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縱論天下|王文:面對科技競爭,中國有戰略底氣把握歷史機遇

2024-01-26新聞

新華網北京1月26日電(記者侯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近日在參加新華網第十四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時認為,在大國格局變遷中,出現了科技安全化和武器化趨勢。面對全球科技競爭,中國在諸多科技領域取得了很多成就,有戰略底氣去把握新的歷史機遇。

新華網第十四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近日在北京新華網總部舉辦。圖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在進行主題演講。新華網 陳傑 攝

王文認為,目前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浪潮跟過去的三輪科技革命浪潮完全不一樣。 過去兩三百年大體是18世紀開始的機械化革命,19世紀開始的電力化革命,20世紀的資訊化革命。前面三輪還有大國抵制,現在的第四輪全球科技革命,沒有一個國家否定它的重要意義和進步的力量,都在加大投入,也因為這樣,過去的幾年全球的科技論文的發表量、專業的申請量都在高速增長。

在王文看來,這一輪科技革命的特征是綜合性、多元化、立體化的一場革命的變遷, 大體有幾個層面:第一,以拓展人類生存空間為目標的太空和海洋技術變革;第二,以零碳、清潔、高效和可持續為目標的全球能源變革;第三,以腦機介面、基因編輯、再生醫學和合成生物為代表的生命科技變革;第四,以新材料、數碼化和機器替代為方向的裝備制造技術變革;第五,以人工智能、行動通訊、物聯網、區塊鏈、量子資訊、高端芯片、元宇宙為重心的資訊科技變革。

王文認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在未來幾年裏面會出現一個井噴期,未來十年將是決定百年變局的關鍵十年。這關鍵十年最主要的變量就是科技革命。

王文指出,在科技革命決定大國格局變遷中,出現了科技安全化和武器化的變化。 在過去幾年裏面,美國推出了新版【國家安全戰略】,歐盟推出了【戰略指南針】等,德國也推出了二戰以來首份【國家安全戰略】。這些安全戰略的推出,無疑都把科技視為國家安全和國家對外博弈武器之一或組成部份。

另外,美西方還強化價值觀聯盟,對競爭對手實施高科技冷戰策略。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搞「小院高墻」,搞高科技聯盟、芯片聯盟,采取了大量舉措。2023年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關於科技投資的行政令,在半導體、量子資訊科技和人工智能等在內的所謂敏感高科技領域,限制美國對中國的投資。【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對中國的芯片封鎖就是一場戰爭。

王文表示,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國要有戰略定力和科技自信。 美國朝野都對中國當下芯片的崛起和人工智能增長有一種巨大的危機感,這本身就證明了中國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真實的異軍突出。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國是旁觀者和邊緣者,第三次是中國是追隨者,第四次科技革命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也是第一個梯隊的其中一員。

王文說,中國科技發展仍存在著新的戰略機遇期。近年來,中國已成為全球科技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自然科學領體論文年發文篇數、申請發明專利數量、研發經費名列前茅,在超級電腦、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鬥導航、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等諸多領域取得了很多成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到2035年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是可期的。

如何面對全球科技競爭、突破美西方的高科技打壓,王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維度發力。

第一,努力破局, 盡快走出疫情帶來的沖擊。2024年,改革和開放的力度應該更大,在全球範圍內引進各類高科技人才,把科技革命和中國統一大市場聯合起來,鍛造殺手鐧技術。

第二,重構新局, 最佳化科技投入的結構,推動科技產品的市場轉化功能,把人才、資本、資訊等要素充分流動起來,市場化起來。

第三,引領變局, 依托「一帶一路」倡議和多邊合作,推動與更多國家的科技合作共贏。

最後,復興全域, 完善數碼經濟、數碼生活、數碼國家治理方式,創造一個數碼構建型的國家治理模式。

「總而言之,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存,我們有戰略底氣去把握新的歷史機遇期。」王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