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東京大轟炸:一夜燒殺10萬,跳進水裏都煮熟,美軍:以此慰藉中國

2024-07-22軍情

在中國的互聯網上,美國人柯蒂斯.李梅的名聲很大,網友增其外號「火焰大法師」,因為他曾下令在日本刮起一場「火龍卷」,卷走幾十萬日本人的性命。

李梅是美國陸軍航空兵的高級軍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輾轉歐洲和亞洲戰場,對法西斯軍隊和其本土進行空中打擊。

二戰末期,由於李梅在歐洲組織過對德國縱深工業區的轟炸,成效顯著,於是在1944年被調往亞洲教訓日本帝國。

在亞洲戰場,李梅精心研究日本的國情,最後研究出「低空夜間轟炸+燃燒彈」的組合,給日本帝國帶來了噩夢。

李梅的巔峰之作——東京大轟炸,始於1945年3月,結束在5月,期間共有5次大規模的空襲,造成東京十幾萬人死亡,上百萬人失去住所。

這次轟炸雖然在戰略上是針對日本工業區的,但實際上是對日本平民的屠殺。

以3月10日為例,夜間空襲一次燒死8萬多人,還有10萬人重度燒傷後大部份死亡,這是二戰最殘酷的轟炸行為。

戰後,日本人曾多次把「東京大轟炸」放到國際上討論,希望能給自己爭取點同情。但是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大部份國家,都拒絕將這次行動列為「戰爭罪行」。

一個參與當年轟炸的美國飛行員勞森甚至說:「轟炸日本首都並不讓我難受,我反而希望此舉能為千萬中國人民帶來慰藉。」

那麽,在二戰期間,美國對日本的轟炸是怎樣進行的?為什麽李梅決定用燃燒彈進行轟炸?美國軍人為何要借此慰藉中國人呢?

{1}

日本帝國的龜殼:絕對防禦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戰略曾有三次重要的改變。

首先是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改變了從華北蠶食中國的計劃,改為全面侵華,給軍事擴張按下快進。

其次是1939年日蘇「諾門罕之戰」,蘇聯紅軍痛打日軍,連精銳的關東軍都啃不下這個強敵。之後日軍放棄北上西伯利亞的計劃,改為南下東南亞。

最後一次就是1944年的馬利安納戰役,此戰日本一敗塗地,日本的「絕對防禦圈」被美國捅穿。 此後日本雖還在抵抗,但已經放棄了勝利的希望,改為爭取體面「和戰」。

這些思想,在日軍高級將領的戰後回憶錄裏都有體現。

所謂「絕對防禦圈」,是日本軍部給天皇和日本人民的承諾。

這個圈的範圍有上千萬平方公裏,包括西、南太平洋的小笠原、馬利安納群島,東南亞的菲律賓、馬來,中國的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台灣地區,以及北韓半島,北方的千島群島。

這些領土及其領海,在二戰時期都是日本的占領區,以此範圍組成的防禦圈,能把美國航程最遠的轟炸機隔絕在外,保證本土不會被敵人攻擊。

而當1944年6月20日馬利安納戰役結束,美國占領該地區後,塞班島的轟炸機就能「關照」日本本土了。

此時,美國的B29轟炸機隊還部署在中國,從中國大西南起飛,艱難轟炸日本。因為航程太遠,B29飛行隊載油、載彈都不多,轟炸效果差,重點目標破壞率不足5%,美軍很是不滿。

但哪怕這5%的破壞,已經讓日本軍部戰戰兢兢,甚至導致了東條英機內閣的全部下台。

至於日本人之所以如此重視「絕對防禦圈」,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防禦圈」的說法可以振奮民心。因為日本全面開戰後,日本人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人民對戰爭的懷疑不斷加深,如果本土遭到轟炸,民眾產生恐慌,政府可能會失去支持。

