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璽
來源 | 王璽心理空間
ID | wangxixinli
因多次自殺未遂,她被媽媽送來咨詢。
整個咨詢過程中,媽媽如臨大敵,生怕一不留神,30歲的女兒又會做出極端的事情。
我問她為何自殺,她面無表情,說自己也不知道,就是一心想死。
她媽媽痛心地說:你看她的樣子,從小就冷漠,跟她說啥都沒用。
幾次咨詢後,我發現她的自殺行為可能和父親的去世有關。
三年前,她爸爸自殺身亡。
半年後,她出現自殺行為。
正好她媽媽提出單獨咨詢一次,想讓我多解更多的情況。
她說:這孩子從小就冷漠,她爸死她沒掉一滴眼淚,差點連葬禮都不想參加。
十年前,最疼愛她的爺爺去世,她也沒哭過,到了殯儀館死活不下車,氣得我當眾扇了她一耳光,死倔死倔的,到最後還是不下車,沒參加葬禮。
親戚朋友背後都議論她,說她不孝順。我怎麽生出這樣的孩子,太冷漠,太無情了。
我心裏似乎感覺到了什麽。
咨詢一段時間後,她再也沒有出現過自殺行為,臉上偶爾也有笑意了。
慢慢地,當她談起小時候,談起爺爺,談起爸爸,每一次眼淚都止不住嘩嘩的流。 她說自己從來不哭的,是咨詢讓她開啟了情緒開關。
跟我之前感受到的一樣,她並非冷漠無情,並非毫無情感。相反,她恰恰太有愛、太有情了。
她是家族裏最愛爺爺和爸爸的人,她不敢面對他們的死亡。如果她哭了,如果她參加了葬禮,就意味著他們真的死了。
於是她用冷漠和拒絕 (葬禮) ,來否認和防禦親人死亡的現實,並用自殺的方式表達對父親的深愛和追隨。
咨詢中,當她壓抑的情感被喚醒,能充分釋放悲傷,才逐漸接受了爺爺和爸爸已經離世的現實。
當然,她用了很長時間去哀悼,去完成真正的告別。
在過去的很多年裏,她都活在冷漠隔離的狀態中。
但偏偏身體是誠實的。
人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受,往往會透過身體語言去表達,比如自殘、自傷、自殺等極端行為。
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出現自傷自殺行為,其身邊的人通常會大吃一驚,說根本看不出有什麽(問題)啊。
正是當事人和自己的感受離得很遠,更不曾被重要他人看到,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一個人真實的感受是如何被壓抑的呢?
通常來說, 感受被壓抑來自一種自我保護。
一般從小時候開始,弱小的孩子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不得不把真實的感受隱藏起來。
比如當父母發生激烈的爭吵打鬥時,一些孩子會表現得很淡漠,很無所謂的樣子,自己該幹嘛幹嘛,好象沒有受到一丁點幹擾。
這樣的孩子,事後會受到父母的指責,說他們冷漠無情,對父母的戰爭竟然熟視無睹,不站隊支持某一方,或者加以勸阻。
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孩子其實是太害怕、太恐懼了,為了回避眼前可怕的沖突,他們不得不切斷自己的感受。
惟其如此,才能讓自己不陷入到無助、崩潰中,才能不受影響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當父母打罵孩子時,孩子會因為疼痛而哭泣,或反抗父母。這時候,父母往往會打罵得更兇更狠,父母的潛台詞是:
我是為你好,我教育你是對的,你怎麽可以哭,怎麽可以反抗呢?
慢慢地,一些孩子會在打罵中變得沈默, 這個沈默其實是壓抑了痛苦的感受。
父母會欣慰地認為這是自己教育起的效果,卻永遠想不到孩子已對他們關閉了情感的大門。
還有很多孩子,當他們跟父母談論自己的感覺時,常常被父母粗暴地反駁、否定、嘲諷。
久而久之,孩子會懷疑自己感受的真實性,甚至不得不認同父母的感受。
一位59歲的女性來做咨詢,談起自己的子女,她特別驕傲,話裏話外都是孩子:
兒子女兒都關心我。
我兒子說我燙頭好看,我就去燙了個頭。
我女兒說我穿紫色好看,所以我專門穿紫色的衣服。
這個包是女兒建議我買的,這雙鞋也是。
我兒子說......
