期正式離職。離開地平線之後,余軼南將進行具身智能創業,主要做消費級產品方向。「余軼南創業的這家公司其實可以看作地平線做機器人的延伸,雙方會在股權融資上有聯系。余軼南做機器人相關創業,也得到了余凱博士的支持。」一位知情人士稱。以上訊息,經求證地平線官方,對方暫無回應。
蒙牛獲評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
近日,第三屆中國工業碳達峰論壇暨年度獎項評選頒獎典禮活動在蘇州舉行。蒙牛集團獲評乳業首個碳達峰「領跑者」企業稱號。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評選工作,是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國關於「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決策部署,自2022年發起的標桿企業遴選活動。該評選從調查研究、遴選示範和宣傳培育三個維度,在全國範圍遴選出優秀的企業和技術,形成示範帶動作用,透過標桿企業案例為工業實作「雙碳」目標提供更多實踐參考與實施路徑。
美贊臣中國入選2024企業ESG鄉村振興優秀案例
「改革新藍圖 發展新動能」為主題的2024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會上公布,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贊臣中國)憑借在支持鄉村振興事業發展中的出色表現,入選「2024企業ESG鄉村振興優秀案例」。
今年以來,美贊臣中國、美贊臣公益基金會攜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啟動第三期「用愛傳遞·更好開始」鄉村母嬰營養改善計劃,捐贈價值兩千萬元母嬰營養品,用於改善鄉村母嬰營養狀況,助力鄉村婦幼健康事業發展。據悉,今年專案服務支持河北平山、河北新河、西藏林芝、貴州畢節、四川瀘州等超過70個市縣(區),已為4萬多名母嬰提供營養支持。
【ESG報告評價】
公用事業行業上百家公司ESG披露綠超七成
近4年,公用事業行業上市公司可持續資訊披露比例持續上升,遠超全行業平均水平。2021-2024年,公用事業行業可持續資訊主要披露形式由社會責任報告轉變為ESG報告。其中,自2023年起,ESG報告披露比例超過半數,2024年ESG報告(包含單獨披露與年報披露)披露比例達到72.0%。
根據中誠信綠金統計,公用事業行業可持續資訊披露情況較佳,披露比例僅次於銀行、非銀金融、鋼鐵、房地產以及石油石化行業,處於全行業前端水平。
上海中心釋出首份ESG報告釋出
2024年是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提出ESG倡議的20周年,上海中心也把2024年作為上海中心的ESG元年,推出了首份ESG報告。上海中心作為中國第一高樓,堅持「綠色、智慧、人文」的營運方向。今年9月份,上海中心在全國首批低碳商務樓宇標識評價中,獲得了最高等級鉑金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