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原生家庭影響被過度誇大?心理實驗結果紮心:你在孩子的眼裏可能還不如一只黑猩猩重要!

2024-07-29親子
這些年,每當社會上曝出問題孩子的新聞,媒體幾乎都會一股腦兒地剖析孩子的原生家庭,一板子打在父母教育身上。
而在心理咨詢師呂晉看來,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當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往往被過分地誇大,相反,伴隨著越來越精致化的養育,同伴之間的影響反而被低估,甚至忽視,而很多時候,這恰恰是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或者,也可以成為治愈孩子的契機!
呂晉,心理咨詢師,就職於復旦大學,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抗挫折教育、原生家庭與親子溝通
驚奇!
寢室同化現象?
在我長達十多年的學生工作中,經常會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我把它叫做「寢室同化現象」。
先來給大家看一張某高校同一個班級學生的績點和寢室的關系圖:
由此我們發現,績點排在前兩名的同學,來自同一個寢室;績點排名第四、第五的同學,來自同一個寢室;績點排名第六、第七的同學,也來自同一個寢室;績點排名第八、第九的同學,還是來自同一個寢室……一路看下去的話,績點最後兩名的同學,居然也來自同一個寢室!
同一個寢室的相似性還不僅僅如此。如果稍加註意,就會發現,連帥哥、美女都往往集中在同一個寢室。大學裏,幾乎每個院系總有那麽一個寢室,顏值特別高,一起出去上課的時候,存在感特別強。
不湊巧,如果老師上課點名,會發現不來上課的同學大多也集中在少數幾個寢室(當然,這樣的寢室,經常還會有一個「好學生」準時上課,同時扮演「放風者」的角色)。
寢室環境對人的影響與改變真的這麽大嗎?
答案是肯定的!
家庭pk校園!
哪一種環境讓孩子更加在意?
實際上,比起原生家庭,同齡人的圈子,是孩子更加在意的社交場所。
一直以來,我們都關註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卻忽視了這裏面有一個大的前提——這一切都發生於孩子在家長面前,或者在與家長相關的情境中。
而大多數孩子至少要面對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即家裏面和家以外的世界,每一個環境有各自的行為規範和獎懲規則。
史丹福大學研究者eleanor maccoby這樣描述那些早期的研究結果:
這些研究結果在許多方面令人失望,在一個調查了近四百個家庭的研究中,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孩子人格特質之間幾乎沒有任何關聯度。
換句話說,你的孩子在家裏是一個樣,在學校裏可能是另外一個樣。而且,家外面同齡人的世界,才是他更加在意的那個世界。
要知道,一個孩子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成年人」,孩子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孩子」!
紮心!
你在孩子的眼裏可能還不如一只黑猩猩重要?
我們再來看一個九十年前的故事。
1933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學教授溫斯羅普·凱洛格(winthrop kellogg)和妻子合作出版了一本書——【黑猩猩與孩子】(the ape and the child),講述了他們夫妻一起做的一個撫養實驗。哪怕是在九十年後的今天看來,這個實驗依然非常先鋒。
夫妻倆把一只七個半月大的母猩猩放在自己家中,起名叫瓜(gua),與他們十個月大的兒子當勞一同撫養。這只叫做瓜的母猩猩,享受了與當勞一樣的撫養待遇,凱洛格夫婦為她穿衣服、穿鞋,讓她接受如廁訓練、刷牙,並且和當勞吃同樣的食物、穿同樣的尿片,還在同一個時間洗澡。
書裏有一張照片,瓜和當勞坐在一起,穿著一樣的連腳睡衣,還手拉著手。
和當勞相比,瓜的情感更加豐富,也更加有趣。不僅如此,在凱洛格設計的大多數測試中,瓜跟當勞一樣,甚至有些方面還超過了當勞。在大部份文明生活中,瓜總是比當勞學得快一些。
看上去,瓜更像一個好學生,一個乖寶寶。
那麽,是不是凱洛格夫婦最後成功地將黑猩猩訓練成了人呢?
結果恰恰相反,凱洛格夫婦試圖將黑猩猩訓練成人,而事實上,瓜把他們的兒子當勞訓練成了黑猩猩!
