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黎巴嫩真主黨損兵折將後是否有還手之力?|鳳凰聚焦

2024-09-26新聞
日前,黎以沖突加劇,以軍一天時間之內向黎巴嫩真主黨發動了上千次空襲。真主黨精銳部隊拉德萬的指揮官阿基勒在空襲中喪生,而此前已有多名真主黨高層死於以色列的定點清除,真主黨軍事指揮系統幾乎被瓦解。面對以軍空襲升級,大兵壓境的危局,黎巴嫩真主黨是否還有還手之力?
Part. 1
近期,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沖突加劇,雙方之間持續展開大規模攻擊。黎巴嫩真主黨在21日夜間和22日淩晨,向以色列北部海法地區共發射了約110枚火箭彈。
以色列國防軍9月23日晚釋出訊息稱,以軍從當天早間開始已對1300多處黎巴嫩真主黨目標發動了上千次空襲,並將繼續對數百個黎真主黨目標發動襲擊。以軍將當天針對黎巴嫩真主黨的空襲行動命名為「北方之箭」,打擊範圍從黎以臨時邊界一直到黎境內約80公裏,黎巴嫩南部和東部多地遭到襲擊,數千人傷亡,黎以邊境火災的數量和破壞程度均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這是自去年10月新一輪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和黎巴嫩最大規模的交火。
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揚言必將報復,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已將以軍在加沙走廊作戰數月的精銳部隊98師部署到北部,企圖實作讓黎以邊境的以北方居民重返家園。
黎巴嫩這個曾被譽為「中東小巴黎」的國度,成為了全球的焦點。
以軍空襲升級,兵臨城下,對黎真主黨來說,全面開戰箭在弦上。然而,真主黨軍事上的指揮和作戰實力與「中東小霸王」以色列抗衡嗎?
當地時間9月20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賈穆斯地區在剛剛經歷過通訊器材爆炸和以色列的空中襲擊後,彌漫著一絲不安的氣息。在一座公寓的地下車居里,一群黎巴嫩真主黨中堅力量正在這裏密謀如何對以展開下一步的行動,突然一連串的巨響如同平地驚雷,真主黨正在開會的樓房化為廢墟。
隨著公寓的爆炸倒塌,正在地下車庫開會的真主黨級軍事指揮官中有十余人瞬間殞命,其中包括易蔔拉欣·阿基勒,他是真主黨的二號人物,也是真主黨精銳部隊拉德萬的最高指揮官。
阿基勒的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並不熟悉,但在美國情報機構的黑名單上,他卻是一個價值700萬美元的「重頭獎」。他因涉嫌參與1983年對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的襲擊,而被美國懸賞緝拿。阿基勒還參與了同年的貝魯特美國海軍陸戰隊軍營爆炸案,導致241名美國軍人遇難,這次事件是二戰硫磺島戰役以來,美國海軍陸戰隊遭遇的單日最大傷亡。2019年,因為認定阿基勒和他所在的真主黨聖戰委員會在過去四十多年中在中東與美對抗,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國務院將其列為「特別指定的全球恐怖分子」。在以軍今年7月30日炸死真主黨二號人物舒庫爾後,阿基勒成為接班人,不過,這個燙手的位置剛坐了一個多月,他就步了舒庫爾後塵。
資深媒體人 薩蘇:
阿基勒,60歲,是真主黨內傑出的軍事指揮官,尤為重視高科技套用,麾下配有精銳及數碼化武器,旨在有效提升對抗以色列的戰鬥力。
這次襲擊是以色列發動的「定點清除」行動,其主要目標就是阿基勒。
