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年糕媽媽育兒秘籍,教你千萬價值親子關系,告別喪偶式育兒

2025-01-17親子

嘿,書蟲們註意啦!這次我挖到寶了,一本能讓你徹夜難眠的佳作!翻開第一頁,就像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每個字都透著魔力,讓人欲罷不能。情節環環相扣,角色鮮活得仿佛就在你身邊,這種沈浸感,簡直了!我保證,這書不看,你的書架都少了份靈魂。快來,咱們一起遨遊在這精彩絕倫的故事裏吧!

【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 作者:年糕媽媽李丹陽

自序養孩子,你真的不用那麽焦慮

大家好,我是年糕媽媽李丹陽。

我第一次懷孕是在2013年,那時候特別流行用食物給孩子當小名。

於是,還在肚子裏的寶寶,被我取名為「年糕」。

年糕出生時六斤七兩,軟軟糯糯的樣子沒有辜負他的名字。

從此,我成了全職媽媽,一個人在家帶娃。

孩子出生第一年的所有辛苦、眼淚和無數個不眠夜晚的煎熬,看著小嬰兒成長時難以言喻的滿足,只要身為家長,都知道那種滋味。

而我唯一的不同,是多做了一件事。

2014年秋天,年糕五個月大的時候,受媽媽群裏閨密好友們的慫恿,我註冊了一個叫作「年糕媽媽」的微信公眾號,從解決小寶寶吃奶、睡覺、黃疸、濕疹等各種問題開始寫,普及我作為一個醫學生所能翻閱尋找到的有效方法。

到今天,「年糕媽媽」的微信和全媒體育兒內容矩陣,已經有兩千多萬家長關註。而我,也和所有的年輕父母一樣,在熬過那段關註孩子吃喝拉撒睡的階段,氣都還沒喘勻時,發現——

新的挑戰來了。

孩子在長大,從一個只會啼哭吃奶的小家夥,變成了有情緒、有思想、有個性的小人兒。

隨之而來的育兒問題,不再像發燒該咋辦、濕疹能吃啥那樣,能找到一個標準答案。

隔代育兒帶來的觀念沖突、教育競賽引發的攀比焦慮、家庭和事業難以平衡的身份焦慮,還有在流動互聯網時代下全新的生活方式帶來的育兒挑戰……

對這一屆家長,尤其是媽媽們來說,養兒育女這件事,好像從沒有像今天這麽難。

2018年夏天,我花了一個月時間準備一場以「親子關系」為主題的線下巡講,把我關於親子關系的實踐和思考帶給媽媽們。

當我和大家面對面交流時,有幾個媽媽讓我印象深刻,她們的焦慮幾乎在所有媽媽身上都會出現。

A媽媽說:我家小孩總是亂發脾氣、不聽話、不配合……雖然我也知道對孩子要平等、尊重、善於傾聽,但我老公是個暴脾氣,根本靜不下心來和兒子交流,一著急就用打來解決問題,甚至說這個孩子要「報廢重造」。

面對她的問題,我只能建議:沒有一個小孩是天然聽話的,而孩子的問題都是「打」出來的。如果家長不能正視自己,那麽教育孩子就無從談起。

和育兒有點粗暴的A媽媽比,B媽媽和C媽媽堪稱優秀。

B媽媽在健身、工作、育兒等各方面都對自己要求很高;C媽媽從懷孕起就開始學習各種理論,立誌要在孩子半歲前看完所有育兒書。

即使這樣,她倆還是焦慮得一塌糊塗。

B媽媽說:兒子明明在幼稚園很懂事能幹,為啥回到家就各種作,還是一副小孩的樣子?

C媽媽連兒子吃飯都急得不知該怎麽辦:「你看他吃飯總是吃這麽一點」「營養跟不上,抵抗力又不太好」「怎麽這麽讓人不省心」……

其實孩子都很好,問題在於:她們給孩子的關註太多了!

有個成語叫「一葉障目」。孩子的問題就像眼前的葉子,如果只盯著它,再小的缺點也會被無限放大;把這片葉子拿開,你會發現,比起青翠蓬勃的小樹,這片有瑕疵的葉子多麽微不足道。

很明顯,這兩個媽媽需要解決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心態。

對了,還有D媽媽。她說:我出門上班,孩子都是小手一揮說再見。她為此很忐忑——聽說別人家小孩都是哭著喊著不讓媽媽出門的,我家孩子這沒心沒肺的樣子,是我沒把孩子帶好嗎?

