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國旗,敬禮!」
這一聲口令,猶如號角般激昂而莊重,回蕩在龍華烈士陵園的國旗廣場上。虹口區鋼鐵之翼國防教育團隊的領隊、老兵趙嘉銘,以他那鏗鏘有力的嗓音,觸動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弦。
全場肅立,鋼鐵之翼教官團隊正引領著來自上海市徐匯區的200余名中小學生,共同參與到這場名為「護中國旗,壯中國威」的崇高活動之中,莊嚴的國旗廣場上,每一個孩子、每一位教官,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和未來的創造者。他們共同用行動詮釋著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讓這面五星紅旗在蔚藍的天空下更加鮮艷奪目。
這句「向國旗,敬禮!」的口號,對於鋼鐵之翼團隊的教官們來說,意義非凡。從他們踏入軍營、加入國旗班的那一刻起,這句口號就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心中。無數次的重復,無數次的回響,直至他們投身於鋼鐵之翼國防教育中心的偉大事業,這句口號已經化作了他們心中永恒的旋律,激勵著他們不斷前行。
六載春秋,風雨兼程,鋼鐵之翼教官團隊以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功保障了多項公益任務的圓滿完成。他們累計執行國防教育和儀式教育活動超過2000場,為超過10萬名學子提供了軍事訓練與愛國主義教育的寶貴機會。同時,他們還積極承接各區武裝部的新兵役前訓練與民兵集訓任務,與眾多軍地單位攜手合作,共同培訓組建了儀仗隊伍,培訓範圍覆蓋了近5000名官兵,為國防事業貢獻了堅實的力量。
正步丈量青春,做好國旗「守護者」
「行走百米,不差分毫;行進百步,不差分秒。三軍儀仗隊在軍隊中挑選率僅為0.03%,是真正‘萬裏挑一’的榮耀之師。鋼鐵之翼不僅僅是一群退役官兵的集結,更是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精英的匯聚。」趙嘉銘介紹道,鋼鐵之翼國防教育團隊成立於2018年,目前有30多名全職教官和70多名兼職教官。五湖四海的成員匯聚於此,只為同一個牽掛、同一種信仰。
「退役,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與趙嘉銘一同創立團隊的老兵劉誌文道,「我們心中始終放不下對國旗的深深眷戀。於是,大家商量組建一支國防教育團隊,以另一種方式,向國旗敬禮,延續我們共同的家國情懷。」如今,越來越多的退役戰友匯聚於上海這座繁華都市,團隊如滾雪球般不斷壯大,匯成一股磅礴力量。
自團隊成立以來,上海市虹口區鋼鐵之翼國防教育中心的老兵們,始終銘記著「兵」的榮耀本色,不忘初心,牢記軍人使命,履行黨員誓言。春節的鐘聲敲響時,他們爭先恐後,承擔起龍華烈士陵園升掛國旗的莊嚴使命,那份熱情與堅定,絲毫不減當年。在全民國防教育日、烈士紀念日等重要時刻,亦是他們身著筆挺制服的身影,無論風雨交加,還是酷暑嚴寒,都堅守崗位,一站便是一整天。
他們不僅致力於執行莊重的儀式教育活動,還傳授國防公益知識,這些年他們一次次走進校園開展國防知識普及活動,配合現役教官組織軍訓,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舉行升國旗儀式,幫助不少中小學組建校園國旗護衛隊,在更多青少年心中播下關心國防、矢誌報國的種子。從寒風凜冽的冬日清晨,到酷暑難耐的夏日午後,再到新春佳節的晨曦之中,他們都以滿腔的熱血和堅定的信念,守護著心中的信仰,讓國旗在每一次升旗儀式上冉冉升起。
年復一年,他們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只能透過螢幕和遙遠的電波向親人傳遞思念與祝福。這份堅守,不僅是個體的選擇,更是集體意誌的體現。迎風飄揚的國旗下,每一個挺拔的身姿,每一步精準的步伐,悄然間生動詮釋了「崇高」一詞的深沈內涵。鋼鐵之翼國防教育中心的隊員們默默耕耘,在每一次的汗水揮灑中,無不透露出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精神風貌,如此深厚的堅持與付出如同細雨滋潤大地,雖不言不語,卻讓萬物生長,生機盎然。
校場薪火相傳,做好思想「播火者」
隊形佇列變換展示、障礙跑、旗語操、軍體拳、緊急救護......上海市北郊學校首屆「國防教育節」系列特色活動現場,學生們簇擁在退役老兵周圍,目不轉睛地觀摩著每一個動作示範,個個躍躍欲試,渴望親身參與其中。現場氛圍熱烈而濃厚,學生們的熱情高漲,掌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
長島中學領導介紹,這是該校首次舉辦「國防教育節」,他們特意邀請退役儀仗兵來升國旗,以此增強學生愛國旗、敬國旗的意識,更直觀地感受「行走的中國名片」的風采。 「在鋼鐵之翼國防教育中心的指導下,我校已經於2023年12月被授予‘國家級國防教育示範學校’稱號。」長島中學校長表示,「觀察同學們在國防教育中的成長與進步,我深感欣慰。他們的表現充分體現了一代有理想、有擔當的年輕學子風貌。」
「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升旗時每一個動作都不能馬虎。」北郊校國旗護衛隊成員黃耀輝對自己的「持旗手之路」記憶猶新,「3個月裏,我和隊員們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訓練。動作不標準時,教官手把手糾正;訓練狀態不好,教官也毫不猶豫指出來。」訓練雖然艱苦,但親手升起五星紅旗的那一刻,黃耀輝感到「付出的一切很值得」。
在傳播國防教育知識的過程中,「鋼鐵之翼國防教育團隊」 的成員們全力以赴,引導更多青少年深刻認識國防安全的重大意義,激發他們投身軍教、保家衛國的雄心,使青少年自覺擔當起新時代賦予的使命。該團隊不僅註重講解國防教育理論知識,還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軍事經驗,組織孩子們走出教室,參與野外國防科技夏令營活動。孩子們身著迷彩服,手持防暴鋼叉和盾牌,展開一場精彩的 「實戰較量」。團隊期望借助 「理論 + 實踐」 的培訓模式,培養孩子們的戰略、戰術思維和堅韌不拔的意誌,為他們日後成為國防事業的棟梁之材築牢根基。