盡管比瓜還要大兩個多月,當勞卻一直跟在瓜的身後,模仿她的一言一行,仿佛是一個跟在大姐大後面的跟屁蟲弟弟。瓜是攻擊者和領導者,總能找到新的玩具和遊戲方法,而當勞只有模仿的份兒。
於是,在當勞19個月大的時候,他的行為更像是只黑猩猩,而不是同齡的美國小孩——當勞只會說三個英語單詞,相比之下,一般的美國小孩在19個月的時候,能說50多個單詞,且可以把單詞組合成短語。
凱洛格夫婦終止了實驗。瓜被送回了動物園。
失去了瓜的陪伴,當勞重新回到正常美國孩子的生活軌跡,最終從哈佛大學醫學院畢業。
為什麽當勞明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結果他的舉止卻更像一只黑猩猩呢?
我們曾經在很多報導中看到過「狼孩」,失去父母的孩子被狼群撫養,等到被人類發現時,行為舉止更像狼,沒有人類的語言能力。這是由於在那樣的環境中,「狼孩」沒有正常的人類成長環境。可是,當勞的父母明明就在他身邊,為什麽他的行為舉止不是更像自己的人類父母,而是更像自己的瓜妹呢?
我們回想下小時候,自己跟著父母來到一個聚會,聚會上有各種年齡層次的人,而我們總是會先掃視一圈,看看聚會上有沒有小朋友。一旦沒有小朋友,這個聚會就變得索然無味。
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提到過這樣一個實驗情景:
把兩個嬰兒和他們的媽媽一起放在一個堆滿玩具的房間裏,兩個嬰兒都是一歲左右,正是警覺陌生人的年齡,但兩個嬰兒卻相互微笑,並開始咿咿呀呀地說話。
雖然在這個房間裏,有玩具、有媽媽、有拿著夾紙板的研究者,但嬰兒眼中看到的只有另一個嬰兒。當然,他們也看自己的媽媽,但主要是確定媽媽是否還在那兒。
由此,我們得出結論,雖然父母都在身邊,但當勞,這個一歲左右的小寶寶,仍然將瓜視為自己最重要的對標目標——於是,他做出了選擇,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同類」——盡管那是只黑猩猩。
因為黑猩猩是「我們」,同為人類的父母卻是「他們」。
並非無能為力!
對家長的啟發是什麽?
寫到這裏,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恍然大悟:為什麽我的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就是無動於衷?
因為對他們來說,那可能是另外一個世界,那是「他們」,不是「我們」。
那麽,作為家長,該如何利用好同伴的正向影響呢?
首先,在中國,我們自古就明白,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將其放在一個同齡人的目標環境中,是最有效的方法。 「孟母三遷」即是如此: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遷到更好的學區,讓孩子自然地擁有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環境,倡導的風向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教養的迷思】中講到過這樣一個現象,黑人的孩子有時候限於黑人群體的壓力,甚至不敢表現得太過於熱愛學習——黑人群體所倡導的街頭文化有時候會讓愛學習的「乖乖仔」感到不適。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曾經報導過紐約布魯古連區的一所「有吸重力的學校」,叫做米德伍德學校,學生必須透過激烈的競爭才能考進來。記者采訪該校一些進入「西屋科學獎」準決賽的選手,問他們有沒有因為是「科學狂」而被同學作弄。這個問題讓學生們大吃一驚,因為在米德伍德中學,「科學狂」是交朋友的一個好方法,表現出野心一點也不丟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下來,家長遇到的最為棘手的問題是,如果孩子「交友不慎」怎麽辦?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和班裏最優秀的同學做同桌,但如果你的孩子偏偏就喜歡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學生混呢?
如果是小孩子,問題可能好解決一些。家長的教育、批評、引導都可能會起到一定的效果,實在不行,找老師換個位子、調個班級,甚至,轉學都可以。
不幸的是,你對孩子的影響會隨著他們的長大,而變得越來越小。10歲之後,如果你對孩子交的朋友不滿意,不讓他們接觸,他們會怎麽做?
大概率上,他們會背著你和有誘惑力的「壞朋友」繼續接觸。
比如,父母不讓孩子去遊戲廳打遊戲的時候,他們會怎麽樣?↓↓↓
他們會背著父母去遊戲廳打遊戲!
