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台民意機構「關鍵少數」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要藍綠要參選台民意機構政府負責人的候選人,都到民眾黨團「閉門溝通座談」,兩黨果然也都來了,而且也都是「閉門」。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當選人南韓瑜在會談時承諾會推動民眾黨的「四項改革」,民進黨籍遊錫堃則發公開信,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黃國昌的「常設委員會單一‘召委’」都「以個人身份表示贊成」。選後台民意機構三黨不過半的首場權力遊戲,將決定未來台民意機構乃至台當局的運作模式。三黨看來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盡管禮數十足,但還是都非常謹慎。
在國民黨「韓江配」和民進黨「遊昌配」的禮數上,民眾黨看似並無任何差別待遇,都是由黃珊珊、黃國昌和陳昭姿這排名民眾黨「不分區」前三名的準「立委」在樓下迎接,其他5人則在樓上等待。不過,在面對兩黨人馬時,還是可以嗅出些許的不同。南韓瑜、江啟臣到場時,黃珊珊表情鐵青,雖勉強擠出笑容,但還是看出有些尷尬;而在遊錫堃、蔡其昌到場時,略顯尷尬的變成了黃國昌。由於之前就對蔡其昌火力全開,黃國昌有意無意無視蔡其昌,還是被捕捉到畫面。至於陳昭姿,由於與綠營淵源較深,在遊錫堃一行人到達時,與其互動熱絡程度也較南韓瑜一行人多。
不過另一個值得觀察的地方,是兩場會談,民眾黨的主談者都是黃國昌,而不是在「不分區」名單排名第一的黃珊珊。雖然表面上的理由,應該是黃國昌是所有民眾黨準「立委」們唯一有「立委」經驗者,算是「最資深」的一個,而且又是內定的民眾黨團總召;但背後的原因,更可能是近來民眾黨的諸多爭議、內鬥傳聞,幾乎都和黃珊珊有關。尤其在「藍白合」破局一役上,黃珊珊更扮演「關鍵角色」,由她來主談,可能會破壞氣氛。
不過,雖然黃珊珊在與藍綠交手過程中退居二線,但是否真的在民眾黨的權力結構裏「退居二線」,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藍綠兩黨看似已經全面跟進民眾黨的主張,而尤其值得註意的是,不只是台民意機構政府負責人選舉,未來所有台民意機構的人事案和「法案」,都是「三黨不過半」之局;因此為了尋求穩定過半,藍綠對民眾黨要求「呼應、承諾、加碼」的三部曲,就可能變成常態。如此一來,無論台民意機構正副負責人的選舉結果如何,民眾黨都會是最大贏家。
但真實情況真的是如此嗎?恐怕並不盡然。細觀無論是南韓瑜或者遊錫堃對民眾黨的「承諾」,都暗藏玄機。南韓瑜允諾會馬上召集「朝野」協商,但召集是一回事,協商到底積不積極又是另一回事。更何況,以民眾黨提出的改革方案來看,大多都是強化對行政部門的監督權力,國民黨其實也沒有反對的理由,就算順水推舟真的推成,對國民黨也不見的是壞事。
至於遊錫堃的承諾,開門見山,就說都是他「個人贊成」,意思就是民進黨不背書,民進黨團更不背書。如果將來有啥問題,他也不必承擔「跳票」的責任。而對於「單一‘召委’」的建議,他可以先以個人名義答應,背後當然有盤算,如果最後是「綠白合作」,可望在每個「委員會」掌握絕對優勢,最多釋出一席「召委」給民眾黨,其余民進黨全部可以拿下,何樂而不為?
民眾黨在台民意機構負責人選舉這一局到底走向為何,到現在都沒有揭底牌。甚至可以說,以柯文哲的作風,即使1月31日宣布了民眾黨會怎麽做,第二天是不是真的如此,也難說得很。無論藍綠,過去都在與柯文哲合作、交手上吃過虧,這次的謹慎,可以說其來有自。
更重要的是,其實對於藍綠來說,台民意機構正副負責人之戰雖然重要,但其實也都不是非拿下不可。藍綠都有拿下龍頭的企圖心,但也都是必然作好了選輸的準備。對藍綠來說,不被民眾黨予取予求,重要性可能遠大於拿不拿下。更何況,對藍營來說,把民眾黨推向「小綠」,對民進黨來說,把民眾黨推向「小藍」,長期來看,也未必是壞事。
至於民眾黨,看似左右逢源,但實則夾在兩大黨之間,還是頗有「走鋼索」的味道,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讓自己受傷。尤其是民眾黨8席「立委」雖然不多,但組成卻極為復雜。加上柯文哲是否插手黨團、插手程度為何,都是潛在的不安定因素。過去台灣地區小黨因為內訌而泡沫化的所在多有,民眾黨要和誰合作,采取什麽方式合作,其實比想像中的困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