其次,「防禦圈」不僅保護天皇,還能保護日本孱弱的工業能力。

日本的工業底子是列強裏最差的之一,就算遭受德國一半的轟炸密度,都可能讓前線斷糧。如果日本本土被美軍地毯式轟炸,那日本的仗就打不成了。

然而,就在馬利安納戰役結束後的1944年末,美國陸軍航空兵司令部從歐洲調來了一個人,他叫柯蒂斯.李梅。

李梅從二戰開始就在歐洲作戰,1942年服役於美國傳奇部隊——第8航空團。這支部隊駐紮英國,主要裝備B-17轟炸機,負責對德國占領區的轟炸,打擊德國的工業中心。

李梅在歐洲服役了整整一年零八個月,他的戰績突出,推出了「交錯飛行」編隊,讓轟炸機的幸存率和轟炸準確率大大提升。

1944年,波音公司的戰爭巨獸B-29「超級堡壘」轟炸機正式服役,這是二戰時最大的轟炸機,也是全世界飛行高度最高、速度最快、載彈量最大的轟炸機,領先法西斯國家一個時代。

B-29來到前線後,在李梅的指揮下,德國被炸得七葷八素。 在1944年下半年,戰功卓著的李梅就被調到東亞地區,指揮駐成都的B-29飛行中隊。

馬利安納海戰結束後,美國陸航把這支部隊調到太平洋,李梅的重型轟炸機編隊開始滿油滿彈起飛,轟炸日本重要城市。

{2}

李梅絞盡腦汁,下決心用燃燒彈

1944年末到1945年初,日本列島幾個重要城市都遭到了B-29轟炸機光顧,李梅派出的編隊體量是以前的幾倍,一次出動100-300架轟炸機。

由於美軍的轟炸機有海軍航空兵的「野貓」戰機和「海盜」戰機護航,日本航空兵駕駛「零式」,在空戰裏難以占據上風。 至於日軍防空炮,則不足以威脅B-29這些萬米以上飛行的鋼鐵怪獸。

很快,一種巨大的壓力籠罩著日本政府。

但奇怪的是,截止1945年2月,李梅的指揮部裏得到的戰報並不好看 ,他們對日本的轟炸密度很大,可破壞力非常一般。

李梅陷入了困惑,報表顯示,一半以上的飛機投彈沒有命中目標,哪怕是在能見度高的白天也是如此。

李梅相信自己「第20陸航團」的小夥子都訓練有素,這種現象應該是不是操作問題。

後來,李梅和飛行員、空軍專家、氣象學家一起研究,才發現是日本島國特殊的氣候,讓B-29失去了準頭。

日本高空氣流對流很強,5000米以上風速很大,狂風對飛機的影響小,但是炸彈在投放後就被風吹偏了方向。

這個結論讓李梅很糾結,要投準炸彈,就要下降到5000米以內甚至更低,該高度對於轟炸機來說不是不能飛,但是日本的防空炮也能打到這個高度,飛行安全度就大大降低了。

李梅考慮再三,決定降低飛行高度,否則轟炸行動就失去意義。但是為了提高飛機生存率,白天轟炸被放棄,轟炸行動都放在夜間。

實際上,夜間轟炸在歐洲非常頻繁,但當時在日本使用的次數不多。

很快,B-29編隊夜襲東京,低空夜間轟炸對日本的工廠進行打擊,夜襲進行得很成功 ,編隊的傷亡也不大,李梅等著陸軍航空兵部隊給他的嘉獎。

可是沒過多久,美軍參謀部給前線發來資訊:

「南太平洋部隊對日本的轟炸很勇敢,但是對日本工業的破壞程度有限,日本的軍工廠仍然在高速運轉。」

李梅徹底楞住了,自己的部隊在夜間冒死低空轟炸,多少小夥子血灑長空,居然沒炸出什麽戰果?