有一次我問她:你會自己做一些決定嗎,比如選自己喜歡的、想要的東西。
她說:沒有哎。我不知道我喜歡什麽。我從來都聽孩子們的,或者聽我老公的。
原來她一路走來,從小聽父母的,長大聽老師的,婚後聽老公的,有了孩子聽孩子的。
她沒有自己的感受,一直活在別人的感受裏,以別人的感受為準。
沒有自己的感受,或者和自己的感受失去連線,往往來自孩子小的時候, 被父母過度照顧和入侵 有關。
父母覺得冷,便給孩子穿很多衣服,孩子說熱,想脫一件衣服,父母說:明明很冷,你怎麽會熱呢?
孩子已經吃飽了,父母說:你還餓著呢,再多吃一點。
父母喜歡吃魚,孩子不喜歡,父母說:你真是個怪物,這麽好吃的東西都不喜歡。
有人說,我每天吃什麽穿什麽,都是父母決定的。甚至連對季節的感受,他們也是從別人的穿衣打扮中去把握的:
別人穿短袖,開空調,那我也穿短袖、開空調。
別人穿厚衣服了,那我也穿厚一點。
一些有進食障礙、長期暴飲暴食的人,往往是和自我感受疏離的人;
他們已經喪失了覺知與判斷力,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吃飽了,常常會吃到停不下來,他們機械地吃啊吃,直到肚子快撐爆了,才停止進食。
在一些父母眼裏,孩子的感受是不重要的,甚至是叛逆的、怪異的。
他們從不觀察或詢問孩子的感受,也不接受孩子真實感受的表達。他們認為自己和孩子是一體的,自己的感受就是孩子的感受。
這一點對孩子的影響非常深遠,很多孩子的學校適應不良、社交恐懼癥,都與此相關。
在家裏還好, 一旦進入外部環境和其他關系中,孩子往往會有對未知和不確定性的恐懼。
他們沒有自己的感受,或者說不相信自己的感受,無法判斷自己怎麽說、怎麽做是對的。
一些孩子甚至因此而退縮,拒絕上學或社交。
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往往對外部世界感到害怕,有無力掌控的恐懼感,容易在各種事件或人際關系中糾結、焦慮。
他們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很容易有從眾心理,成為隨波逐流、人雲亦雲的人。
在咨詢中,我常常詢問來訪者的感受。
一些來訪者能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一些來訪者則一口回絕:我沒有什麽感受。
對比較隔離的來訪者,我喜歡一次又一次把他們拉回到當下的感受中來,這常常令他們感到不耐煩,甚至有些生氣:
我沒有感受,為什麽要談感受?直接談事情不好嗎。
等到咨詢一段時間,很多感受出來了,來訪者會主動談論它們,娓娓道來,非常生動。
神奇的是,當他(她)們可以談論感受的時候,整個人也開始變得柔軟了。
當一個人遠離了自己的感受,離真實的自己也就遠了。
人是活在感受中的。我們透過感受來確認自己的存在。
人與人的關系也是透過感受來連線的。
自我感受缺失的人,難以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我認為,判斷一段關系是否真的親密,最重要的是看雙方能否交流彼此內心真實的感受。
遠離自己內在感受的人,早已習慣活在頭腦的層面,凡事以功利性的目標為準,忽略了生活的過程與細節。
這樣的人來咨詢也抱以功利的心態,就是你趕快讓我好起來,讓我成為完美強大的人,願望和目標之間的過程最好直接掠過。
很多成功的人,往往是感受性很強、尊重自己感受的人。
一個人只有和自己真實的感受在一起,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才會少走彎路,找到真正熱愛的事物, 因為這份熱愛投入地去做事情,而全身心的投入就會帶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