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中國堅決反對,聯合國是什麽態度?

2024-10-13軍情

1975年年中,中南半島上的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奮戰,最終贏得了抗美救國戰爭的勝利,飽受戰火摧殘的三國人民終於看到了期盼已久的和平曙光。可河內當局被重大的軍事勝利沖昏了頭腦,建立以其為主導的印支聯邦的野心急劇膨脹。黎筍集團非但沒有休養生息,反而窮兵黷武,走上了推行地區霸權主義的道路,在中南半島上大肆侵略擴張。

越南先是透過【越老友好合作條約】達成了對老撾的軍事控制,然後又向柬埔寨提出所謂「越柬聯合經濟」和「海上共同防務」等要求。遭到拒絕之後,越南便考慮使用武力解決問題,以實作印支聯邦的國家戰略。從1975年到1978年,越南與柬埔寨不斷發生邊境武裝沖突,矛盾日趨加深,發展為兩國之間的尖銳對抗。1978年年中,越黨四屆四中全會作出決議,明確提出:柬埔寨是直接的敵人和直接的作戰物件,決心以大規模戰爭的方式,「迅速奪取西南邊界政治和軍事上的勝利。」

在這種總戰略指導下,越軍在西貢秘密成立了侵柬前指(由國防部副部長兼總參謀長黎仲迅中將任總指揮),大造侵柬輿論,制定戰役計劃,調集重兵,進行臨戰準備。其侵柬戰役企圖是首先奪占柬埔寨湄公河以東地區並攻占金邊,爾後伺機攻占柬西部地區。為了實作這一企圖,越軍集中18個步兵師及15個團(旅)、1個航空兵師,共約20萬人的兵力,作出五路進攻的部署,求得速戰速決,一舉控制柬埔寨。

第一路以第5軍區的第2、第307師及4個團,沿19號公路首先進攻柬東北臘塔納基裏省,爾後分兩路向上丁省及蒙多基裏省發展進攻。

第二路以第7軍區的第5、第302師及2個團,沿13號公路進攻桔井省。

第三路以第3軍的第10、第31、第320師和第7軍區的第3師及1個團,沿7號公路進攻磅湛省和波蘿勉省,爾後分三路向金邊、磅清揚、菩薩進攻。

第四路為主攻方向,以第4軍的第1、第7、第9師及第5軍區的第309師又2個地方團、1個戰船隊,首先攻占柴楨,並沿1號公路直逼金邊。

第五路以第2軍的第304、第306、第325師和第9軍區的第4、第8、第330師及5個團,首先攻占貢布、茶膠,爾後向金邊西側迂回,與第三路協同,向磅清揚方向發展進攻。

此外,越軍還以1個陸戰旅的兵力,在第171艦隊的支援下,奪占柬西南的沿海地區,封鎖施漢諾港。

柬埔寨軍隊戰役前總兵力約為10至12萬,編成24個師(每師約2000一4000人),基本成一線部署,在邊境一線共展開19個師,其中19號公路1個師,13號公路方向3個師,西部2號公路方向2個師;主力集中於金邊東南7號公路的列克地區5個師,1號公路的柴禎地區8個師;縱深地區新建5個師,但分散駐防。由於柬埔寨軍隊的主力沿邊境展開,缺乏縱深梯次配置,所以當越軍突破一線陣地後即迅速潰敗,無法組織反擊。

越軍侵柬戰役大致為兩個階段,即突破與占領柬循公河以東地區;合圍金邊與占領柬西部地區。

第一階段(1978年12月25日至1979年1月5日),突破與占領柬循公河以東地區。12月25日,越軍第一路首先由柬軍設防薄弱的東北地區突破,於次年1月3日占領上丁和戈濕。越軍第二路在坦克配合下,分三路突破民柬斯努防線,沿13號公路北犯,於12月30日占領桔井市。越軍第三路從克列向西進犯,由於柬203軍區部份部隊嘩變,使其於1月2日順利進至泥公河重要渡口洞裏貝,並渡河圍攻磅湛;1月5日,越軍部份兵力繞過磅湛西進。

越軍第四路系戰役主力,在上述各路入侵得手後,於12月27日,沿1號公路進攻,1月3日攻占柴禎;同時以一部兵力沿泥公河北上,入侵波羅勉和幹丹省,1月4日進至乃良,隨後迅速推進至金邊以東約40公裏。越軍第五路,在空軍支援下,沿2、3號公路推進,於1月5日先後占領茶膠、貢呸等地,並以一部份兵力切斷4號公路,斷絕金邊至施漢諾港的外援通道。