李梅帶著自己的參謀們日夜開會,並找來一些熟悉日本的軍隊或民間人士了解情況,要找出轟炸效率低的原因。

綜合偵查照片和民間的訊息,李梅確定,自己的轟炸行動沒什麽毛病,飛行員也沒毛病,炸得很準,可是日本人卻玩「狡兔三窟」的把戲,提前把工業疏散了。

日本工業體系本就不是西方那種高度發達的系統,其中有很多低強度、低技術的零部件生產都放給民間,是民間小作坊代為加工,然後送到工廠統一組裝的。

在日本本土遭到轟炸後,日本人把這個制度「發揚光大」,直接把工廠大部份部門拆分,送到居民區各個地方重組,工人們要麽自己幹,要麽帶著家人一起幹,制造出的原件送回工廠。

至此答案徹底揭曉,日本人的工廠就是個花架子,真正要打擊日本工業,就要炸居民區。

民間資訊顯示,日本居民區很密集,而且房屋幾乎全部木質。以最大的城市東京為例子,該城市的居民區、商業區占面積的8成,都以平房木質小院為主,以前就經常鬧火災。

李梅本就是用火攻的高手,在德國和中國戰場,他都曾下令用燃燒彈低空轟炸敵軍目標,現在到了日本,他隱隱約約覺得自己要做出一番大事業了。

雖然對平民的轟炸是戰爭法禁止的,但當時二戰各大參戰國已經殺紅了眼,加上李梅把工業區標記在平民區內,轟炸行動很快就透過了。

{3}

1945年3月,東京化為火焰地獄

1945年2月23日,美軍起飛170多架B-29轟炸機,滿載凝固汽油彈,對日本東京進行轟炸。

當晚的轟炸只是小試牛刀,燒掉了日本2平方公裏的建築, 按照飛行員報告,汽油彈落地之後就像火柴掉進了柴堆,立刻引發一片大火。

李梅很滿意,3月初,他又部署了一次規模翻倍的燃燒彈轟炸,但他不知道的是,這次轟炸將會讓他載入史冊。

1945年3月9日晚,一共334架B-29轟炸機從「關島機場」起飛,每架飛機滿載8噸凝固汽油彈前往東京。

10日淩晨0點1刻,美國偵察機飛臨日本東京上空,東京防空警報大作,高射炮和高射機槍噴吐火舌。

美軍偵察機飛到東京居民區上空,轉為交叉飛行,丟下燃燒彈,在居民區內炸出一個火焰的「X」,這是給後面300多架飛機做出的標記。

隨後兩個多小時,美軍飛機以小組形式飛越東京,每架飛機丟下6-8噸燃燒彈。

這次轟炸沒有具體目標,就是燒平日本的市區,所以轟炸機組投彈很自由,不斷給沒有著火的地方投彈,最終引燃了41平方千米的城市,轟炸面積是半個月前的20倍。

東京市民在警報聲中被驚醒,但很快發現周圍被火焰包圍,美軍使用的凝固汽油彈連石頭都燒得壞,在木質房屋的海洋裏迅速燒出火墻。

很快,四分之一的東京市區在燃燒,火焰在午夜連成一片,其中心溫度超過1000攝氏度,劇烈的熱空氣讓東京上空的氣流湧動,風助火勢,轟炸區內出現了火墻和火龍卷。

在上千度的高溫下,人體會發生自燃,大量婦女抱著孩子,身上著火狂奔,最後尖叫著倒下。

在高溫區域,災區的水井、池塘、河流都被煮開,一些東京市民跳入水中避火,卻被開水活活煮熟。

嚎叫之聲和狂風、火焰組成末日景象,經歷過當夜慘狀的日本人用「火焰地獄」來形容那個畫面。

美軍飛行員在天上看著地下的慘狀,很多久經戰陣的飛行員、領航員也不忍直視。

不過,參戰的美軍將士還是高度評價了這次的戰況,當時他們出發前草草標記的一片「工業分布帶」已經化為火海,無論人還是機器,都不可能在火場裏幸存下來。

3月9日到10日的這次轟炸,美軍內部代號為「火牛」,此戰的成果連李梅都表示驚訝。

