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探訪系列中最大的一次探訪,因為這次他們將會探訪洲際彈道導彈發射指揮中心。
該中心為12層地下建築,專為核戰爭而建……名為「15V52U綜合指揮中心」。
我們參觀了這個曾經高度機密的地點,核導彈發射將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從這裏進行。
為了讓你了解它的巨大規模——這是來自烏克蘭戰略導彈部隊博物館網站的模型照片。
該指揮中心用於監控和控制15A35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裝置(北約代號:SS-19 「細高跟」),調節熱量和濕度,並保護工作人員免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影響。
軍用基地看上去廢棄了,大門敞開,但路上有新鮮的輪胎痕跡。我們進入了基地。
一面榮譽墻。這座基地守護了和平長達40年。
我們在基地四處走動。不時陷入腰深的積雪,差點掉進一個通風井。
5號建築,「操作室」。這座建築沒有門,只有窗戶。你可以在右側看到天花板上的艙口,曾經有樓梯通向下方。
旁邊有一個裝有機槍的警衛哨,但為了避免在內層安全區內每次關閉警報,建造了地下通道與其連線。
地板上有一個木制艙口,下面是一個金屬艙口。但由於建築物不平衡,無法開啟。
所以,剩下的就是山腳下的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棚屋」,我們剛剛順著斜坡下來。我們進入了裏面。
通向地下的樓梯。
一扇氣密門等待著我們,還有幾個服務室。
我們進入其中一個房間。這裏有一個混凝土平台,用重型減震器懸掛在地面上方50厘米(約2英尺)。
這樣做是為了確保這裏的器材不會因沖擊波而停止運作。
仔細觀察一個櫃子和一個減震器。這些連線非常堅固。看起來我們走對了方向。
這個平台懸掛在水面上,其表面被化學物質塗成了彩虹色。
更多的通道。我們繼續前行。
為了維護所有器材,需要相當大的制冷器材,因此指揮中心附近有一棟巨大的建築,裏面裝有空調和冬季供暖系統。
萬一空調樓被摧毀,器材的冷卻系統將切換到獨立模式,預先儲備了35公噸的冰,作為冷卻儲能電池。
走廊盡頭的第一個氣密門。門上的字寫著:如果你被抓住了,不要生氣。
在第一個門後有一扇更強的氣密門,曾經透過伺服電機鎖住。在這次旅行之前,我們得知有些人安裝了自制的絆線地雷,導致有人被炸傷(你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因此這些門必須極為小心地開啟。
在第二個門後是第三個氣密門,然後——一座通往控制單元頂部的橋。
控制單元實際上是一個深約40米(130英尺)的標準導彈發射井,裏面有一座12層高的金屬膠囊「建築」,長約33米(108英尺),直徑3.3米(11英尺),懸掛在垂直和水平的減震器上。
「我的天!」
現在我們站在膠囊的「頂部」。墻上有多個壁龕,技術通道通向地面。它們中的一些是為了與「外界」通訊而設計的。
該團的指揮中心控制著10枚導彈,它們的發射井相距8-10公裏(5-6英裏)。
該站透過電纜與另外9個站點連線,組成一個師。
與總部、區政府和莫斯科的通訊透過地上天線、地下天線和一條100×100米(328×328英尺)、埋藏在地下1米(3英尺)處的備用地下電纜天線進行。
發射可以從師、區或莫斯科的任何站點進行,具體取決於情況。
就在我的腳下,膠囊的12層向地下延伸。高度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墻上有多個梯子,有些是固定的,有些頂部有掛鉤——這些是便攜梯子。
這些梯子是為了防止固定梯子崩塌時,工作人員仍能透過緊急出口艙口到達地面。
好了,現在我們開始下樓。
膠囊是在列寧格勒制造的,除了第1和第2段(它們裝有柴油發電機)外,已經組裝好並運送到現場,它們是垂直運輸的。
這個巨大的結構透過這些堅固的減震纜繩懸掛在墻壁上。
第三部份。每一層都是一個圓形房間,裏面裝有能夠在任何環境下正常執行的可靠器材。這裏曾存放通訊器材。
有一架便攜梯子通向下方。第4段設有自動監控和控制系統。
