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台吹牛稱F16比殲20還強,殲35官宣之後,卻讓台媒集體陷入沈默

2024-11-13軍情

台媒在軍事報道中頻繁發聲,尤其是在武器裝備效能比較方面。曾幾何時,台媒多次聲稱美國出售給台灣的F-16戰鬥機表現卓越,甚至超過了中國大陸的第五代隱形戰機殲-20。然而,隨著殲-35的正式亮相,這讓台媒陷入了沈默。

F-16戰鬥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是一種第四代的多用途飛機,首次亮相於1970年代。雖然美國向台灣出售了F-16V升級版,但總體而言,F-16的設計源自冷戰時期,其戰術定位並不是與隱形戰鬥機對抗的高端型號。

相比之下,殲-2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旨在現代空戰中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和極高的隱身性,從而實作卓越的作戰效能。

F-16的優勢在於出色的機動性及相對成熟的航電系統,但在隱身效能、資訊整合和超視距作戰能力方面則明顯不如殲-20。

根據相關資料,殲-20采用了眾多隱身設計,其機體外形經過特殊處理以減少雷達截面,並配備有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和導彈系統,從而在空戰中實作先敵發現和攻擊。

此外,殲-20具備超音速巡航的能力,這也讓它在機動性和攻擊能力上更為出色,而F-16則沒有這樣的效能。

其次,航電系統直接影響戰機的作戰能力。殲-20的航電系統采用了中國最新研發的雷達、電子對抗和傳感器融合技術。

與此相比,雖然F-16的升級版本增加了一些現代化的航電器材,但其整體設計仍依賴於上一代系統,因此在效能上存在明顯差異。

此外,殲-20還裝配了多款先進的空對空導彈,例如霹靂-15和霹靂-21等超視距導彈,這些武器系統不僅擴充套件了打擊範圍,還增強了其在戰場上的綜合作戰能力;盡管F-16的導彈系統已進行改進,但在射程和精準打擊方面依然不及殲-20。

因此,從航電系統到武器裝備的對比來看,F-16與殲-20之間的差距顯示出這兩款戰機並不屬於同一代,無法進行直接比較。

在掌握這些資訊後,我們還需關註一下台灣媒體對殲-35亮相的反應。

殲-35作為中國最新一代隱形戰鬥機,憑借其雙引擎設計和出色的隱身特性,確實展現了強大的威懾力。此外,這款戰鬥機不僅繼承了殲-20的隱身技術,還進行了更加適合中小型平台的輕量化改進。

此外,多用途能力的提升也不可小覷。如此一來,它不僅可以用於空中制優勢作戰,還具備了強大的對地打擊和海上作戰能力,堪稱真正的多功能隱身戰鬥機。

因此,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台灣媒體在殲-35露面後幾乎保持了沈默。這樣說並不是沒有依據。

一方面,主要是由於殲-35的首次亮相,使得台媒對大陸戰機的輕視態度受到挑戰。

另一方面,這在很大程度上會為台灣現有的防空系統帶來嚴峻的挑戰,值得引起重視。畢竟,台灣長期以來依賴美國的F-16等戰鬥機,但它們在隱形能力和現代作戰實力方面難以與殲-35相抗衡。

還有一點值得註意的是:台媒對殲-35的看法,從最初宣稱F-16更為優秀,逐漸轉變為低調處理。這也透露出了一些資訊。

首先,台媒在面對殲-35所帶來的技術壓力時,無法進行有效的「輿論對比」。由於殲-35具備優秀的隱身特性,使其在戰鬥中擁有較高的生存率,即使與美國F-35相較也絲毫不落下風。面對這樣一款先進的隱形戰機,台媒再也無法用所謂「性價比」等理由進行誇大宣傳。

第二點。台灣媒體的沈默或許與其整體軍事形勢有關。台灣的防空系統主要針對第四代戰鬥機,對隱身戰機應對能力較弱。而殲-35的問世,預示著台海局勢將會經歷更為深刻的變化。

然而,台灣對此事避而不談,我們可以推測,這可能是為了防止激起公眾的恐慌,也有可能是因為難以提供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

殲-35的出現,不僅使台媒的對比報道顯得力不從心,也更加凸顯了兩岸軍事力量的差距。中國大陸的軍事裝備在不斷進步升級,面對殲-35等新型戰機,台媒關於F-16「優越性」的宣傳完全沒有依據。

無論是在隱身效能、航電系統,還是作戰能力方面,殲-20和殲-35的問世標誌著中國在航空科技上取得了領先地位,而像F-16這樣的老舊戰機則難以匹敵。

未來台海的安全形勢不僅受制於軍事裝備的對抗,還與兩岸關系的理智和和平進展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