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為什麽一向乖巧的孩子,突然愛和家長唱反調了?

2023-12-01親子

對於很多父母而言,「乖巧=聽話」,「唱反調=不聽話」:

聽話就是好孩子,不聽話即是孩子有問題。

聽誰的話?

自然是父母。

也就是說,孩子好壞、是否有問題的衡量標準,以父母意誌為轉移。

真的有天生百分百聽話的( 正常 )孩子嗎?

哪個父母可以絕對地說:我的孩子從小聽父母的話,和父母的想法一致,沒有有分歧的時候?

如果真有這樣的孩子,你的孩子需要去看醫生,大腦發育一定有問題。

我敢把話說得這麽絕對,是因為 人的正常天性,都會發展出「自我」,會有自己的自主意識,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感受

作為正常個體的孩子,其獨立想法不可能一直與父母一致,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一起長大的雙胞胎都有明顯的個性差異,更別提有著幾十年人生經歷差異的親子隔閡。

如果是成人之間意見不同,父母們大概率不會用常「唱反調」來形容,能夠理解人與人想法有差異很正常

孩子也是人,為什麽孩子與家長意見不同,就下意識覺得是孩子不聽話、唱反調?

是不是體現很多家長,沒有發自內心把孩子當作獨立個體的「人」對待?

成人社會中,有時也存在「唱反調」的聲音,即:上下級關系。

我們有時能看到,當下屬表達反對上級領導的聲音時(有些伴侶關系也如此),會被描述為「頂撞」「反了」「翻天」等。

這類關系,和親子關系有相似之處:

關系不平等。

當關系中長期一方處於權威地位,一方處於服從地位,如果服從者某天沒有服從,權威者自然認為這是服從者的問題,因為其違反了預設的關系模式,或者說關系慣性

不平等關系維系時間越長,關系慣性越大。

所有不平等關系中,親子關系即使不是維系時間最長,關系慣性最大的關系,也是其中之一

社會學家費孝通說:一個孩子在一小時中所受到的幹涉,一定會超過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會指摘的次數。在最專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會比一個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過日子更難過。

綜上,正常孩子必然有自己不同於父母的想法,只不過小時候,容易被父母的權威壓制,聽從父母,導致家長記憶中不太記得這類情形。

當孩子逐漸長大,「自我」壯大,感到有力量堅持自己,遇到自己想法與父母不同時,敢於堅持自己,不再服從,令父母感到孩子不聽話的「強硬」,錯誤覺得孩子是「突然」不再乖巧、唱反調了。

孩子不同於父母意見的所謂「不乖巧」「唱反調」,一直都有,只是家長一直漠視。

有多少父母能夠接受孩子成為他/她自己,而不是你期望的樣子?

如果身為父母,你只接受孩子成為你期望的樣子,自然孩子符合你心中的「好孩子樣版」時,才是好孩子;不符合這個理想的「好孩子樣版」時,便是孩子有問題。

萬一是你的「好孩子樣版」有問題呢?

沒有什麽金科玉律能保證,父母的標準一定是正確標準。

推薦閱讀:

作者:許標,中科院心理所健康心理學碩士,個人執業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