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刊文,中國無人大軍準備出戰,參考學習俄烏沖突經驗,戰力遠超導彈部隊,美海軍將面臨「紅色地獄」。
01.俄烏沖突「打醒」了中國?
近日,美專家奧斯丁在美媒發文表示,中國愈發強大的工業能力,能夠生產大量「無人軍團」,這或將給美軍帶來巨大麻煩。
奧斯丁表示,自俄烏沖突以來,烏克蘭大量使用低成本、自主或遙控的無人艇作戰,已經「打醒」了中國,其完全可以在戰爭中依靠其龐大的工業體系,批次部署數以萬計的水面及水下無人裝備,打造出一個讓美軍海上力量望而卻步的「地獄景象」(美印太司令帕帕羅此前提出的作戰概念)。
俄烏沖突中,烏克蘭在北約協助下基於民用器材制造的大量無人機與水面無人艇,在實戰中取得了顯著戰果,一度令俄軍疲於應對。
烏克蘭使用這些無人裝備先後重創擊沈了俄羅斯黑海艦隊多艘艦艇,甚至在今年年初成功創下了無人艇擊落俄軍直升機的記錄,無人艇簡單加裝了空空導彈就具備了防空能力,並取得了戰果,可見無人艇的作戰潛力不可低估。
美專家表示,烏克蘭的工業基礎、產能規模與中國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烏克蘭能在簡陋條件下制造出令俄軍頗為頭疼的水面或水下無人裝備,那麽具備世界第一造船產能、汽車工業規模和無人機市場占有率的中國,若在未來沖突中大規模生產與部署無人水下航行器(UUVs)和無人水面航行器(USVs),其戰場破壞力與持續作戰能力極有可能呈數量級躍升。
這些無人水上與水下平台不但「制造門檻」相對較低,而且可以根據不同作戰需求靈活配置傳感器、彈頭、制導系統和通訊模組等。
一旦形成量產,戰時解放軍可以將它們部署在沿海港口、海上浮動平台、商船改裝的母船或其他岸基設施上,再透過遠端操控或自主導航,讓它們以「蜂群」般的方式沖擊敵方海上編隊。
02.中國具備大量生產無人軍團能力
中國已連續多年占據全球造船市場的頭把交椅,汽車制造業位列世界前茅,無人機產量和出口額也長期居於領先地位。
這三大工業板塊的技術積累與產業鏈協作,恰恰與無人水面/水下裝備的制造要求高度契合。現代無人艇需要的船體設計、動力系統、自動駕駛與導航技術、配套電子元器件和傳感器等等,都能從中國現有的產業體系中得到完善且低成本的全面支持。
美專家無奈表示,中國的無人大軍比東風反艦彈道導彈威脅更大。中國數月之內就可以生產數以萬計的USVs和UUVs。美國海軍最害怕的是在面對集中發起的飽和打擊時失去有效應對手段。
無人艇的靈活部署與低可偵測性,使其極易在島鏈附近或其它狹窄海域「埋伏」或「突襲」敵方艦艇。一旦形成規模,這些無人艇可透過遠端控制或部份自主化巡航,對進入其巡邏海域的美軍兩棲艦隊、航母打擊群將造成難以規避的威脅。
遠距離巡邏與自爆攻擊結合,足以在近海至中遠海的400-600海裏範圍內構建令美軍「望而卻步」的隔離帶。
就算美軍發現了部份無人艇的蹤跡,也無法在同時面對上千上萬個目標時有效應對。每一艘驅逐艦或巡洋艦所攜帶的近防武器、主炮彈藥都是有限的。當「蟻群」式無人攻擊波次接連發起,短時間內就能把艦艇防禦系統的彈藥「耗空」。
更棘手的是,解放軍還擁有強大的陸基反艦彈道導彈體系和岸基航空兵力量,這意味著美軍面對的將不僅是無人艇「蟻群」,同時還要顧及來自空中、海上和太空領域的多維度打擊。
如此一來,美國海軍想要在近海地區爭奪制海權,將會面臨「身陷囹圄」的多重困局。
若真到了需要抵禦美軍入侵的時刻,中國可以透過迅速構建數量驚人的無人海上作戰平台,形成從400海裏甚至600海裏外的縱深防線,展開立體化、全方位的「區域拒止」。
03.無人裝備已經改變現代戰爭形態
以往大家更多討論的,或是反艦導彈、航空兵、潛艇等傳統力量如何遏制美軍。但如今,低成本、量產化、高機動的無人戰艇正在成為另一條有效的應對手段,而且一旦「發力」,極可能在局部戰場上取得遠勝於高價值、且數量有限的反艦彈道導彈(如東風26)的打擊效果。
然而需要說明的是,對於美專家無人大軍戰力勝解放軍反艦彈道導彈的言論不敢茍同,因為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種類的武器裝備,反艦彈道導彈有其作戰優點,無人水上/水下載具同樣也是,而解放軍的反艦彈道導彈結合偵察體系能夠摧毀1500-4500千米範圍內的美軍航母,無論是打擊速度還是效率都遠超無人載具。
但總的來說,無人機、無人運輸裝備、無人艇、無人潛水船等武器裝備已經極大地改變了現代戰爭形態。
俄烏沖突的中無人武器裝備的使用經驗與警示不僅僅是對烏克蘭或俄羅斯,對於中國等其他國家,都標誌著一次徹底的軍事裝備變革,而中國,顯然走在了這一潮流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