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地說,就目前的戰況而言,至少在前線地區,盡管烏軍已經在哈爾科夫等地發起了反擊,並且很可能已經收復了沃夫昌斯克,但俄軍依然占據優勢,持續在波克羅夫斯克等地取得進展,不過,這些進展規模不大:在缺乏足夠兵力、裝備和彈藥的情況下,消耗巨大的塹壕戰戰術明顯降低了有效性。
【新聞周刊】的最新訊息顯示,烏軍用「海馬斯」火箭炮襲擊了位於頓涅茨克地區的俄軍訓練場,這次訓練導致至少50名俄軍死亡。
相比之下,庫爾斯克的戰況更值得關註,關於庫爾斯克的情況,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都做了介紹,但根據最新的資訊來看,庫爾斯克的情況對俄軍來說或許要更糟:烏軍在韋瑟洛耶以北和以東地區的進展繼續擴大,迫使俄軍從格盧什科沃南部後撤,丟掉了33.46平方公裏俄羅斯領土。
【福布斯】雜誌了釋出了最新文傳,稱在庫爾斯克開辟第二戰場的烏軍正在從新普特向東北方向持續發起攻擊,如果能與正進攻突出部的烏軍匯合,就能夠合圍在格盧什科沃的數千名俄軍。
【福布斯】雜誌還提到,俄軍在庫爾斯克發起的反攻沒有取得什麽進展,如果要想取得進展,俄軍就必須向科雷列沃以南地區部署更多部隊,但此舉意味著在有限地域內會擠進去更多俄軍,不但更容易遭到烏軍重火力殺傷,而且會讓烏軍口袋裏的俄軍變更多,「俄羅斯的部署會更加惡化」。
看起來,【福布斯】雜誌是在說俄軍鉆進了烏軍的口袋陣,下大棋搞誘敵深入的不是俄軍,而是烏軍。我們不評論【福布斯】雜誌的文章,但網絡上出現的一張庫爾斯克戰況圖,確實顯示俄軍目前狀況很不利,塞姆河以南俄軍被烏軍合圍後的風險確實很大。
此外,烏克蘭政府已同意聯合國和國際紅十字會派員前往庫爾斯克,為當地的俄羅斯平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幫助他們離開,「烏克蘭遵守國際義務,特別是【日內瓦公約】規定的國際義務」。不過,聯合國表示,只有在俄羅斯政府同意的情況下,聯合國才會進入烏克蘭軍隊控制的俄羅斯領土。
我們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總統令,俄軍再次擴軍,規模擴大至2389130人,其中軍事人員150萬。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對俄羅斯擴軍做了解釋,「這是由於我們國家的邊界周邊存在大量威脅。這是由於西部邊境的極端敵對局勢和東部邊境的不穩定造成的,因此需要采取適當的措施。」
俄羅斯擴軍是為了彌補前線兵力不足,尤其是在使用那種對人員和裝備大量消耗的戰術時,但佩斯科夫還提到了「東部邊境的不穩定」,難道,核大國俄羅斯真的擔憂日本會在美國等國的支持下武力收復北方四島?
在擴軍後,俄軍規模可能會從目前的全球第五攀升至全球第二。
「戰爭研究所」(ISW)指出,俄羅斯武裝力量建設是俄羅斯政府長期目標的一部份,自2023年初以來就一直在進行,包括恢復莫斯科軍區和列寧格勒軍區,該目標超出了烏克蘭戰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