這就是膠囊內的工作人員「看到外部世界」的方式——透過門可以看到一條狹窄的金屬通道繞著發射井。
我們繼續向下走。
第五段也曾經容納通訊器材。
充滿器材的櫃子。
再往下。
考慮到指揮單元的重要性,要求也非常嚴格。該結構能夠承受核彈頭的直接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值班的兩名軍官(如果存在戰爭威脅,並因此提升警戒狀態,則為三名)可以像飛機上那樣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帶。
指揮單元的技術設計確保了人員的生命安全,並能夠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完成導彈發射的軍事任務。
在外部電源切斷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進入獨立操作模式。
人們可以在地下停留長達45天。指揮單元內儲存了食物、器材和其他應急工具。
第6、7、8層內部有支持指揮單元所有器材執行的電力器材,外部固定有壓縮空氣罐。根據一種說法,這些空氣罐是為了讓「幸存」的工作人員能夠對敵人進行報復。
根據另一種說法,壓縮(但未液化)的空氣用於控制氣動機械裝置。
第9層和第10層——操作導彈發射的器材。
外部有成千上萬的電纜,其中許多已經被切斷。
仔細一看,在黃色梯子的右側可以看到導軌——以前這裏曾有一部電梯(你可以在模型中看到它),它可以將你帶到膠囊內的任意樓層。
然而,現在電梯已經不在了,你只能透過這種方式移動。
我們繼續往下走。
罐體的壓力為400個大氣壓。這可是相當高的壓力!
已經能看到底部了。我們正在思考如何再深入一點。
最後,這幾乎是最底部了。你可以看到多個支撐的減震器,地板上散落著一些裝置和垃圾。
第11層——指揮單元,配有行動崗位、遠端監控以及自動作戰指揮系統控制台。
這就是它過去的樣子(博物館網站上的一張照片)。最後,第12層,是值班人員可以休息的日間房間。
導彈團指揮單元的三個戰鬥班組24小時輪班執勤,每次執勤6小時。
在此期間,他們必須時刻監控戰鬥控制器材螢幕上的每一個變化。至少需要兩個人才能發射導彈,因為主控制台和次控制台的解鎖鑰匙必須同時轉動。
指揮單元在地表的樣子——120噸重的蓋子提供了氣密封閉和核武器傷害的防護。
在它旁邊有幾個技術孔、一個緊急出口艙口和通訊天線。
導彈發射井蓋附近的備用衛星通訊天線,位於戰略導彈部隊博物館。
在基地被摧毀的情況下,導彈可以透過幾種備用方式發射:– 透過來自其他指揮控制單元(PCU)的電纜通訊。– 如果電纜損壞,導彈可以透過衛星通訊從另一個指揮單元透過這根天線發射。(如圖所示)– 如果該衛星天線損壞,還有另一個偽裝的大直徑備用天線。– 如果所有通訊路線均被摧毀,發射可以透過導彈井地下手動進行。
這裏有一個帶電子數碼鎖的艙口。
一名軍官可以透過艙口進入發射井並下達發射命令。
發射命令發出5分鐘後,導彈便會發射
另一根天線——這張照片中的天線——是在該復雜設施重新改造後出現的,旨在接收導彈發射命令訊號。(末日武器系統的「死亡之手」實作)。
在大規模攻擊的情況下,該系統能夠自主決定進行報復性打擊,幾乎不需要人為幹預。收到導彈襲擊警報後,統帥可以啟用「死亡之手」,然後靜待接下來的事件,完全確信即使所有有權下達回應攻擊命令的人都被摧毀,也無法阻止報復性行動。
美國也有類似的發射命令傳遞系統——緊急火箭通訊系統(Emergency Rocket Communications System)。
從底部的視角看。
125噸重,33米深,45天的自主執行,絲毫不受地表任何情況的影響。
這座巨大的12層高的結構懸掛在我腳下,用鋼索支撐著。
當你意識到,設計它時投入了多少腦力,建造它時付出了多少勞動和資金,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守護地球上的和平……
最後——整個團隊的合影。
不久前,這個地方還是絕密的。幾乎不可能進入這裏。而現在,它已被遺棄……
所以,正如我們發現的,有時一個不起眼的小「棚子」可能隱藏著許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