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談 談 蘇聯 , 談 談 美國 , 談 談 中國 , 談 談 中型 運輸機 的 發展 。美國 和 蘇聯 在 五十 年代 相繼 推出 了 中型 運輸機 。 其中 , 著名 的C130 系列 是 由 美國 引進 的 , 到 現在 為止 ,C130 系列 是 後 來 開 發 出來 的 , 至今 仍 是 美國 空軍 的 主 要 運輸 工具 。 例如 著 名 的C130J 運輸機 , 直到 今 天 都 是 最 經典 的 運輸 工具 。 這是一 架 C130 運輸機 ,最大 載 重 20 噸 。
不過 , 要 註意 的是 ,C130 系列 具有 良好 的 野 外 起 飛 和 降 落 能力 , 可以 在 前線 簡易 機場 或野戰 機場 起降 , 方 便 運 送 部隊 、 武器 裝備 等 各 種 物資 。 就 拿 蘇聯的 安 12 系列 來說 , 同樣 是 五十 年代 中 期 研制 的 。最大 載 重 量 是 20 噸 , 跟 C130 差不多 ,但 野戰 機場 的 起降 能力 , 卻 比 美國 的 C130 要 差 得多 , 需要 一 條 更 長 的 跑道 。
蘇聯的 安 12 型 運輸機 在70 年代 中期 停 止 生 產 。 中國 從蘇聯 引進 安 12 運輸機 後, 就 一直 在 進行 著 艱 苦 的 技術 攻關 與 仿制 。 上 世紀 八十 年代 , 運 8 型 運輸機 問世 。在從俄羅斯 引 進 大型 伊爾76 型 運輸機 以 前 , 運 8是 解放軍 空軍 最 強 大 的 運輸 機 ,也是 絕對 的 主力 。
但 運 8 型 運輸機 , 各 方面 效能 都 比較 有限 。 進入 二十一 世紀 後, 隨著 中國 航空 科 技 和 電子 技術 水平 的 全面 提 高 , 中國 以 運 8 系列 運輸機 為 基礎 , 推出 了新 一代 的 「 運 9 」 運輸機 。 運 9 型 運輸機 的 運輸量 , 同樣 在 20 噸 左右 , 但 是 機 身 設計 , 航 空 電 子 系統 ,都 進行 了 升級 。 目前 , 運 9 還 處於 批次 生產 階段 。
進入 二十一 世紀 後, 中國 以 運 9 系列 運輸機 為 載體 平台 , 逐 漸 形成 了 一 系列 的 衍生 機型 , 如 : 空中 預警機 , 電子 戰機 , 空中 警戒 機 , 偵察機 , 反潛 巡邏 機 等, 形成 了多 面 開花 的 局面 。 不過 運 8 和 運 9 運輸機 的載 彈量 有限 , 也就 20 噸 左 右 。 解放軍 的 各種 中型 戰車 和 器材 , 比 如 09 式 步兵 戰車 、04 式 步兵 戰車 等, 都不能用 中型 運輸機 運送 , 全 重 量 都在 二十 噸 以上 。
單 論 重 量 , 已經 超 過 了 運 8 和 運 9。 事 實 上 , 不僅 我 們 國 家 , 早 在 80 年代 , 蘇聯 就 已經 意識 到 了這 一 點 。 上 世紀 80 年代 ,蘇聯 研制 了一種 新 型 中型 運輸機 ,安70 。 嚴格 意義 上 來 說 , 如果 安 70 能夠 量產 , 那 簡直 就是 奇跡 。 安 70 的 起飛 重量 為 145 噸 ,最大 載 重 47 噸 , 比 伊爾76 還要 大。
同時 具備 短 程 起降 , 野戰 機場 等 功 能 。 裝 備 有 四 個 特 別 的D27 槳 扇 引擎 , 單 個 引擎 可 產生 近 一萬四千 馬力 的 最大 馬力 。但 隨著 蘇聯在 1991年 的 解體 , 安 70 計劃 被 移交 給了烏克蘭 ,這也是 為什麽 呢 ? 1994年 , 運輸機 安 70 獲得 了 第一 次 飛 行 。 從那 以 後 , 整個 工程 就 陷入 了 半 癱瘓 。
