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副市長華源 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攝
1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推進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新聞釋出會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提問:浦東綜合改革試點是一項國家重大改革舉措,上海有哪些基礎和優勢條件,有助於完成這項重大任務?
對此,上海市副市長華源表示,落實好浦東綜合試點各項任務,上海有三方面的基礎和優勢條件:
第一,上海城市能階和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為浦東綜合改革試點提供了有利的發展基礎。2023年,上海經濟總體呈現持續恢復、回升向好態勢,經濟質素不斷提高,總量也繼續保持全國經濟中心城市的首位度,特別是「五個中心」建設持續發力,在提升經濟中心的國際地位、金融中心的國際化水平、貿易中心的樞紐功能、航運中心的資源配置能力、科創中心的策源功能等方面又實作了新的突破。上海城市能階和核心競爭力的持續提升,也將為浦東開展綜合改革試點提供有力支撐。上海市級層面也將一如既往支持浦東新區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力爭早日取得一批標誌性的制度創新成果。
第二,上海承擔多項國家重大戰略,為浦東綜合改革試點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場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陸續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等一大批國家重大戰略落地上海,為上海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廣闊舞台。這一次浦東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也整合了一大批國家層面所賦予的改革事項,可以充分借力多重國家戰略和功能平台,放大聯動和疊加效應,更好地發揮對改革全域的突破和帶動作用。
第三,上海人大制定浦東法規機制日趨完善,為浦東綜合改革試點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2021年,全國人大授權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2023年,全國人大也將制定浦東新區法規寫入修改後的【立法法】。華源表示,截至目前,上海市人大已經制定出台浦東新區相關法規,一共18部,內容涵蓋了「商事登記確認」「市場主體準營承諾」「綠色金融」「融資租賃」「高水平產權保護」等,這些法規有效破解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中的一些堵點難點痛點問題,取得了較好成效。
華源表示,下一步,上海將繼續用好新區立法權,聚焦企業經營、行業發展、產業升級所共同關註的急需突破的一些裉節問題,研究制定更多的浦東新區法規,進一步健全與試點改革任務相配套的法治保障體系和監管制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