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伊朗心裏更有底了F-15狂轟濫炸,敘利亞「導彈隧道」卻完好無失真

2024-12-16軍情

以色列F-15轟炸機群對敘利亞的大規模空襲,震撼了整個中東!

原以為1800枚彈藥能炸毀一切,誰知山區裏的「導彈隧道」竟紋絲不動,這一仗打得讓人大跌眼鏡。

數小時內投下1800枚炸彈,轟炸500個軍事目標,這樣的火力覆蓋,說出去都震驚世界。

以色列軍方還自豪地宣稱,敘利亞90%的地對空導彈庫存都被摧毀了,連五個中隊的戰鬥機也化為廢鐵。

大馬士革北部的T4機場損失慘重,蘇-22和蘇-24戰機被炸得支離破碎。

布萊機場的戰機中隊也沒能幸免於難,成了以色列空軍的活靶子。

荷姆絲省的武器生產工廠更是重點打擊目標。

那裏可是敘利亞的戰略要地,生產和儲存著「飛毛腿」導彈,還有伊朗提供的重型制導火箭彈。

以色列空軍派出F-15重型戰鬥機,狂轟濫炸,美制鉆地炸彈不要錢似的往下扔。

他們打的什麽算盤?

無非是想一勞永逸地解決敘利亞的導彈威脅。

可是天不遂人願,拉塔基亞山區的地下導彈發射陣地竟然完好無失真!

敘利亞抵抗戰士釋出的影片讓以色列軍方尷尬了:導彈隧道安然無恙,「火星-6」仿制版戰術導彈發射車整裝待發。

這些藏在山區的導彈隨時可以飛向以色列本土,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

看來以色列的如意算盤打錯了,鉆地炸彈也不是萬能的。

以色列的野心不止於此。

【以色列時報】報道說,他們正尋求襲擊伊朗核設施的機會。

敘利亞防空系統都瓦解了,是不是覺得伊朗也好欺負?

可是伊朗的實力豈是敘利亞能比的?

遠端彈道導彈的威力,以色列可是領教過兩次。

這回敘利亞的地下導彈陣地都炸不爛,還想摧毀伊朗的地下設施?

這場空襲行動代號「巴珊之箭」,可惜箭沒射中要害。

以色列或許該明白,有些目標,即使投下再多炸彈也是徒勞。

伊朗看到這一幕,想必心裏更有底了。

地下設施的防護能力,遠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麽簡單。

一擊不中,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這些導彈隧道到底是怎麽修建的?

為什麽美制鉆地炸彈都奈何不了它們?

這裏面大有文章。

山區地形復雜,地下設施經過特殊加固,這些都是關鍵因素。

軍事專家們看到這一幕,恐怕要重新評估地下軍事設施的防護能力了。

以色列引以為傲的空中打擊戰術,在堅固的地下工事面前,似乎也有了短板。

這場空襲給世界軍事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即使是最先進的空軍,也不能小看地下設施的防護能力。

科技再發達,也要尊重地理和工程的客觀規律。

現代戰爭不只是比拼火力,更要考慮防護和隱蔽。

敘利亞的這些導彈隧道,或許會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典範。

一場聲勢浩大的空襲,最終卻沒能達到預期目標。

這讓人不禁思考:在未來的戰爭中,單純依靠空中優勢,真的能確保勝利嗎?

從更深層次來看,這件事也反映出現代戰爭的復雜性。

光有先進武器還不夠,如何破解對手的防護系統,才是真正的挑戰。

這次行動的結果,無疑會影響以色列未來的軍事決策。

他們必須重新思考如何應對地下軍事設施這個難題。

防空系統可以被摧毀,但地下的導彈依然完好,這種防護能力值得深思。

未來的軍事較量,可能會更多地轉向地下領域。

世界軍事格局正在悄然改變,這場空襲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它告訴我們,科技再先進,也要正視防護工事的價值。

看來,伊朗和其他國家會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

地下設施的建設可能會成為軍事發展的新趨勢。

那麽問題來了:面對堅固的地下設施,未來的空戰要怎麽打?

這個問題恐怕會讓各國軍事專家絞盡腦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