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深刻領悟新時代的硬道理

2024-01-26新聞
作者:王公龍(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共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把堅持高質素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實作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把堅持高質素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是對「發展是硬道理」的繼承和發展,深刻闡明了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指向,表明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規律性認識達到新的高度,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發展是硬道理」讓中華大地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堅持把高質素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中華民族必將創造新時代發展的新輝煌,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 新華社發
1.高質素發展緣何成為新時代的硬道理
「硬道理」是本質、原則、方略、思路的形象化表達,意在強調科學論斷不容置疑的地位,表達的是貫徹科學論斷的堅定意誌和強大定力。把高質素發展確定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是我們黨立足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內外環境和基本條件,在深刻把握高質素發展科學內涵的基礎上,從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論斷。
實作高質素發展是邁向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實作現代化必須選擇高質素發展。高質素發展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把堅持高質素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兩個重大論斷之間有著不可分離的內在聯系。新時代的「硬道理」是「最大的政治」的內在要求和有力支撐,事關中國式現代化的成敗和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實作。
實作高質素發展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必選之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中國有效供給能力依然不足,產品和服務的質素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只有把高質素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最佳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下大力氣解決制約高質素發展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和問題,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實作高質素發展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經之途。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對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發展的戰略性謀劃和科學設計。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只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才能夯實中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才能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中國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行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勝利實作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必然要求推動高質素發展,推動高質素發展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經之途。只有把高質素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堅持以推動高質素發展為主題,透過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最佳化升級,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國經濟才能在國內國際雙迴圈中不斷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牢牢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
2.新時代的硬道理進一步明確了高質素發展的方向與要求
高質素發展是在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是對發展思路的新調整、發展品質的新提升,新時代的硬道理進一步明確了高質素發展的方向與要求。
高質素發展追求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透過強調「發展是硬道理」,將國家發展的重心牢牢定位在發展上,把發展放在壓倒一切的優先位置,實作了經濟快速發展。但必須看到,經濟發展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螺旋式上升過程,是質和量的有機統一。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對「質」提出更高要求。高質素發展把「質」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堅持質素第一、效益優先,視質素為生命,以高質素為追求,目標是實作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體現的是對發展境界的更高追求。
高質素發展強調以科技創新為內在驅動力。加快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素發展的必然要求。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科技實力競爭。從全球範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是大勢所趨。從國內看,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的根本要求。實作高質素發展必然要求加快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實作有質素、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時,明確指出要圍繞推動高質素發展,突出重點,把握關鍵,首要任務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突出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高質素發展要求實作發展方式的深刻轉型。實作高質素發展必然要求擺脫傳統的以大規模資源消耗和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式發展,實作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作高質素發展的關鍵環節。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作機制。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基本理念。
高質素發展堅持以統籌為科學方法。實作高質素發展涉及發展的不同領域、眾多環節,需要解決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應對各種不斷變化的復雜局面,離不開統籌的科學方法。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統籌的科學方法,在判斷和把握國內國際形勢上,強調統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在處理安全和發展的矛盾關系上,強調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有效防範化解影響中國現代化行程的重大風險;在處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供求關系上,強調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要求做到「三個統籌」: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素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為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
3.新時代的硬道理重在踐行
把堅持高質素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基本路徑,標定了中國經濟發展新方位。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以抓鐵有痕的決心、久久為功的韌勁,把推動高質素發展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只有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確保高質素發展這一新時代的硬道理始終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支撐;才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確保高質素發展的正確方向,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把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匯聚成推動高質素發展的磅礴偉力。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高質素發展的指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素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所謂完整,就是始終把新發展理念看成一個整體,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使之協同發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輕畸重,不能以偏概全,切實解決高質素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所謂準確,是說新發展理念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系統地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所謂全面,是說既要以新發展理念指導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透過深化改革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好踐行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
把發展質素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當前,有效需求不足、部份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迴圈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等等,都是制約中國實作高質素發展的現實挑戰。越是面對風險和挑戰,就越是要牢牢把握高質素發展這個「硬道理」,把發展質素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以質取勝、不斷塑造新的有利競爭,支撐經濟實作長期持續健康發展。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九項任務」,包括: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九項任務」緊扣關鍵問題、重點環節,明確具體抓手、解決路徑,體現了我們黨推動高質素發展的科學謀劃、系統設計和戰略定力。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26日 06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