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另一個問題下講過,假如說中文的學習難度真的是極高的話,那麽就會出現接受同等教育時長的中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遠遠不如其他語言的情況。也就是說,外國孩子10歲能說明白的事情,中國孩子得到15歲才能說明白。
現實中是這個情況麽?肯定不是,外國10歲孩子能說的話,同齡的中國孩子也能用漢語說。
那麽,幾歲的孩子都能學明白的東西,怎麽可能成年人反而學不會呢?
中文真正難學的地方,一是體系,二是文化。
在體系方面,一個中國人如果先學了英語,那麽再學法語、德語就不會太難,這是因為這幾種語言都是歐洲的字母表音文字,且大量詞匯都是共用的,只不過發音上有所區別。但是,對於字母語言體系下的國家來說,漢字這種表意文字雖不能說是天書,但卻是超出了他們既有的認知體系的,所以學起來難度會高一些。當然,如果讓一個中國人學了英語後再去學阿拉伯語,他也一樣會感受到外國人的崩潰。
文化方面,漢語的難點在於,整個中文是依托於數千年的文化積澱而有序傳承的,因此我們今天所用的詞匯中有大量的典故、成語。如果不了解這一點,那讀起來是相當費勁的。
唾面自幹、逐鹿中原、桃園結義、千金買骨、李廣難封、馮唐易老、高山流水、知音難覓、桃李不言、三顧茅廬……上面這些成語基本都出自一兩千年以前,但在今天的中文中仍然普遍使用。我自己也經常看一些國外的雜誌和學術著作,但我在英文中很少能見到這種高度濃縮的且用幾百年以前的事件、人物來類比今天事件、情緒的俗語。
在英語裏,莎士比亞的詩夠雅了吧?但是直接轉譯過來你也能看懂:
我怎麽能夠把你來比作夏天?你不獨比它可愛也比它溫婉:
狂風把五月寵愛的嫩蕊作踐,
夏天出賃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時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顏又常遭掩蔽:
被機緣或無常的天道所摧折,
沒有芳艷不終於雕殘或銷毀。
但是你的長夏永遠不會雕落,
也不會損失你這皎潔的紅芳,
或死神誇口你在他影裏漂泊,
當你在不朽的詩裏與時同長。
只要一天有人類,或人有眼睛,
這詩將長存,並且賜給你生命。
但是,絕大多數的漢語古詩和近體詩,不註釋一下典故,對普通人來說卻是很難看懂的,更不用說外國人了。
當然,英語中也有自己的俗語,只不過這種俗語與我們的「典故」還是有較大差別的。比如,「高山流水」其實跟「山」和「水」都沒關系,你不知道伯牙子期的故事,就無法理解「高山流水」的本意。「千金買骨」也是一樣,你得知道戰國七雄時期的歷史環境,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所以,一個中國人很容易懂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當年我三顧茅廬請你出山,創業十幾年同舟共濟,咱們也算是情同手足,沒想到因為一個外人,最後居然鬧到同室操戈的地步。但如果直譯的話,就是:
很多年前我三次到草房子裏請你從大山裏走出來,十幾年的創業中,我們在一條船上互相幫助,我們的感情就像手和腳一樣,但是沒有想到因為一個外面的人,最後我們要在同一間房子裏拿著兵器。搞不好,會有人以為這是一個海盜找了一個居住在大山裏的村民當幫手,但兩個人一直像手和腳一樣不合,結果碰到了更厲害的海盜,他們只能投降,拿著武器在房子裏給別人當衛兵。
按照歷史時期來看,中國的先秦時代大致對應西方的古希臘時代,但是到今天,除了那群搞古典學和基礎人文學科的之外,普通人是不太會在日常生活中頻繁使用古希臘時期的典故進行表達的。
所以,我讀英語文獻感覺還是簡單的——這種簡單體現在,基本上你只要能搞清楚每個單詞的意思以及語法,那基本上你就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而不會出現中文這種「高山流水」明明每個字都認識,但卻根本搞不懂意思的情況。
不過,如果一個外國人學習漢語的目的只是為了日常交流的話,也不會過多涉及這方面的東西。而且,即便是對於中國人來說,如果不是有意學習,大多數人對成語、文化的接受也就僅限於高中階段了。
而如果只把語言的使用局限於日常場景,漢語甚至還簡單一些。因為很多語言中大量的專業詞匯都是從拉丁語、法語、德語等演變過來的,與本民族的傳統語言差別很大。比如,中文一說「胃潰瘍」就知道胃裏面有病,但英語裏的「胃」是stomach,而「胃潰瘍」則是gastrohelcosis,到了口腔潰瘍又變成了aphtha;鼻子是nose,鼻竇炎卻是sinusitis;肝是liver,肝硬化卻是cirrhosis;血是blood,貧血卻是anemia……反正在英語國家,你如果不專門學一下醫學詞匯的話,去醫院看病一趟檢查下來,你可能看著診斷書都得懵掉。
之前我看過一個說法,以人文學科而言,在美國讀到博士的話,差不多得需要掌握2~3萬左右的詞匯量。這個說法真假未知,不過以GRE本身就需要上萬詞匯的要求來看,加上人文學科本身的專有詞匯也多,讀完文科博士掌握2萬詞匯應該也不誇張。但對於中文來說,即便是學術專著,普通人至少也是能讀個大概意思的。
所以,不必盲目神化一種語言的學習難度,而且語言的難易也代表不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