9月20日傍晚,以色列空軍派出了一架F-35戰機向他們開會的公寓發射了4枚導彈。公寓被炸成了大坑,周邊多座建築也被摧毀或受損。以色列使用的顯然是大威力的鉆地導彈,這種導彈能夠穿透堅固的地下掩體,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資深媒體人 薩蘇:
以色列方面透露,阿基勒乘車前往會議地點途中,被以軍無人機釘選。確認其進入建築後,以方出動F-35戰鬥機投下數枚GBU-28穿地炸彈。該炸彈威力巨大,裝藥量達307公斤,足以摧毀整棟建築,且具備穿透四層以上鋼筋混凝土樓板的特殊能力。
與以往類似事件通常不做任何回應不同,以色列高調承認了本次襲擊。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簡短聲明,稱以色列的目標是明確的。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以色列視此舉沒有道義爭議,並將其定性為「反恐」行動。阿基勒既是以色列的獵殺目標,也是美國懸賞700萬美元通緝、認定的恐怖分子。以色列公開此事並宣稱責任,意在修復內塔尼亞胡政府與拜登政府的關系,展示合作除患,此決策蘊含多重考量。
Part. 2
作為拉德萬部隊的高級指揮官,阿基勒的死也讓真主黨背後這支神秘的軍團逐漸浮出水面。拉德萬部隊起初是在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的協助下成立的,代號125部隊。2006年,在真主黨高級武裝領導人伊馬德·穆格尼耶的指揮下,部隊進行了一場對以色列的跨境襲擊,並綁架了以色列士兵,導致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戰爭爆發。2008年2月,穆格尼耶在一起汽車爆炸案中喪生,為了紀念這位領導人,該部隊於2008年4月以穆格尼耶的行動別名哈吉·拉德萬命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1983年12月23日,拉德萬部隊透過自殺式爆炸襲擊美海軍陸戰隊宿舍,致241人死亡,迫使列根總統撤出駐黎美軍。該部隊在真主黨歷次主要行動中扮演關鍵角色,對抗基督教、遜尼派及德魯茲武裝,掌握真主黨最尖端作戰與情報偵察技術,堪稱其精英力量。
拉德萬是一支作戰經驗相當豐富的部隊,此前一直常年參與敘利亞內戰。多年來,這些士兵經常被派往伊朗接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高級訓練,內容包括遊擊戰、炸藥使用和射擊等方面。部隊不僅擁有數千名訓練有素的戰士,還掌握著大量先進的火箭彈、導彈及其他重型武器,在中東的武裝力量中頗具影響。
資深媒體人 薩蘇:
拉德萬部隊自成立起,即以攻擊以色列為核心使命,其攻擊策略都針對以色列特性設計,如運用遠端高威力迫擊炮和火箭彈造成重大破壞,並配備智能裝備偵察以色列,精準釘選打擊目標。
從去年哈以沖突爆發後,拉德萬部隊逐漸從幕後走向前台,其明確的戰略意圖就是對以色列北部地區進行滲透,構成威脅,這也是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實作北部居民重返家園第四戰略目標中,重點的打擊目標。
資深媒體人 薩蘇:
加沙走廊的軍事手段已窮盡,後續走向主要依賴政治解決。當前焦點轉向北部,真主黨持續襲擊使以色列北部居民生活難以為繼。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若將真主黨逼至利塔尼河北,是否需派兵駐紮?如果不駐紮真主黨恐卷土重來,駐紮的話部隊將面臨真主黨的持續武裝打擊。
Part. 3
隨著黎真主黨二號人物、拉德萬部隊的最高指揮官阿基勒的死亡,其內部的軍事指揮力量究竟還有誰,能夠承擔起與以色列一觸即發的全面對抗嗎?