當晚,日本首都東京四分之一地區被毀,27萬棟各種建築被燒為平地 ,其中80%以上是住宅區和商業區,20%是工業設施和政府設施。

當天夜裏的大火有83000多人當場燒死,大部份化為焦炭,少部份被煙霧嗆死。另有10萬人被燒傷住院,其中半數重傷,在之後一個月內死去,剩下的人很多留下殘疾。

東京政府第二天開始火災善後工作,居然找不到多少勞動力,因為很多人扶老攜幼前往農村避難,僅僅當晚就產生百萬難民,政府動用軍隊截停逃難隊伍,才找到青壯年處理災區。

日本政府被此次的災難驚動了,連軍部的戰爭瘋子,在出門看到堆積如山的焦黑屍體時,都嚇得心神不寧。

李梅上報了當晚的戰績,美國陸軍很滿意,轟炸機飛行員們也對此滿意,這樣出一次任務,破壞力等於以前10次飛行。

此戰也讓日本東京的工業生產幾乎癱瘓,工人冒著被體罰甚至槍斃的危險也要逃命。

{4}

轟炸東京,是美國為中國人復仇

在之後的4月到5月,東京又遭受了4次大規模的燃燒彈轟炸,這幾次轟炸加上3月9日的大轟炸,統稱為「東京大轟炸」。

後幾次轟炸中,美軍提前向東京播撒了傳單,宣告轟炸的日期和地點,提前讓東京市民避難,所以後來轟炸的遇難人數有所減少。

李梅還把在東京的「成功經驗」擴大到了日本全國 ,日本大阪、名古屋、神戶以及其他十幾個城市都遭到燃燒彈轟炸,造成幾十萬人傷亡。

這些轟炸沈重打擊了日本的戰爭潛力,瓦解了日本人抵抗的意誌,讓一種消極的失敗情緒蔓延整個日本。

如果只根據殺傷力來判斷,1945年3月10日午夜的東京大轟炸,其威力遠勝廣島原子彈,李梅也因此被歷史銘記,成為二戰裏最著名的「空中殺手」。

轟炸結束不久,日本政府就在全世界宣傳美國的暴行,向各參戰國和中立國展示當晚的慘狀,包括市民的屍體,以及傷員擠滿醫院的情況。

世界各國對日本的抗議有不同反應,但盟軍各國的反應很一致:

「這種轟炸是打敗日本帝國必須的手段,美國軍人執行任務,無需為此背負道德負擔,因為是日本率先向中國平民丟出炸彈的,美國是在為中國報仇。」

這種聲音在美軍飛行員中也有出現,參加東京大轟炸的B-29轟炸機的飛行員之一勞森回憶, 他們的戰友們都抱著一種思想——用轟炸東京,慰藉在重慶大轟炸裏死去的中國百姓。

日本人無權指責盟軍越過戰爭道德殺傷平民,因為在1938年到1943年,日本陸軍航空兵連續5年不間斷地轟炸中國。

這5年間,日軍在中國陪都重慶和周圍的四川地區發動200多次戰略轟炸,炸死炸傷數萬中國平民,這才是二戰期間第一次對平民的無差別攻擊。

除了重慶大轟炸外,日本在占領區和交戰地區的軍事轟炸、炮擊,都是不分軍民的。

以中國為例,南方城市幾乎個個遭受過轟炸,逃難的難民隊伍也無法幸免,日本空軍掃射難民、轟炸難民的案例層出不窮,這在電影【1942】裏有還原。

所以對日本的東京大轟炸,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美國人沒有絲毫心理負擔。

後來,李梅將軍因為此戰獲得了勛章,而東京大轟炸,也成為壓死日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說,日本天皇在1945年4月就開始詢問「有無和戰可能」,他也害怕哪天燃燒彈就丟在了自己的頭上。

參考資料:

1.【東京大轟炸始末——二戰時期美國對日戰略轟炸記】,匡己

2.【美軍東京大轟炸】,席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