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心理咨詢有哪些流派?不同流派之間有哪些淵源?

2014-04-30知識

發覺被知乎微博分享後,確實挺開心的,但也有點誠惶誠恐。

我寫的這個答案其實就是把我考研期間的筆記搬運上來了而已,也就是說,任何認真學習過心理學導論的人相信都能比我答得更好。

因此被指出疏漏是一定會的,但限於精力,不一定再修改答案了。

借用赫爾曼·艾賓浩斯的名言:心理學有很長的過去,但只有很短的歷史。

我對心理學的學習也如是,與諸君共勉,且行且珍惜吧。

====================================================================


我來耗費點精力梳理下吧,肯定不完整,權當拋磚引玉。



單就心理咨詢這個領域而言,與其區分流派,更合適的區分是區分其方法

1、 領悟療法(Insight therapies) 。這種方法又可細分為:(1)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2)以來訪者為中心的咨詢(Client-Centered Therapy).(3)積極心理療法(Therapies inspired by positive psychology).(4)團體治療(Group therapy)

2、 行為療法(Behavior therapies) 。又可細分為(1)系統脫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2)厭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3)社交技能訓練(Social Skills training)(4)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3、 生物醫藥療法(Biomedical therapies) 。又可細分為(1)藥物治療(Treatment with drugs)。(2)電休克治療(ECT)。((3)腦部刺激技術(Brain Stimulation Techniques)。


以上方法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還是不細表了。我的專業方向不是心理咨詢,心理咨詢的具體發展歷程待其他專業人士來回答吧。

===============================================================

下面說說 心理學領域,真正分流派主要都是針對整個心理學研究而言的:


1、最早的流派是 構造主義(Structuralism) 威廉·馮特 (Wilhelm Wundt,1832―1920)奠基,由其徒弟 鐵欽納 Titchener(1867~1927)發揚光大。(事實上馮特本人不算是建構主義者,只不過由於他創立了心理學第一個實驗室,因此被認為是讓心理學從哲學與生理學中獨立出來的第一人,因而名氣比鐵欽納大。其實就是構造主義在抱馮特大腿)。

主要研究意識是由什麽元素構成的 ,也就是試圖把意識當成化學分子式來分解。


2、第二個有影響力的流派是 機能主義(Functionalism) :由美國心理學之父 威廉·占士 (William James,1842—1910)創立。

這個流派與構造主義針鋒相對,他們 主張把意識看作流動的水 ,不可能一塊塊分割開來研究。 重視意識的作用而非組成。


3、第三個有影響力的學派則是 格式塔學派( 德語:Gestalt theorie) :由魏特海默(M.Wetheimer,1880~1943)、苛勒(W.kohler,1887~1967)和

考夫卡

(K.Koffka,1886~1941)三位德國心理學家在研究似動現象的基礎上創立。

格式塔學派的 重要觀點是:整體大於部份之和。 主張對心理學的研究要從整體來看待,不可割裂各個元素。


4、 1913年左右 ,就該到我們公眾最為熟悉的學派出場了,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創始人自然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其後貢獻比較大的還有阿徳勒(Alfred Adler, 1870-1937),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

這個學派的 最大貢獻無疑是對無意識(Unconsciousness)的發掘 。而吸引公眾眼球的地方無疑在於弗洛伊德的力比多(libido)概念,即性沖動是人們很多無意識行為的根源。

這個學派最大的問題在於提出的 理論太過大框架且缺乏重復可驗證,能解釋很多問題,卻很難預言任何一個問題。 所以被排斥於現代主流心理學之外。


5、其實在 1900年左右出現 ,對心理學界影響最大,幾乎統領了心理學近半個世紀的學派,當屬 行為主義(Behaviorism) :由華生(Watson)創立,其名言:給我一打嬰兒,我能讓他們成為任何我想塑造的人物。行為主義對於後天培養的自信可見一斑。

行為主義 最早的主要觀點是:要研究看得見的行為,不去研究不可捉摸的意識。

其後將行為主義真正發揚光大的人物有兩個:(1) 巴浦洛夫(Pavlov) ,雖然他並不是心理學家,但他發現經典條件反射的貢獻是裏程碑式的。(2) 斯金納(B.F.Skinner) ,透過鴿子啄食的模擬得出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為心理學在社會實際領域的套用拓開了渠道。我們如今的各種獎懲制度就有這套理論的貢獻。

二戰以後,班杜拉 艾拔·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等人沒有辦法再滿足於舊的體系,提出了觀察學習理論,行為矯正技術等大大推動了心理學新的發展。然而他們在當時被詬病為「不是純粹的行為主義學家「。可見要突破一個舊的體系是需要多麽大勇氣。

班杜拉等人突破了舊的體系,成為了後來一個重要流派」認知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


6、我們現代公眾也比較熟悉的另一個學派,在1960年左右出現,是 人本主義(Humanism) :由 馬斯洛 (Abraham H. Maslow)等人提出,代表人物還有 羅格斯 (Carl Rogers)。

人本主義學派重視人本身的主觀能動性,認為人是可以主動追求幸福的 ,而不是被無意識或者環境強化影響所支配。這個學派最著名的理論公眾很熟悉: 馬斯洛需求理論 。將需求分成了7個層次。

然而人本主義學派被詬病的地方與精神分析派差不多,也是得出的結論框架太大,缺乏重復可驗證性。

7、二戰之後,電腦資訊科學的長足發展,催生了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 :代表人物有 皮亞傑 (Jean Piaget), 西蒙 (Hebert Simon)等。

這個學派的 重要特點在於重視研究思考的精神過程 ,可以說重新回到了研究意識的層面。而電腦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理論支撐: 資訊加工論 。現代記憶的理論基本來源於此。

這裏加個小插曲,小小崇拜下西蒙這個人:最早本科博士都是政治學,自學的數學、電腦,教的是心理學,最後拿了經濟學諾貝爾獎。

8、跟認知心理學一同起步的還有 生物學派(Biologic Psychology) :代表人物很多心理學界的人都恐怕聞所未聞, James Olds, Roger Sperry 等等,主要研究人和動物行為的生物學基礎。這個學派我也不太熟悉,略過不表。

9、1980年左右,心理學界又是一聲雷鳴, 前進演化學派(Evolutionary Psychology) 吹響了號角:以 David Buss, Martin Daly 等人出版的一系列研究為標誌,前進演化學派以自然選擇和適應生存的視角,非常合理地解釋了人類一系列行為的產生原因。

然而後來人們發現,前進演化學派的理論同樣是框架太大,看似什麽問題都可以套上去解釋(我在這兒答題是因為這樣的行為能獲得女性關註,從而增加交配機會),難以得到重復可驗證。總體而言,這個學派啟發性大於實際研究結論。

10、最後一個心理學派(長呼一口氣,終於要完了), 積極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 :以 Seligman Csikzentmihalyi 的2000年1月【 積極心理學導論 】為標誌。

很多心理學界之外的人,一談到心理學首先想到的都是心理咨詢,好像心理學非得研究有病的人似的。積極心理學流派正是致力於消除這種誤會,從一個積極的角度來研究心理學: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 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這段來自百度百科,實在累了,就不自己碼字了)

===============================================================

大概就是這樣,倉促碼字難免疏漏,歡迎指正。

參考資料:Weiten W. Psychology: Themes and Variations : Themes And Variations[M]. Cengage Learning,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