走進鋼鐵之翼國防教育基地,每個工位上都貼有「燃少年誌、習中華禮、鑄強軍魂、長民族氣」字樣的標語。「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開展國防教育的物件,主要是中小學生和青年人。」趙嘉銘介紹。
授人以漁,必先自有捕魚技,為了搞好國防教育,他們每天都會定期回顧和練習曾經掌握的軍事技能;不斷學習國防技術和軍事理論,保持對最新軍事知識和國防動態的了解;與同行分享交流,討論教學難點和國防教育的改進方向。「目前,我們的隊員文能培塑學生國防意識,武能教會學生簡單的軍事技能,還能承接社會各界的國防教育活動。」
「未來是屬於青少年的,祖國的未來也會交到他們手裏。致力於搞好國防教育,是為了贏得未來,更為了明天飄揚的國旗更加鮮紅。」當記者問及「團隊的奮鬥目標」時,趙嘉銘堅定表示:「要做國防教育事業標桿。」
——與國防大學、海陸空各軍事單位以及海關、消防等政府部門攜手合作,致力於協助組建並培訓專業的儀仗隊伍;
——承擔上海市各區域武裝部的新兵入伍前訓練任務,以及民兵的集中訓練工作;
——協助全國多所中小學建立校園國旗護衛隊;
鋼鐵之翼國防教育中心的服務物件已覆蓋了全年齡段的學生群體,並拓展至政府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廣大市民。「國防教育不能只針對學生,更要面向全社會。只有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國防教育氛圍,才能高效培養出青少年正確的國防價值觀。」趙嘉銘認為。
軍教榮光照亮未來,做好「奉獻者」
「幫助一名退役軍人就業,即可解一家之困。」趙嘉銘深情地分享道,他的家族與軍教有著不解之緣:爺爺是抗美援朝的老兵,父親也曾是軍中的一員。自脫下軍裝步入社會,趙嘉銘便一直思索著如何持續為部隊貢獻力量。
3年前,團隊面臨困境,步履維艱。在這緊要關頭,趙嘉銘不僅傾盡了自己的全部積蓄,更是將母親的遺產也全部投入團隊,這一舉措猶如定海神針,穩住了團隊的動蕩,更激勵著每一位成員專註國防教育事業。
2019年,身為「鋼鐵之翼國防教育團隊」的領頭人,趙嘉銘捐贈100萬元給軍民雙創基金,專項支持退役軍人的再就業培訓。他的這一舉措,不僅進一步穩固了團隊的根基,激發了團隊的凝聚力,更將團隊的願景提升至新的高度——「矢誌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楷模」。也因此,他榮獲了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頒發的「中國最具社會責任企業家」稱號。
在國防教育與儀式教育的廣闊天地裏,鋼鐵之翼國防教育中心的隊員們用無盡的熱情與汗水澆灌著這片神聖的土地。他們對待每一項任務都傾註了滿腔的心血,僅僅是儀式任務,就見證了200多雙馬靴的磨損與更叠。
在這樣的艱辛與付出中,他們不僅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更以自己的堅韌與毅力,深深觸動了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民眾的心弦。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學生們,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對英雄的敬仰,對歷史的沈思。這些儀式,如同一堂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讓學生們的心靈得到了洗禮,對國家和歷史有了更加深刻而真摯的感悟與敬意。鋼鐵之翼的隊員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何為責任,何為擔當,他們的身影,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最動人的風景。
鋼鐵之翼國防教育中心,不僅僅是一個傳授國防知識的教育團隊,更是一支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救援鐵軍。2020年,隨著鋼鐵之翼救援中心的成立,他們英勇地投身於各大醫療保障工作之中,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堅定不移聽黨話,矢誌不渝跟黨走」的崇高信念。他們模範地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人民城市理念深植於心,自覺弘揚著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份銳意進取、奉獻擔當的精神,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上海篇章」貢獻了退役軍人那不可磨滅的力量!
如今,在這座充滿愛國擁軍情懷的紅色之城——上海,廣大軍民正攜手並肩、勠力同心,共同匯聚起一股奮勇向前的磅礴力量。這裏,軍民魚水情深,處處湧動著團結與友愛的暖流。廣大退役軍人,特別是那些被譽為「最美退役軍人」的佼佼者,他們擦亮了自己的軍人底色,彰顯著使命擔當。在一個個全新的「戰位」上,他們自覺秉持著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以擔當作為、奮鬥奉獻的姿態,書寫著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輝煌答卷。這份深情與奉獻,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著上海這片熱土,也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房。
作者:李蔚 麻方靜
文:李蔚 麻方靜編輯:顧洋責任編輯: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