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芙蓉國評論丨厚植綠色底色,助推生態文明建設提質增效

2024-01-02新聞
□宛林
2024年1月1日出版的第1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文章強調,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素發展。
如同硬幣的兩面、天平的兩端,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本身就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跳出保護看保護,跳出發展看發展,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正確處理五對重大關系,深入系統探索美麗中國建設現代化發展之路。
既要立足當前也要著眼長遠。生態保護非一人之力、一時之功可以完成,需要科學規劃、穩步推進、久久為功,既打攻堅戰、又打持久戰,積小勝為大勝。一方面,要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素。另一方面,要著眼於產業結構調整、生活方式轉變和綠色發展方向,前瞻性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環保專案建設等,有序做好短中長期實施方案,讓生態環保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既要扮靚顏值也要做優內在。美麗中國建設不是簡單挖幾個坑種幾棵樹、做幾個工程就可以宣稱「美麗」,是外在滿目蒼翠和內在尊重自然的有機統一。一方面,「有多少湯泡多少饃」,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在鄉村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村灣,在城市盡快實作汙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建設口袋公園,展現多樣化的「美麗」。另一方面,要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強化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養成尊重規律、順應自然的生產生活習慣,推廣「生態+」的綠色生產模式,構建生產、生活、生態的良性迴圈,實作可持續發展。
既要把握進度也要講求實效。力爭2030年前實作碳達峰,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目標,擔子不輕,任務很重。一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結合區域實際、工作實際,明確制定生態保護和發展計劃,以幹必幹成的決心,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打好「提前量」,爭取主動權,力爭每年都有新突破。另一方面,要以群眾感受度為評價標準,「好鋼用在刀刃上」,將資金集約、精準、高效投放於環境治理、全面綠色轉型以及系統修復上,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不斷開創生態環境保護新局面。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我們要走綠色低碳發展和高質素發展競合之路,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共同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