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黃土地上的新村事丨千年古村的新「年味兒」

2024-01-29新聞

新華社太原1月29日電(記者馬曉媛)臨近年關,位於山西太原晉源區西山腳下的赤橋村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忙著擦玻璃、掃屋子、辦年貨。

村南頭的張愛琴家,七八個婆姨們聚在一起,和面的和面,蒸面的蒸面,包糕的包糕,手上不停,嘴上也不停,樂呵呵拉著家常,沒一會兒就包了滿滿一桌的糕。

這是赤橋村的傳統。每到年前,村裏的女人們總要聚在一起包年糕,一天包一家的,一連包上十幾天,自家吃,也送人。這幾年,糕越包越多,女人們的包糕時間也越來越長。

圖為太原晉源區赤橋村的婦女們在包年糕。新華社記者馬曉媛攝

「村裏的民宿越來越多,春節又是入住高峰期,好多家都會給客人送一份自家包的糕,所以這糕就越包越多了。」村民趙翠紅的民宿名叫「情槐雅舍」,有三層11間客房,現在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正月初八,為此,她準備了40斤面,計劃做成糕後送給入住的客人。

說起赤橋村,可謂遠近知名。這裏有25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是「豫讓刺趙」的發生地,留下「士為知己者死」的典故。這裏與晉水相鄰,農業灌溉歷史悠久,孕育了悠遠的農耕文明,至今仍有古槐、古橋、古寺、古民居等散落村間,傳統造紙、晉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千年。2019年,赤橋村第五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赤橋村黨支部委員任龍彪說,赤橋村本身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加上緊鄰晉祠、天龍山等知名景區,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特別適宜發展旅遊產業,但過去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產業發展緩慢。

「這幾年可不一樣啦,村裏大變樣。」任龍彪說,近些年,隨著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後,村裏的路面已鋪成水泥路,還裝了太陽能路燈,家家戶戶的院墻都刷成了淡黃色,整個村子煥然一新。

清潔供暖改造也給村裏發展旅遊業掃除了「障礙」。村民們告訴記者,過去村裏都是點爐子,一到冬天就是嗆人的煤煙味,家家戶戶堆著煤堆,每天還要倒灰渣,家裏到處黑乎乎的。「煤改電」以後,村裏幹凈了,空氣也好了,願意來的人也更多了。

文化是村莊的魂。在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的同時,赤橋村廣泛發動村民和本地文化界人士收集史料文物、書寫村史、研究赤橋名人和村莊文化,還在政府支持下建起一座別致的鄉村文化記憶博物館,既為村民留下鄉愁,也讓遊客領略赤橋的厚重。

圖為赤橋村的鄉村文化記憶博物館。新華社記者馬曉媛攝

2019年以來,村裏興起開辦民宿的熱潮,全村陸續開了近40家不同風格的民宿,總計可提供床位500余張。在2023年「五一」「十一」假期,這裏的民宿甚至一房難求。

記者在村中走訪看到,村民們精心打造的民宿各具特色:有的在樓頂開辟了小花園,搭建了秋千、廊架、茶台;有的設有專門的撞球室、影像室、乒乓球室、K歌房、電競室;有的民宿提供免費接送和旅遊路線規劃等服務;有的還能開展涼糕制作、手工藝制作等親子體驗專案。

民宿興起,還帶動了村裏的餐飲業。如今,小小的村子裏開了四五家飯店,為南來北往的客人奉上「本地味兒」。村民們告訴記者,民宿和餐飲需要的員工多,本村村民不夠用,還有不少鄰村村民過來打工。

村民李響原來在外做生意,2019年決定回鄉開民宿,如今幹得紅紅火火。「現在不光收入穩定,還能廣交四海朋友,你看,這是以前來過的海南客人寄來的水果。」李響端出一箱紅彤彤的蓮霧,與窗外火紅的燈籠相映,襯出一份濃濃的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