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為什麽父母認為自己溺愛孩子,而孩子卻有非常嚴重的缺愛表現?

2024-05-05親子

這種情況在我們生活中經常遇見,常常會看到父母給了孩子一切,但孩子卻不領情。

在關系中,「愛」的行為背後,為什麽呈現出「溺愛」和「缺愛」兩種相反的感受?

真正要討論的,是對 愛的行為和感受 為何不統一的問題:

我們通常會用自己感受到被愛的行為去對待他人。 比如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會省吃檢用把所有自己認為好的食物留給孩子,會盡可能提供好的生活給孩子,但孩子卻不以為然。這些行為的背後:

成長的社會環境不同

父母成長年代大都存在生存焦慮,為了吃穿住發愁,所以在長輩的認知裏,把最好的吃住行提供就是他們給到的最好的愛。

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部份孩子不太能感受到上一輩關於吃穿方面的生存壓力,他們更多是關註自己的情緒感受是否被看到。

父母認為愛的方式是實際付出,而孩子更想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

對自我關註的差異

父母的年代,集體主義大於個人主義的社會環境,帶來的 自我情感壓抑 成為很多父母預設的行為方式,所以很多父母一代都是以犧牲自我來成全愛的行為去表達。

但隨著心理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我」的重要性,更多的孩子是看向自己的感受,在意 情感上被認同 。父母犧牲式的愛,讓孩子更多感受到的可能是壓力和自我愧疚,反而不會感受到很多愛。

從心理學的角度建議

1.人習慣用自己的認知去理解他人的行為。

所以想要打破這種差異,需要父母和孩子都能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愛的行為。 了解行為背後差異產生的原因,嘗試理解每個人表達方式的不同。

父母可以多問問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也要嘗試理解父母的付出,是他們能力範圍內給到的最多的愛。

2. 自我成長的探索。

父母需要不斷了解自我成長不夠完善的部份,了解自己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感受。

孩子需要不斷看向自己缺乏安全感,渴望被愛的需求具體有哪些。哪些是父母可以給到的,哪些是需要自我不斷發展而獲得的。

3. 以朋友的心態,平等的去溝通,達成能讓雙方都能統一對「愛的行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