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拒絕「原生家庭論」,這屆年輕人選擇重新養自己一遍

2024-02-27親子

□杜文慧(山西大學)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長大賺錢後,養的第一個孩子是自己」。繼養貓養狗後,「雲養自己」成了年輕人追求的新的生活方式,主要表達著「拒絕焦慮」「重新開機人生」「做讓自己開心的事」......「重新養自己」流行的背後,既有對「原生家庭問題論」的全盤接受;又隱含了用無止境的自我寵溺來自救的風險。

那麽,什麽是「原生家庭論」呢?「原生家庭論」認為:每一個孩子的問題都來自於父母,都是父母的錯。父母錯誤的教養方式以及父母偏差的人格,使得孩子在未成年以前,以及成年之後,一輩子的行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所以每個人現在有什麽不好,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這是一種偽心理學,它打著心理學的名義廣為傳播。這將會嚴重危害家庭人際和諧,孩子會認為什麽都是爸爸媽媽的錯,是爸爸媽媽對不起我,甚至會產生「仇恨」心理。

這一偽科學在社會廣為流傳,部份原因在於人們對生活中困難的逃避。不得不說,這套理論確實很「迷人」、讓人放松、緩解壓力,「雖然我有這麽多問題,但都不是我的錯,而是我原生家庭不好」,這樣想的話,心裏一下子輕松了許多。但人的一生何其復雜?我們不能否認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但也決不能讓原生家庭困住我們的一生。

值得高興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出現了一種勢不可擋的勢頭,他們走出陰影的渴望壓到了陰影本身,大家不再一味的抱怨原生家庭,而是選擇積極自救。這種趨勢是值得稱贊的,說明大家意識到解決問題的真正核心是自己。不得不承認,我們與父母處在不同時代,部份父母緊跟時代潮流,思想和觀念都比較開明,那成為他們的孩子的確是幸運的;但大部份父母的思想觀念仍處於他們那個年代,也確實無法理解我們的觀點,當你執拗地想要改變他們,最終只能造成對雙方的傷害。

因此,一些年輕人選擇改變自身,他們不再對父母抱有期待,不再奢望父母的道歉和轉變,不再埋怨曾經給他們帶來痛苦和失望的「掃興父母」,開始了一條更有建設性的道路——自我養育。有多個網友評論說,發現自己把自己當女兒養後過得就不擰巴了;長大後慷慨宴請小時候的自己,買東西的宗旨只有一個——快樂,而不是擔憂父母會覺得自己不懂事;想吃什麽零食就買,彌補小時候太多次準確記住超市貨架位置,但最終也沒放進購物車的遺憾……

需要註意的是,養自己並不代表無止境的自我寵溺。不少人為了彌補匱乏感,不停的「買買買」「玩玩玩」,這顯然陷入了消費主義的陷阱。「養自己」需要的是愛而非溺愛,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還要註重自我審視和自我成長。

總的來說,「重新養自己」其實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態度,體現了年輕人要好好生活的決心。拋棄瑣碎痛苦的過去,積極面對生活,活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