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召開的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專題新聞釋出會上,一則引人註目的訊息引發了全球關註:來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昊龍」貨運太空穿梭機方案在2023年空間站低成本貨物運輸系統總體方案征集中脫穎而出,成功獲得了工程飛行驗證階段的合約。
沒錯,你沒有看錯!以研發殲-10和殲-20而聞名的成飛,這次跨界進入航天領域,成功研制出一種可重復使用,並能在機場著陸回收的太空穿梭機。
盡管僅獲得了工程飛行驗證階段的合約,「昊龍」貨運太空穿梭機的構想卻極具創意。如果該專案成功實施,將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重要裏程碑。據悉,「昊龍」貨運太空穿梭機是一種可重復使用的帶翼商業航天飛行器,旨在進一步降低中國空間站的貨物運輸費用,承接低成本的空間站貨物運輸任務。其設計具有較大的貨物上下行能力,以及優越的飛行環境和保障效率,有望顯著降低空間站的貨物運輸成本。
從技術層面分析,「昊龍」貨運太空穿梭機采取了大翼展、高升阻比的設計,並采用可重復使用的飛行器技術。在發射時,首先借助運載火箭的推動,垂直向上發射,隨後與空間站進行對接以完成任務。在與空間站斷開連線後,太空穿梭機將進行離軌制動和再入飛行,最終水平著陸於機場跑道。著陸完成後,經過必要的檢查和維護,「昊龍」將能夠再次執行新的任務。
從外觀來看,「昊龍」貨運太空穿梭機更像是一架現代化的飛機。它擁有一對主翼、腹鰭以及小型垂尾,並且配備了能夠收放的滑跑輪,這使得它能夠在機場順利進行無動力滑跑降落。與以往在草地上透過降落傘進行回收的神舟飛船相比,無論是外形設計還是回收方式都截然不同。
「昊龍」貨運太空穿梭機的兩個顯著特點,即可重復使用和機場回收,成為了其最吸引人的亮點。可重復使用的特性在航天領域內代表了重大突破,對於降低天宮空間站的往返運輸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能夠在機場進行回收,不僅減少了回收過程中所需的資源投入,也提升了回收的效率。展望未來,如果中國希望大規模開發月球及其周邊空間經濟,例如建設更大規模的空間站,並實作更多太空人的長期駐留,那麽像「昊龍」這樣的高效貨物運輸工具將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昊龍」貨運太空穿梭機有這麽多優點,為什麽不直接用它來運輸太空人呢?實際上,貨運飛機與載人飛船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為了確保太空人的生命安全和乘坐的舒適性,太空穿梭機需要經過一系列改造。因此,「昊龍」在更遠的未來,完全有可能轉變為一款載人太空穿梭機。
要進一步顯著降低成本,中國必須繼續在可重復使用的運載火箭研發方面加大力度。盡管「昊龍」太空穿梭機目前仍依賴傳統火箭進行發射,但中國在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和無人空天飛機等領域正在研發新型號,有望在未來幾年實作技術突破。
總體來看,「昊龍」的問世為中國航天的商業化和降低成本的發展開辟了嶄新的前景。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在接下來的飛行驗證階段,它能夠展現出卓越的效能,為中國的航天事業譜寫新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