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法新社24日報道,日本科學家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在秘魯納斯卡沙漠地區新發現了303幅古代地畫。相關研究成果已於23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秘魯考古學家此前在納斯卡沙漠地區發現「貓形」地畫,尺寸長37米,據稱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視覺中國)
日本山形大學考古學家酒井正人23日在秘魯首都利馬宣布了這一新發現,他表示:「AI在研究中的套用使我們能夠更快、更精確地繪制出地畫的分布圖。傳統方法是在空中透過從廣闊區域收集的高分辨率影像中辨識地畫,不僅速度慢,而且有遺漏的風險。但AI技術能分析這些影像,找出肉眼難以發現的小型浮雕式地畫。」酒井正人稱,這一發現是山形大學的納斯卡線條研究所與IBM公司研究部門合作的成果。考古人員借助AI模型圈定了地畫存在可能性較高的區域後,僅用6個月就新發現了303幅描繪野生動物的地畫。在此之前,專家們用傳統方法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裏僅發現403幅。
據報道,納斯卡地畫是2000多年前制作的,包括「刻」在沙漠地區地面上的一系列巨大圖案。其圖案多樣,大多描繪著動物、植物、虛構生物和幾何圖形。第一批納卡斯地畫在1926年被發現。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地畫具有占星術和宗教意義。1994年,納斯卡地畫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