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PhD,覺得還是有資格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個人經歷了國內教育的大多數層次和階段。
高中學渣,偏科嚴重,二本線進入一個省內的三本;經歷考研,進入省內重點一本,遇到一個註重學術的導師,發了幾篇SCI,坎坷的透過考核進入國內頂尖的985。
因此,我身邊的同學大學出身分布在各個層次(985,211,一本、二本、三本、專科)。
碩士/博士期間被導師要求,帶過一些本科生和碩士生做科研,也當過助教。因此,從我自身的感受以及對他們的了解和觀察,總結了一些他們的共同點。
學業上。 毫無疑問,你要十分清楚的知道,你是來上學的,這是最重要的任務,如果不求保研、評獎評優什麽的,底線是順利透過各科的考試。 強調一下, 這是底線!底線!底線! 不要因為任何原因,找任何借口,突破這個底線。
這一點,我發現好學校的學生比差一點的學生做的更好。最明顯的就是,985的學生很看重學業,每當考期臨近,甚至都有點像高中生了。而我大學期間,大家考試都是純蒙的,很多人都不備考。
以上就是大學期間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情,再次強調,無論如何完成它。下面是升級版,
如果有升學(出國)、保研、考公考編等類似的目標,那就要相對功利一些了,要盡力績點高一些,該考的證書能考就考吧,多參加一些比賽,拿一些榮譽。有當班幹部的心,就去當一當。有條件的,早點找導師,進入本專業的實驗室,能發論文就更好了,不能發也可以有一些科研上的經歷,做一些專案什麽的,哪怕你只是打雜的,等以後面試的時候,吹吹牛逼也沒壞處吧。
日常生活/人際關系上。 根據你的性格來,對身邊的同學和老師有禮貌就可以了。舍友需要單獨拿出來說一下,相信你會在網上看到各種舍友間不和諧的事情。但是,你要盡力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首先自己不要太孤僻,畢竟大學你過的是集體生活,舍友之間互相相容一下,小事情能過去就過去了,不要去斤斤計較,會浪費你很多精力,影響你做其它的事情。肯定有人會說我自己能做到,舍友太爛,太過分怎麽辦。這裏提供一個方法去避免,就是盡量少在宿舍待,沒事兒去圖書館,去自習室。相處的少了,自然矛盾也就少了。如果還是避免不了,那就申請換個宿舍吧。
人際關系,我額外不想多說什麽,要明白大學生活只要過好你自己的就可以了,人際關系都是次要的,只要在為人處事上正常,講道理,對他人友善一些,心態平糊一些,該爭取的就去爭取。個人不建議太過功利的去和同學老師交往。
另外,也是大學生活十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獨立,吃飯也好,學習也好,娛樂也好,要能夠自己去做。當然,並不是說不和同學一起,而是當你自己想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沒有人一起,你也能夠自己去做,這樣就能按照自己的規劃去進行了,而不用因為他人影響你。
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這一點從長期來看,跟學業同等重要。培養一個興趣愛好,並且堅持下去。相信我,無論以後你做什麽,都是有好處的。找不到也沒關系,那就多去嘗試。
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這是從你上大學以後,就應該時時刻刻思考的東西。大多數人從高中進入大學,僅僅是進入了而已,思想還沒有任何的變化。但是,你需要明白,進入大學後就要為自己負責了,你後續面對的是社會,是自己的生活。沒有人能替你決定(哪怕是父母)做什麽,怎麽去做,一切都要自己來。
因此,我這裏給剛上大學的學弟學妹說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以後你希望如何賺錢?是打工、創業、還是其它?
相信很多人都迷茫,然後就隨大流,考研、考公考編,當順利上岸後,開始抱怨,跟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一樣。讓自己說一個能做的吧,好像又沒有信心說出來一個。為了避免這種困境,最好在大學期間,多想想,多試試,去嘗試一些賺錢的方法,兼職也好,寫網文也好,總之去做就可以了,註意謹防上當受騙。大學期間的試錯成本是最低的, 切記!不要耽誤學業,再次強調。
最後, 每個人對大學的體會都是不同的,希望大家可以有一個精彩而充實的大學生活。若幹年後,有值得回憶的美好。
歡迎大家評論、點贊、收藏和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