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如何理解心理學教授王小華分享的「為什麽當你『松弛』下來會產生愧疚感」?

2024-01-25新聞

松弛下來會產生愧疚感,其實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前一段時間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即中國人沒有gap year。

從上小學開始每一步都死死卡住年齡的齒。

甚至有的新生兒的家長會為了避免孩子晚上一年學趕在8月31號剖腹產。

畢業後,職業生涯哪怕只出現了幾個月的空白,hr也會死死盯住不放成為找新工作道路上的一個小山丘。

這種從小灌輸的按部就班感,無疑增加了東亞小孩對於追求松弛的焦慮。

我在大學時代很喜歡一首詩,有一句話是這麽說:我漸漸明白了我為什麽不快樂,因為我做每一件事都想讓它有一個意義。

追求意義這件事,確實本身就是和松弛感背道而馳的。

說實話,在這種潛移默化的社會環境影響下,做到完全不care生活意義只追求浪費時間也是很困難的。

我傾向於王教授說的在松弛中找到意義,即滿足自主需要、勝任需要和關系需要中的一種。

比如花一個下午喝一杯咖啡看一本沒有營養的雜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我提升了獨處的能力,我在這個過程中了解了社會新的閑聞軼事,提供了一些之後可能會用到的和朋友的談資,即我同時滿足了自主需要和關系需要。

人是不能一直奔跑的。

但是長久以來形成的「一寸光陰一寸金「以及」要努力不浪費青春「的心態很難改變。

所以在休息中找到更加自洽的休息方式可能會給心理上帶來更深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