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美已經談妥,兩國簽署重要協定,不到24小時,美巡邏機飛越台海

2024-12-16軍情

簽字?然後呢?P-8A的低空盤旋,是給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唱的哪一出?

北京的會場還回蕩著簽字的回聲,一份關於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延期協定新鮮出爐,五年!五年後,世界又會是怎樣一番光景呢?這五年,足夠發生太多事了,足夠讓無數預測落空,足夠讓無數陰謀詭計浮出水面。然而,還沒等這墨跡幹透,太平洋彼岸,一架美軍的P-8A反潛巡邏機就迫不及待地竄進了台灣海峽,像個不安分的精靈,在湛藍的海面上劃出一道囂張的弧線。這節奏,是不是有點太快了?這劇情,是不是有點太刺激了?

這感覺,就像你辛辛苦苦織了一件漂亮的毛衣,剛準備欣賞一下自己的傑作,結果隔壁家熊孩子一把抓過來,扯了個大窟窿。你氣不氣?這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就好像那件精美的毛衣,雙方花了大力氣才縫縫補補地續上了,可這美軍的P-8A,就好像那熊孩子,上來就給你來了個「驚喜」。

有人說,這協定是「負責任管理與中國戰略競爭的一種方式」。 這話聽著挺高大上,但轉譯成大白話就是:合作? 合作是有的,但前提是別威脅到我的利益。說白了,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表面功夫,骨子裏還是那股子「你強大了,我就得防著你」的霸道邏輯。這就像兩個高手過招,一邊比劃著友誼賽的架勢,一邊暗地裏磨刀霍霍,準備隨時開幹。

這協定裏,那些尖端技術,那些足以改變遊戲規則的玩意兒,統統被排除在外。人工智能? 量子計算? 想都別想!美方擺明了,合作可以有,但核心技術,那是我的底線,休想染指!這就好比武林大會,大家切磋武藝,但各自的獨門絕技卻嚴加守護,生怕被別人偷學了去。

拜登政府這步棋,走得可謂精妙。一方面,維持著表面上的合作,避免關系徹底破裂;另一方面,又透過升級對華芯片出口管制,不斷加碼施壓,試圖遏制中國科技發展。這是一種「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精明算盤,可問題是,這馬兒,也不是那麽好糊弄的。

再說說這P-8A的「例行巡邏」。 這「例行」二字,用得可真妙啊! 這就像一個流氓,天天在你家門口晃悠,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只是路過,例行巡邏而已!」 這台海,又不是美軍的自家後院,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這分明是在向台灣「台獨」勢力拋媚眼,也是在向大陸釋放壓力,試圖阻止解放軍在台海采取進一步行動。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賴清德剛從美國「過境」回來,台海局勢本就劍拔弩張,解放軍在周邊海域的軍事活動自然也就更加頻繁。 美方借機炒作「封島演習」,試圖將大陸描繪成一個咄咄逼人的侵略者。 但別忘了,吳謙大校的那番話:「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解放軍的一切行動,都是基於自身需要和鬥爭形勢自主決定的,豈是美方所能左右?

所以,這出戲,到底誰在唱主角? 是中美科技合作協定,還是那架在台海耀武揚威的P-8A?是致力於和平發展的中國,還是試圖維持霸權地位的美國?答案,或許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復雜。

這背後,是中美之間錯綜復雜的博弈,是科技競爭與地緣政治的交織,是不同意識形態的碰撞。 中美關系,就像一場復雜的圍棋對局,雙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落子,試圖掌控全域。 每一次落子,都可能改變整個棋局的走向。

這場博弈,沒有贏家,只有輸家。持續的對抗,只會讓雙方都付出沈重的代價。而唯一的出路,或許正如中國所指出的那樣:加強對話合作,以溝通代替對抗,才能讓這盤棋,最終走向和平。否則,這台海的波瀾,還會繼續,這中美關系的緊張,還會繼續,而最終,誰也無法預料,這「毛衣」會被扯成什麽樣。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