第二階段(1979年1月5日至1月14日),合圍金邊與占領柬西部地區。1月5、6日,越軍各路部隊在鞏固既得占領區、追殲民柬部隊的同時,從東、西、南三個方向進逼金邊,切斷了除5號公路以外的通往金邊的其它通道,對金邊形成了半弧形包圍圈。民柬部隊為了保存實力,主動撤離金邊,越軍於1月7日12時30分,占領了金邊。

金邊得手後,越軍兵分三路向柬西部地區推進,占領柬埔寨主要交通及城鎮。金邊西南方向,越軍兵分三路向磅遜推進:一路沿4號公路南下,一路由貢呸西進,一路從雲壤登陸,於10日控制施漢諾港地區。5號公路方向:越軍沿5號公路向西北推進,於11、12日占領磅清楊和馬德望。6號公路方向:9至11日,越軍相繼占領了磅同、暹粒和詩梳風。

至此,越軍基本上控制了柬埔寨的主要城鎮、港口和交通幹線。據越方統計,此次戰役殲滅柬埔寨軍隊6萬人,繳獲槍支5萬余支、火炮359門l、坦克190輛、飛機40架。柬埔寨軍隊戰前對越軍大規模入侵認識不足,在遭受重大損失、無法制止越軍長驅直入的情況下,被迫轉移到西部山區和廣大農村開展遊擊戰爭。

1979年1月10日,在越南扶持下,柬埔寨成立了以韓桑林為首的柬埔寨人民共和國,蘇聯和越南立即與之建立外交關系。2月18日,越南總理範文同和韓桑林在金邊簽訂了【越柬和平友好和合作條約】。

越南無視起碼的國際法準則,公然對一個主權國家發動全面入侵,這種赤裸裸的侵略行徑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嚴厲譴責和普遍反對。歷屆聯合國大會均以壓倒多數票透過保留民柬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以及譴責越南侵柬,要求越南從柬埔寨撤軍的決議。

1979年9月19日,全權證書委員會以6:3的多數接受了民主柬埔寨代表的證書。21日,聯大全體會議討論證書委員會的報告時,蘇聯和越南提出一個決議草案,攻擊證書委員會關於接受民主柬埔寨代表的全權證書的建議,企圖把韓桑林政權拉進聯合國。

會議經過激烈辯論,蘇聯和越南的企圖被挫敗,以71票贊成,35票反對,34票棄權的結果,透過了全權證書委員會的建議,決定接受民主柬埔寨代表的全權證書。在此後的幾年中,1980年74票贊成,35票反對;1981年77票贊成,37票反對;1982年90票贊成,29票反對;1983年則未經表決就透過了接受民柬合法證書。

關於譴責越南侵柬,要求越軍撤出柬埔寨的決議表決結果:1979年91票贊成,21票反對;1980年97票贊成,23票反對;1981年100票贊成,25票反對;1982年105票贊成,23票反對;1983年105票贊成,23票反對;1984年110票贊成,22票反對;1985年114票贊成,21票反對;1986年115票贊成,21票反對;1987年117票贊成,21票反對。

此外,不要一提到柬埔寨就只知道紅色高棉。1982年6月22日,柬埔寨愛國、民主、民族大團結陣線領導人喬森潘、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陣線領導人宋雙、柬埔寨獨立、中立、和平與合作民族團結陣線領導人施漢諾親王在吉隆坡簽署【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成立宣言】,成立了以施漢諾為主席、喬森潘為副主席、宋雙為政府總理的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柬埔寨抗越力量有了統一的組織,這標誌著柬埔寨的抗越救國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

至於某些人,他們不僅不具備歷史和政治常識,就連生活中的常識也沒有。

因為紅色高棉有筆爛賬,他們就認為越南侵柬是解民倒懸,這種認識和鼓吹日軍侵華是來建設「王道樂土」的觀點沒有本質上的區別。A經常酗酒、家暴,還時不時和鄰居B發生沖突,B能否因此就殺死或者趕走A,霸占A的家?

由於紅色高棉名聲不好,他們就認為中國援助柬埔寨抗越是所謂「助紂為虐」,這種看法根本不知道柬埔寨除了紅色高棉之外還有別的抵抗組織,根本不了解中國當時所處的國際環境如何,是為了援助柬埔寨而援助柬埔寨麽?援助一個主權國家抵抗外來侵略,這又算得上哪門子的「虐」?甲的鄰居乙家裏起火了,甲要不要去救?

中國堅定支持民主柬埔寨。因為支持民主柬埔寨,就是遏制越南在東南亞的擴張。遏制越南在東南亞的擴張,就是遏制蘇聯在亞洲的擴張,就是打破蘇聯對中國的戰略包圍。這是一個地緣政治的問題,而不是意識形態的問題,中國支持民主柬埔寨是必然的。

最後說一句:柬埔寨和越南,是世仇。越南南方本是柬埔寨的領土,於18世紀末被越南完全吞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