如果父母不讓孩子看言情小說的時候,她們會怎麽樣?↓↓↓
她們會去學校看!
但學校也不讓看呢?↓↓↓
這個回答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在有些時候,她們可能會轉向耽美文學!
我有一個來訪者,提到她在上中學的時候,大家喜歡看耽美文學(此處指男男的戀愛文學),理由出乎意料:「我們中學禁止看言情小說。但是老師們以為言情小說只有男女之間的,並不知道有這麽多同性文學。所以我們大家都轉向了看耽美文學。」
看到了嗎?活動並沒有停止,活動只是轉移了。
怎麽辦??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假如你有一個女兒,她結交了一個「塑膠姐妹花」。你不想讓她結交這個人。你怎麽辦?
在較為理想的親子關系裏,在家長和孩子可以順暢溝通的前提下,家長是有機會了解到孩子交「塑膠姐妹花」背後的心理需求的:
她想交的,一定不是「塑膠」,而是「姐妹」。
如果有「非塑膠」的姐妹,相信她會毫不猶豫地做出正確的選擇,投入那個更加積極正向真誠的關系中去。但很可能這個孩子,並不太會交友。在這種情況下,用心理學話語來解釋就是,【壞 的關系總勝過沒有關系】 ——
她並不是喜歡病態,她喜歡的是關系!
你的孩子,也許在交朋友方面,有著一些先天的不足,比如,她性格較為內向、被動;她很難主動走出第一步;很難主動張口和那個「理想型朋友」打招呼。所以,這個時候,一個主動的「塑膠花」的到來,可以緩解她的孤獨和寂寞。
正是因為家長只看到了「塑膠」的一面,而沒有看到「塑膠花」背後孩子在交友方面的「無力感」,才會導致親子之間溝通不暢。心直口快的家長也許會直接抱怨:你難道看不出來嗎?這個女孩子根本沒有把你當朋友,你們只是「塑膠姐妹花」!
孩子真的看不出來嗎?孩子也許早就看出來了,但她別無選擇。
她並不是在「塑膠姐妹花」和「動人的玫瑰花」中間選擇了「塑膠姐妹花」,她從來沒有這個選擇。她只是在「塑膠姐妹花」和「無人搭理不被看見」中做出了「趨利避害」的本能選擇。
還是那句話,【壞的關系也勝於沒有關系】。你的孩子,她不是喜歡「塑膠」,她是喜歡「姐妹」。
一是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深層動機——我想有個朋友。
二是看到孩子沒有表達出的「無力感」——我不知道怎麽結交理想的朋友。
三是針對孩子的性格,和她分享一些交朋友的方法——幫助她看到自己性格的閃光點,找到屬於自己的交友方式,陪伴她一起成長,一起爭取到那個最理想的朋友。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已經看到,在任何時候,親子之間順暢的溝通都顯得格外重要。
家長需要透過孩子的行為,洞察到背後的心理需求,但前提是:要讓孩子對自己產生「同類」感,而不是擺出父母或者權威的樣子高高在上。
這也是我們在咨詢中反復提到的一句話:【關 系先於改變】。 如果我覺得你值得信任,你懂我,我自然會開口。
孩子不和父母交流,原因可能很簡單:你們的關系,沒到位!
這個時候,孩子會覺得,你不是那個最適合談心事尋求建議的人,不是我的「同類」、我的「同伴」,你不能設身處地站在我的立場,甚至,你不願意離開固有的世界,走到我的世界來看看。
透過讓家長明白這一點,我們在工作中,幫助很多家庭改變了與孩子的溝通方法。有一位女同學和母親關系非常緊張,家長來尋求我們的幫助,我告訴她,方法並不難,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如果孩子不問你,就不要急著給出建議。
傾聽而非傾訴——多傾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傾訴自己的出發點是多麽的為孩子好。
詢問而非質問——多詢問孩子做事情的出發點,而不是質問她為什麽要這麽不懂事。
我告訴家長,時機到了,孩子覺得你值得信任,是「同類」了,自然會來詢問你的意見。只有這個時機,你的意見,她才可能聽得進去。改變,才有可能發生。家長悟性很高,依此去做,果然與女兒的關系取得了巨大的改善。
文 | 呂晉
編輯 | 天音
關註「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驚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觀號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