可是,這明明就是孩子安全感充足的好現象啊!親子關系越穩定,孩子越平靜。這個媽媽已經做得很好了,卻還懷疑自己做得不夠好。

從這四個媽媽的身上,你是不是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這四個媽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媽媽」這個身份非常焦慮。

其實我也一樣,總會有著這樣那樣的擔心。

我對孩子夠不夠好?我為他做得夠不夠多?

上班累到爬不起來,還會為不能給孩子準備早餐而覺得抱歉;小孩打了兩個噴嚏,就責怪自己粗心,白天出門忘了給他多帶件衣服。

外界的標準、自我的評價、孩子的反應……任何一點小事都能讓當媽的焦慮起來。

我們生了個孩子,卻把自己變成了人質。

該怎麽擺脫這種焦慮?我覺得,根源就是要想清楚,媽媽對於孩子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麽?媽媽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又是什麽?

操心孩子吃啥穿啥、焦慮他將來上什麽學校,甚至盯著他寫作業,這是孩子想要的嗎?這就是好媽媽所能做的嗎?

在「年糕媽媽」拿到一輪又一輪融資、有了越來越大的團隊之後,我也成了傳說中日程表滿到飛起的「女強人」。

年糕上幼稚園以後,我就再沒有給他做過一頓飯了。

我不止一次地要去回答人們意味深長的提問:你這麽忙,還有時間管孩子嗎?

他們的潛台詞是:你還是個好媽媽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同樣經過一次又一次艱難的自我撕扯。而現在,我的答案是:我沒有時間管孩子,但是我把時間都用來陪孩子。

所有人都覺得好媽媽應該把孩子吃喝照顧得很好,把家裏收拾得很好。但對孩子來說,除了生理層面的需求,還有很多更高層面的需要被滿足:他渴望被聽見,要求平等溝通,希望自己做決定,期待自己被理解。

我不再糾結於陪伴年糕的時間長短,而是努力提升陪伴他的質素。每天晚上的親子時刻,我會關掉手機,暫停一切事務,專心地和他做一個科學實驗、搭一個樂高模型、看兩本書……

這也是我和自己和解的方式。

當年糕能因為我的一句話破涕為笑的時候;當他和我一起玩桌遊嘟嘟囔囔地說著「我可不想輸」的時候;當他跟我擠在一個被窩裏頭挨著頭看繪本的時候;甚至,在亂發脾氣被我批評,他哭著說「媽媽,我要抱抱你」的時候……我越來越確定,比起「媽媽永遠在場」,能給孩子高質素的有效陪伴、能關註到孩子精神層面的需求,也可以是好媽媽的一種開啟方式。

我第一次看清楚了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麽樣的父母,父母又該怎麽影響孩子。

雖然我不能每天接送年糕上學、不能精心為他準備飯菜,可我理解他的每個想法,尊重他的每個決定。

並且,我知道他會為我的努力驕傲,會期待成為像我一樣的人。

回想去年,在我的演講現場,不止一個媽媽淚流滿面:原來,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好媽媽的焦慮,竟然能讓一個女人如此痛苦。

也是因為這樣,演講結束後,我決定把我關於親子關系理論的所思所想,以及我在育兒生活中發生的點滴寫成一本書,分享給更多的媽媽。

所以,這本書要告訴大家的,不僅是如何聚焦親子關系,也是怎麽讓媽媽們找回自己。

對於孩子來說,他需要的是更溫柔的媽媽看到他、更平靜的媽媽接納他、更積極的媽媽帶領他。

所有媽媽都請先記住這一點:只有和自己達成和解,才能養育更好的孩子。

這本書定稿付梓時,離那次演講已經過去一年了,我也即將迎來第二個寶寶的出生,他/她的小名叫發糕。

我相信,二胎的育兒生活又將充滿未知的艱辛挑戰。

這一次,我已經不害怕了,因為我越來越確定,我該把力氣用在哪裏、該把時間花在哪裏,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親愛的你們,也請堅定、勇敢,認真去享受成為媽媽後的人生。

(點選下方免費閱讀)

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
作者:年糕媽媽李丹陽
親子少兒 {readNum}人在讀
閱讀

關註小編,每天有推薦,量大不愁書荒,品質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書,也可以在評論給我們留言,讓我們共享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