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什麽德國投降比日本更徹底

2024-10-13軍情

1945 年,世界反法西斯軍民合力,德日法西斯投降,人類終獲和平安寧。

但軸心國投降時,德國投降比日本更徹底,二者效果迥異。

軸心國投降時,德國投降較日本更徹底,這究竟為何呢?

瞧,那便是柏林受降場景,德國無奈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標誌著二戰歐洲戰場的終結。

德國投降,其法西斯政府即第三帝國亡;日本投降,美占軍未解散其發動戰爭政府,僅有限改造,此為德更徹底原因。

1944 年後,盟軍歐戰開辟第二戰場,蘇東線反擊,至 1945 春,盟軍蘇軍攻入德本土,德法西斯滅亡在即。

1945 年 4 月 16 日,蘇聯 250 萬大軍等強襲柏林,激戰攻克,德國本土被盟軍和蘇軍分割占領,5 月 8 日德國簽投降書,二戰歐戰盟軍蘇軍全勝結束。

蘇軍在上圖中強勢攻入德國柏林,那場景令人震撼不已。

1944 年夏秋,美海軍在亞洲戰場全線反擊日軍,馬利安納、雷伊泰灣海戰重創日海軍,後又發起硫磺島、沖繩島戰役,日本法西斯滅亡不遠。

1945 年 8 月 6 日與 9 日美軍投原子彈,8 月 9 日蘇軍攻日關東軍,中蘇美聯合反攻致日支撐不住,8 月 15 日裕仁天皇投降,9 月 3 日日當局簽投降書。

圖中日本裕仁天皇廣播宣示【終戰詔書】,日本由此宣告無條件投降

德國日本投降後境遇迥異,德法西斯政府被解散,蘇盟軍管制其全境,日則保留部份舊制。

1948 年紐倫堡審判,反法西斯陣營判納粹黨為非法,從根本上否定德意誌第三帝國(納粹執政)合法性。

1949 年,原第三帝國領土現分民主德國與西德,民主德國由蘇扶持為社會主義國,聯邦德官員軍人多為舊第三帝國舊人,但其核心領導層反納粹,與第三帝國無關。

盟軍以軍事占領等手段,使德國徹底投降,原政府被解散,納粹黨成非法,新政權建立。

瞧上圖,二戰後的日本,在諸多方面經歷巨變,經濟崛起,社會也發生顯著變化。

日本與德國情況迥異,有著截然不同的走向。

日本投降後,美軍雖占全國,但未徹底解散法西斯政府,後為突出「反法西斯」對其進行有限改造,如解散軍隊財閥等。

美國占領當局助力日本依憲「鳳凰涅槃」,其幫日本透過【日本國憲法】(和平憲法)。

美國雖改造日本非軍國化,立【和平憲法】劃界限,卻未徹底解散舊軍國政府,致其「借屍還魂」,為不徹底投降埋下伏筆。

此圖為西德(西德)與民主德國(東德)之展示。

第二,盟國因對清理德日法西斯態度各異,致德國投降比日本更徹底,此為重要原因。

德國日本投降後,盟國對清理法西斯態度各異,紐倫堡審判嚴懲德戰犯並禁納粹組織,杜絕其死灰復燃。

1949年,德國分裂,民主德國是蘇聯扶持的國家,其自然不能容忍法西斯勢力殘渣泛起。西德在法律上杜絕法西斯勢力的卷土重來,西德總理勃蘭特的「華沙之跪」更讓全世界相信:西德和過去的法西斯德國徹底劃清界限。

1990 年兩德統一後,德國政府嚴打法西斯勢力,在柏林大街舉納粹禮會被警方依法拘捕。

此圖乃納粹黨極具代表性的標誌,其象征著邪惡與黑暗,曾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

日本法西斯清洗未如德那般徹底,雖戰後經改造,其政府內法西斯勢力仍存,主要表現在多方面。

石井四郎,日本陸軍中將,1892 年 6 月 25 日生,1959 年 10 月 9 日亡,曾為 731 部隊部長。

裕仁天皇免審判,戰犯未究仍掌權,靖國神社在,日投降不徹底,法西斯勢力仍猖獗,德與日反差大。

日本投降不徹底致戰後屢現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改憲解禁集體自衛權等傷害亞洲感情之舉。

哈裏·S·杜魯門,1884 年生 1972 年逝,其姓氏曾在中國譯作「褚盟」,頗具歷史意義。

第三,德國投降比日本更徹因羅斯福與杜魯門對法西斯迥異態度。

日本投降不及德國徹底,源於羅斯福與杜魯門對法西斯迥異態度。

二戰時羅斯福堅決反法西斯,策劃盟軍攻打日本本土,且主張德日無條件投降,二戰軌跡依其設想前行,如蘇攻柏林、美強攻沖繩島等。

若羅斯福未逝,依其既定計劃,盟軍或采武力進攻直打日本本土,美蘇等或如瓜分德般共分日本本土。

此圖為富蘭古連·德拉諾·羅斯福,他生於 1882 年 1 月 30 日,逝於 1945 年 4 月 12 日。

然而,羅斯福逝後,二戰結局有變化,杜魯門上台時,德國投降已定局,日本投降未最終定。

杜魯門身為美反蘇鐵桿,日投降前幾月上台總統,其對日本投降態度與羅斯福不同,羅主張日無條件投降成無威脅國家。

杜魯門雖主張日本投降,但其與美保守派政客欲對投降留後手,如保留天皇制、獨占日本土等以獲處置絕對權。

杜魯門欲讓美軍獨占日本,因他盼其成戰後遏制蘇聯堡壘,而羅斯福反對此,致德日投降差異深因。

資料為【國際關系史】,系方連慶所著,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