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如果只是日常記錄,以及發個朋友圈和社交網站的,比如自拍,美食,打卡殊麽的。
一個好點的拍照手機完全夠用。
如果是追求攝影愛好,幹活,想要更好的畫質以及不同鏡頭帶來的視角體驗啥的,還是老實買個相機。
小型數位相機以及小底相機確實已經被手機取代了,甚至一英寸以及一英寸底一下得相機生存空間只會更慘。
但是在大底的可換鏡頭相機這個品類裏邊,手機還不行:
目前手機的拍攝更多的是依靠演算法優勢,使得普通使用者哢嚓一張就能得到很不錯的照片,反而相機隨手哢嚓一張不咋好看。
但是在比較資深的攝影愛好者或者攝影師手裏,透過控制光圈,快門,ISO等曝光三要素來得到自己的想要的影調的照片時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目前手機就做不到這點。只能做一下簡單的調解。
除此之外,手機暫時取代不了相機的原因還有不少:
虛化效果的問題:
手機目前的虛化大多時計算得出的,有些情況下會很假,也有些情況下會翻車。
比如這張手機帶來的虛化效果,盡管焦內畫質看著已經不錯了,而且人物皮膚最佳化的挺好,但是背景虛成一片了,沒有層次:
細看邊緣也會顯得有些假:
而相機純光學因素帶來的虛化層次會更好一些:
放大看解析度也更高,隨便裁:
其次,相機可以透過更換不同焦段,不同特點的鏡頭來實作拍攝不同的拍攝效果:
目前各家相機的鏡頭群都很豐富,基本都涵蓋了廣角端到超長焦的覆蓋。
比如你想拍月亮,你裝個1200mm就連2000塊錢的老單反都能拍出表面的坑,
而手機就只能腦補了。
更別提你如果要拍鳥,拍荷花,拍飛機,拍昆蟲~這些手機都不是輕易能搞定的。
還有前邊說到的相機控制影調盒光影的問題。比如如果時拍攝夜景,那麽大底相機強大的寬容度能夠擁有更強的後期空間,後期處理之後噪點盒塗抹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從來輸出一張看起來還不錯的照片:
這張其實背景原圖暗不少,後期給拉亮了,
但是手機的話,他雖然哢嚓一下能得到一張亮度曝光還不錯的照片。
但是細節塗抹的很嚴重了,更別提什麽後期空間了:
最後時場合的問題,先不說在體育攝影,航天攝影等這些非常考研器材的場合,就是這麽這些底層拍婚禮的快門工。
你就算拿個3000塊錢的十年前的老單反去拍 新娘子也不會說啥。
我要是拿個手機去拍,隔天我就能上我們當地小紅書攝影避雷貼。
這能一樣嗎。
手機再怎麽進步現在說取代相機還早。專業得人幹專業的事,專業得工具幹專業的事,相機所有的功能和設計都是為了拍好照片這一件事。這和手機有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