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9/479ac3ccf14fe1049f2bf43cb5e4c8c0.webp)
法國【費加羅報】9月21日文章,原題:詠春:當中國軟實力瑰寶來到巴黎 身著黑衣的表演者拉住上衣的下擺,凝心聚氣,徒手格擋砍來的斧子,出腳猛踢,一舉解除對手的武裝。周末,深圳的劇院人頭攢動,功夫大師們正在像芭蕾一般比武,翻筋鬥、飄逸地騰挪、黐手和旋轉。舞劇【詠春】(如圖)中的主角仿佛將舞蹈大師魯道夫·努裏耶夫和功夫大師李小龍合為一體,既優雅又敏捷。該舞劇也將於10月4日-6日首次在法國的巴黎會議宮上演。
近3年來,深圳歌劇舞劇院的演員們日常被一分為二:上午跟著老師學「武術」,下午則忙著排練「舞術」。他們在真實的格鬥中尋找靈感,追求姿勢的完美。舞劇中葉問的飾演者常宏基,如今已成為一名狂熱的詠春拳愛好者,他在舞台上借鑒了成龍、李連杰和甄子丹等功夫巨星的表演,同時參考了【西區故事】【愛樂之城】等西方文化作品。扮演八卦掌掌門的芭蕾舞演員王沅琳,現在也在練習呼吸吐納,因為「呼吸不同於純粹的外部肌肉力量,可以讓女性在格鬥中擊敗男性」。
詠春,這個來自廣東佛山的「小拳種」,如今已在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繼京劇和雜技之後,中國電影也深受武術的滋養,尤其是香港電影。功夫片重新定義了動作電影,誕生了功夫巨星李小龍。而李小龍的師父葉問,在上世紀50年代來到香港開館授藝,他在去世多年後,因電影【葉問】和【一代宗師】成為了另一個民族英雄。(作者弗朗索瓦·阿文尼,董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