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32個北約國家軍援,烏克蘭為何就是無法收復烏東4州?3個主要原因

2024-10-16軍情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俄烏戰爭已經進行了2年8個月了。

戰爭真的太殘酷了,從82年前俄烏並肩作戰抵抗德國納粹入侵,到如今在盎撒人的慫恿下刀兵相見,幾十萬年輕的生命瞬間雕零,真的令人唏噓。

從2022年2月24日淩晨2點,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截止到今天,俄軍依然占領著克里米亞半島,以及烏東4州的絕大部份。

那麽問題來了,在32個北約國家的軍援、花費了至少2300多億美元、付出了幾十萬人傷亡的代價,烏克蘭為何依然無法收復烏東4州和克里米亞?

筆者認為,主要有3個殘酷的原因:

1、烏克蘭對比俄羅斯,國家體量相差太大,而且俄羅斯除了核武器之外,還有3個核心優勢。

俄羅斯領土面積是1709萬平方公裏,而烏克蘭是61萬平方公裏;

戰爭爆發之前,俄羅斯人口是1.44億,而烏克蘭是4200萬,而且戰爭爆發後,近千萬烏克蘭人逃難到歐洲各個國家;

戰爭爆發之前,俄羅斯常備軍隊是120萬人,而烏克蘭是22萬人;

戰爭爆發後,俄羅斯連續3次擴軍,現在俄軍總規模是210萬人,其中有70萬直接部署在烏克蘭;

而烏克蘭的22萬的常備部隊,基本上已經打光了,後續十多輪的征兵,前線用兵依然緊張。

現在烏克蘭已經開始征召囚犯兵,並且允許外國人在軍隊中擔當軍官,就充分說明後備兵源相當緊張。

戰爭中,一方無明顯的武器裝備的碾壓式優勢,那麽人員數量就是最關鍵的指標。

不說核武器了,說核武器那就是純粹欺負烏克蘭,除了核武器之外,俄羅斯相對烏克蘭還有3大優勢。

那就是武器、糧食和能源,俄羅斯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特別是糧食和能源,就算是戰爭時期,俄羅斯依然大量對外出口。

俄羅斯1709萬平方公裏的國土,每年都有大量的糧食成熟,以及開采出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能完全保證戰爭的需要,而且還能大量出口。

而烏克蘭武器是完全依賴美國和北約的支援,糧食確實可以自給自足,但是能源依然需要進口。

2、在支援烏克蘭的問題上,北約內部不是鐵板一塊,各有各的想法

2年8個月的戰爭,經過統計,北約已經提供給烏克蘭2300多億美元的武器和資金的支持,但是,北約內部對於是否繼續支援烏克蘭,是有分歧的。

北約32個國家,在就支援烏克蘭的問題上,分為3派。

(1)堅決支持派,以英國為代表的國家,比如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羅馬尼亞等國。

英國孤懸歐洲大陸之外,幾百年來奉行「離岸制衡」,跟正義與否無關,只要歐洲大陸上將要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英國就聯合其他國家攻擊它。

比如拿破侖、二戰德國以及現在的俄羅斯,波蘭和立陶宛這些小國家,是由於距離俄羅斯近,長期的歷史仇恨導致它們「逢俄必反」。

(2)吃瓜群眾派,以遠離戰場並且和俄羅斯沒有根本沖突的國家為主,比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

它們雖然是北約國家,但是,這些國家遠離戰場,並且在歷史上跟俄羅斯沒有根本的利益沖突,它們更多是選擇「給烏克蘭點錢,意思意思就行了」的外交政策, 不想徹底得罪俄羅斯。

(3)左右搖擺派,以德國和法國為代表的國家,美國其實也是一個左右搖擺派,特別是在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刻。

德國在戰爭爆發之初,其實還是向采取綏靖政策的,舒爾茨曾經多次電話普京撤軍,德國不想因為戰爭而失去俄羅斯便宜的能源。

隨著德國和俄羅斯之間最重要的「北溪二號」能源管道被炸毀,德國最終被迫徹底倒向了烏克蘭,德國其實是這場戰爭最大的受害國之一。

美國的內部,對於是否繼續支持烏克蘭,也是非常搖擺的,最關鍵的是特朗普,他如果這次再次當選總統,很可能會強壓烏克蘭以土地換和平,而普京現在也在押寶特朗普。

3、從戰爭一開始,美國和北約就沒有全力軍事支援烏克蘭,而是擠牙膏式的支援。

假如,戰爭爆發之初,美國和北約像中東戰爭支援以色列那樣支援烏克蘭,烏克蘭很可能已經收復了失地。

美國和北約之所以沒有這麽做,主要是「它們認為,為了烏克蘭,冒著和俄羅斯發生直接軍事沖突甚至是核戰爭的風險,並不符合本國的利益」。

戰爭之初,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美國和北約更多向烏克蘭提供的是防守型武器,比如防彈頭盔、防彈衣、個人作戰武器等。

隨著戰爭進行,美國和北約才擠牙膏式的提供進攻性武器,先提供步兵戰車,再提供數量不多的主戰坦克,最後到F-16戰鬥機。

截止到現在,就算烏克蘭軍隊攻入了庫爾斯克州,占領了部份俄羅斯領土,美國依然不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打擊俄羅斯縱深目標。

根本原因就是美國擔心激怒了俄羅斯,從而使用戰術核武器,美國將被徹底拉下水,美國認為這麽做「風險太大,不值得」。

戰爭總會有結束的那一天,隨著特朗普很有可能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烏克蘭想要收復烏東4州和克里米亞的領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