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誰帶大的娃更聰明?科學研究證明:不是媽媽,而是這個人

2024-09-21親子

在傳統家庭觀念中,母親被視為孩子成長的核心。

憑借自身細膩與關懷,從繈褓中呵護,到學業上指導,幾乎每一步都與之相連。

每個人都在按部就班,但總有「另類者」出現,因有的家庭相對特殊,相關話題隨即提上日程。

尤其「誰帶大的娃更聰明」,在整個業界引起了熱議,畢竟誰都希望孩子向好。

這種背景下,一項發表在【PNAS】雜誌上的研究指明方向,認為父親對孩子有著重要影響。

包括智力發展、社交能力、情感穩定性等等,全部都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不過當下世界母愛渲染,想要打破認知還得有依據,接下來咱們就好好聊一聊。

各位在重新審視父親角色之余,同樣激發對家庭教育的深刻思考。

01 性格凸顯

不知各位有沒有註意,父親教育直率、務實,從來沒有「繞彎子」之意。

男孩子該做什麽事情,女孩子該做什麽事情,喜歡直接面對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正是這種態度與挑戰,促使孩子早早學會思考,性格方面相對比較獨立。

母親則大有不同,整體形象溫柔細膩,何時都將其護在手心。

比如過去爭議很大的事情,即「媽媽帶男寶寶到女廁」。

你說這有錯嗎?畢竟招呼起來方便,但你說這沒錯嗎?畢竟這是女生廁所,男生怎麽能前往?

反正各說各有理,但各位細細想一想,為什麽就沒有「爸爸帶女寶寶到男廁」?

從骨子上去講,父親性別意識強於女性,從一開始之時就給出答案。

兩性有別各謀其事,男生應該擔負起什麽責任?未來需要承擔什麽使命?

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應該學會如何保護自己?什麽問題可能會帶來什麽後果?

各位,別總覺得這是大男子主義,比起孩子教育失敗,到時候你後悔都可能來不及。

再者,別總用一句話去搪塞自己,孩子長大了就懂了,殊不知這是白紙需言傳身教。

等有一天,性別意識不強的男生長大了,甚至覺得去女衛生間上廁所,是一件再正常不過之事。

年紀尚小有母親保護,但真發生了上述場景,你來替他買單嗎?社會還會包容嗎?

至此答案不言而喻,父親帶出來的孩子,性別意識必然會更強。

02 身份認同

這個涵蓋面很廣,尤其在青春期,孩子開始探索價值觀、性別角色和社會身份。

母親提供了安全感,但父親塑造了認知,各方面表現更為出色。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是怎樣一個人?我如何融入這個社會?

答案有無數種,不過父親是直接榜樣,提供了可模仿的性別角色、行為典範。

比如男孩子,在互動過程中,將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男人,如何在家庭、朋友之間承擔責任。

對於女孩子,父親同樣給予了情感支持、自我認知,包括如何理解異性、如何樹立自我價值感。

根據研究數據表明,那些與爸爸關系良好的女孩,在未來感情生活中更加自信從容。

很多人無法感同身受,如果作為一個女生,在父親身上看到了男性榜樣,自然會懂得如何挑選。

什麽是真正的關懷?什麽是真正的尊重?什麽事真正的用心?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份認同。

尤其是處理人際關系上,父親的影響也至關重要,這包括職場合作競爭、朋友親戚相處……

不同場合有不同禮儀,這種社交上的身份感,幫助孩子更好融入社會,從而表現地更加成熟。

以自身為例,過年期間我和妹妹都跟隨父親,在參加家庭聚會時,總會看到各種角色的轉變。

比如身為長輩,如何與之交流?比如身為晚輩,如何與之談論?比如身為平輩,如何與之來回?

毫無疑問,這是最直接的模仿物件,而媽媽角色似乎更為保守,但絕不是否認母親的偉大。

只是綜合而言,在身份認同方面,父親是無法忽視的一環,幫助孩子們更好書寫人生故事。

03 實踐引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放在何時都不為過。

相比母親在細膩情感上的專長,父親通常更傾向於透過實景與孩子互動,比如戶外、露營等等。

從動手修理小電器,到看一場體育比賽,整個過程並不止於娛樂,更是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場。

人都是綜合影響,還包括創造力、記憶力、專註力等等,全部都在該場景下得到最大限度提升。

問題沒解決,持續嘗試尋找解決辦法;

問題解決了,幫助孩子建立積極心態。

這種行為之舉地傳教,意義必然大於言語:遇到困難不可怕,關鍵要勇於嘗試、靈活應對。

長此以往,孩子們不再懼怕失敗,反而願意在失敗中總結經驗,直到問題得到真正解決那一刻。

新時代之下,用人單位需要的都是「復合型人才」,並不是說孩子一定出色,起碼具備這種意識。

比如我現在從事會計,如今整個行業面臨轉型,我在平日早已學會了智能套用,那你就能勝任。

他骨子裏帶有這種認知,永遠都在持續提升自我,未來能取得什麽成就,只看機會降臨的大小。

可能有人覺得有些遠,但一個人聰明與否,不正是靠成就體現嗎?

對方每天待在家裏,自身就算再聰明又能怎樣?沒有動手實踐能力,一切都將是「紙上談兵」。

與此同時,一個孩子習慣動手研究,將來必然會更加聰明。

看到這,各位不難理解重要性,但如何提升這些技能,恰恰來自於與父親的互動。

但在引導過程中,務必要註意方式方法,畢竟孩子只是孩子,有些能力確實略顯局限。

說了這麽多年,很多人總覺得我戴著「有色眼鏡」,實際上並非否認「媽媽」存在的意義。

在傳統觀念中,母親在育兒中的重要性常被放大,父親從根本上得到了弱化、甚至忽視。

如今,最新科學研究清楚表明:

無論是在性格培養、身份認同還是動手能力上,這個人的參與都將註入強大的動力。

借此機會,我也想告訴部份家長:帶娃不是母親一個人的事情,作為父親同樣需要參與其中。

一方面是對家庭平衡的促進,另一方面是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支持,畢竟我們都希望他(她)能向好。

來都來了,點個關註吧。

這篇文章每一個字,都是我用心而作。

如果覺得有共鳴,別忘了點贊、轉發、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