不 只 是蘇聯, 就 連 歐美 那邊 ,都 需要 更 大 容量 的 中型 運輸機 ,才能 滿足 需求 。 上 世紀 90 年代 ,英國 , 德國 , 法國 三 國 決定 共同 研制 新 一代 中 大 型 運輸機 。A400M 運輸機 專案 經過 反復 的 討論 和 爭論 ,於 2003年 啟動 , 並於 2009年 取得 了 首 飛 的 成功 。 2013年 定型 , 正式 量產 。 它的 起飛 重量 是 141 噸 和 37 噸 。 裝 備 有 四 個 TP400-D6渦槳 引擎 , 單台 11 , 000 馬力 。
幾天 前 ,新加坡航 空 展上, 對 A400M 運輸機 的 存取 引發 了 一 連串 的 不快 。 事 實 上 , 關 於 運 8、 運 9 這兩種 型號 的 問題 , 無論是 軍工 科研 單位 還是 解放軍 部隊 , 都 是 心知肚明 的 。 2014年 ,陜飛 集團 釋出 了 一 款 名 為 運 30的 新 一代 中型 運輸機 樣 機 。 然而 ,從2014到 2024年 , 整整 10年 過去 了 , 運 30 工程 究竟 到了 哪 一 步 , 誰 也 不 知 道 。
畢竟 , 國家 對 研發 專案 的 保密 工作 , 從來 都是 保密 的 。 只有 到了 一 定 程度 , 或者 已經 進入 量產 階段 的 專案 ,才會 對外 宣 布 。 根據 展 會 上 公 布 的 資料 , 運 - 30 的 載 重 能力 達到 了 35 噸 , 各 項 參 數 與 歐洲 的 A400M 相差無幾 , 屬於 同一 級別 。
如果 在 接下 來 的 幾年 裏, 運 30 基本 成熟 , 定型 , 進入 批次 生產 。 到 時候 , 解放軍 在 前線 的 運輸 能力 , 將 會 得到 極 大 的 提升 。 35 噸 的 載重 能力 , 足以 搭載 09 系列 步兵 戰車 和 04 系列 步兵 戰車 。 筆 者 認為 , 運 30在 研 制 和 定型 過程 中 , 應 充分 考慮 野戰 機場 和 簡易 機場 的 起 飛 和 降 落 能力 ,這對 基層 部隊 至關 重要 。
就 拿 美國C17 大型 運輸機 來說 (最大 載 重 77.5 噸 ), 可以 進行 短距離 起降 ( 號稱 900 米 / 小時 ), 也 可 以 在 前線 簡易 的 砂 石 跑道 上 起降 。 到 目前 為止 , 運 20 型 (最大 載 重 66 噸 ) 大型 運輸機 , 是否 具 有 這 種 能力 , 尚未 有 公開 報道 。以 運 30為 載體 , 我 們 甚至 可以 著手 開發 新一 代 中型 預警 機 , 反 潛 巡邏 機 , 電子 戰 鬥 機 等 等 。
隨著 大型 運輸機 、C919 等 大型 客機 的 不斷 成熟 , 中國 在 各 個 方面 的 技術 積累 也在 不斷 積累 , 已經 具備 了 逐 漸 研制 新 一代 中 、 大 型 運輸機 的 能力 。 目前 , 已經 有 運 30 中型 運輸機 的 專案 。 相 較 於 美俄, 中國 仍 需 研 發 以 美國C5 系列 、俄羅斯 安 124 系列 為 基準 的 戰略 運輸機 , 可 實作 百 噸 級 戰略 投送 , 可 運 載 各 類 重型 主戰 裝備 及 器械 。
關於 國防 力量 的 開 發 與 建設 , 還有 許 多 其他 的 故事 , 筆 者 以後 再 慢慢 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