自去年10月哈以沖突以來,以軍多次對黎真主黨進行「定點清除」行動,今年1月拉德萬副指揮官維山姆·塔維爾在黎巴嫩南部,遭以色列無人機襲擊,在汽車中喪生;6月,真主黨高級指揮官薩米·阿蔔杜拉和其他三名人員在以空襲爆炸後死亡。7月30日以軍無人機又對貝魯特南郊發動空襲,炸死真主黨軍事領導人舒庫爾。9月20日,阿基勒也被炸身亡。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真主黨政治與軍事體系深受以色列滲透,其高層動態盡在以方掌握。以色列不僅對真主黨高層實施精準打擊,更意在透過此舉震懾其各層級人員,營造不安全感,進而大幅削弱其士氣與民心。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公布的真主黨高級軍官清除名單來看,在真主黨最高領導人納斯魯拉下屬的第二梯隊領導人名單中,阿基勒和舒庫爾已經被清除,第三梯隊中也有4人被清除,只有兩名分別叫阿裏和阿布的領導人還存活。在另一張拉德萬部隊清除名單中可以看到,名單上的12人已經被全部清除,以國防軍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上稱,黎巴嫩真主黨的軍事指揮系統幾乎被徹底瓦解。
資深媒體人 薩蘇:
當前僅剩最高領袖納斯魯拉,他非軍事指揮出身,導致真主黨即便有意攻以,其指揮體系也可能陷入混亂,短期內難以再施有效攻勢。未來幾年,真主黨或難恢復元氣,以色列北部因此可望獲得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
從表面上看,黎巴嫩真主黨的軍事指揮系統幾乎癱瘓,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真主黨的武裝力量已沒有一戰之力。在接連被以色列狂轟濫炸後,真主黨也持續向以色列北部以及被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的軍事據點發射了火箭彈。黎真主黨表示,將繼續與以軍作戰,直到以色列同意在加沙走廊停火。
Part. 4
有分析認為,盡管以色列最近對真主黨發動的密集空襲,是自2006年以來史無前例的。以色列的主要意圖是在短期內削弱真主黨的軍事能力和領導層,減少真主黨對以色列發動襲擊的能力。如果想要完全消滅真主黨,以色列仍然面臨多重巨大的障礙。
資深媒體人 薩蘇:
真主黨擁有比哈馬斯更強大的戰鬥力和兵力數量,若發起地面攻擊,以色列可能會面臨一場艱難的戰爭。這是以色列極力避免的,尤其在黎巴嫩南部,真主黨已經營了多年,具備豐富的防禦設施,進攻將更加困難。
除了政治和宗教原因,過去40多年,真主黨已經構建了龐大的軍事基礎設施,包括地下掩體、復雜的導彈庫以及隧道網絡,這使得以色列很難透過軍事打擊徹底摧毀真主黨的全部軍事能力,除非進行全面戰爭,而這可能會導致雙方大量平民傷亡並引發雙方的長期沖突。
讓以色列最為忌憚的是真主黨一直從伊朗獲得大量財務、後勤和軍事支持,要徹底瓦解真主黨必須切斷伊朗的支持,但伊朗顯然不會放棄真主黨這個最重要的盟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在抵抗軸心中,真主黨與伊朗關系最為緊密,作為伊朗伊斯蘭革命的首要成果,真主黨享受著伊朗慷慨且便捷的支持。相比之下,伊朗對哈馬斯的支持受限,僅能透過境外渠道傳達,而真主黨在黎巴嫩則能自由接收裝備與物資。
黎以接連的相互打擊也讓事態不斷外溢升級。9月19日,中國第22批赴黎維和部隊多功能工兵分隊營區周邊發生多枚航彈爆炸,受到沖擊波和航彈殘片影響,營區部份設施受損,但沒有人員受傷,爆炸點距離營區僅730米。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這也不是以色列第一次進行類似行動,2006年,其投放的航彈導致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觀察員杜照宇犧牲。每次針對真主黨的軍事行動造成維和官兵傷亡後,以色列都會使用同樣的辯詞,聲稱真主黨將聯合國軍營用作為盾牌,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迫使它不得不進行回擊。盡管以色列力求精確打擊,但有時彈片擴散仍會傷及無辜的維和人員,所以以色列歸咎於真主黨。
以軍空襲後,中東抵抗軸心武裝組織紛紛表態:哈馬斯發表聲明稱,以軍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行為是愚蠢的,以色列將為此付出代價;也門胡塞武裝發表聲明稱,以軍的行為導致了局勢的升級;伊拉克民兵武裝「伊斯蘭抵抗組織」用無人機襲擊了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一處基地,伊朗方面同樣進行了言辭激烈抨擊。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警告,以色列和真主黨之間「升級的風險是真實的」,現在的威脅正「更加嚴重」。
回顧過去的一年,以色列最主要的敵人原本是加沙的哈馬斯,現在以色列又把矛頭對準了黎巴嫩真主黨,這意味著中東地區的局勢將更加復雜和動蕩,全面沖突的爆發或近在眼前。
制片人:何冀寧
編導:張萌
編輯: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