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有哪些是我們誤以為古代沒有,但其實不僅有並且還普遍存在的東西?

2020-07-27知識

戰國時期,屈原在【招魂】中寫道: 「挫糟凍飲,酎清涼些。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意思是說,冰鎮後的酒,飲來更加清甜可口,咱這宴席已經擺好了,全都是玉液瓊漿呀。

這篇楚辭,是屈原為呼喚楚懷王靈魂回到楚國所作,也不經意間暴露了楚國人的「吃貨」本性。詩中寫到的,還有肥牛蹄筋、清燉甲魚、火烤羊羔、甜面餅和蜜米糕等等名菜,再加上清涼的冰酒,愛國詩篇裏隱藏了豪華選單。

在兩千多年前的夏天,吟幾句詩,飲一盅冰鎮美酒,似乎有種時空穿越的亂入感,這沒搞錯吧?古人沒有冰箱,如何喝得上冷飲?

當然沒錯,古人「吃冰」的套路,你絕對想不到。

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就出現了用來冰鎮飲料、盛冰降溫的大型冰酒器—— 冰鑒 [hàn]。

【周禮】記載, 「祭祀供冰鑒。」 此處的「鑒」,並非後來常用的鏡子之意,而是指 一種青銅容器,其形似大盆

▲曾候乙銅冰鑒。

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縣的 曾候乙銅冰鑒 ,為我們揭開了這一先秦「冰箱」的神秘面紗。

曾侯乙墓中的青銅冰鑒,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人類最早的原始「冰箱」。

曾候乙銅冰鑒個頭不小,高60多厘米,重170公斤,實際上是一個二合一的組合器皿,分成雙層,外為青銅方鑒,內為盛放食品的尊缶。

鑒與缶之間有較大的空隙,用來裝冰塊,在缶內裝酒,蓋上蓋子冷藏一下,夏日就可以喝到冰鎮的美酒了。 更牛的是,一些冰鑒上還有氣孔,可以把冷氣釋放出來,有點兒冰箱空調一體機的意思。

▲冰鑒結構圖。

發明這一古代版「冰箱」的人們發現,冷飲佳釀清涼舒爽,可以消暑。

東漢王逸註【楚辭】時,也不忘給屈原帶貨的綠色「冰箱」點贊,對冰鎮酒誇贊道: 「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後飲之。酒寒涼,又長味,好飲也。」

先秦的冰鑒不僅節能環保,就連用到的冰也是取自大自然。

【禮記·月令】 記載了周代時,每到隆冬時節,周天子會派人到凍結的江河之上鑿取天然冰,儲存在冰窖之中,一般要采集需用冰三倍的分量(「令斬冰,三其淩」)。在當時,冰要貯藏起來不容易,但古代的冰窖隔溫效果忒好,藏冰甚至能用到第二年。

等到春暖花開,天子再命人開窖取冰,與牲畜一道用於祭祀,余下的冰就可用在冰鑒上,到了夏天開party,喝冰酒。

▲古人從河中鑿取冰塊。

為此,官府還設定了掌管藏冰之事的官職,稱之為 「淩人」 。淩人夏天負責分發冰塊,秋天打掃冰窖,大概是最早在辦公室吹「空調」的上班族。

【詩經】 用生動質樸的筆觸描繪了古人鑿取冰塊、藏入冰窖的勞動情景: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淩陰」。 有學者認為,此處的「淩陰」即冰窖。

此後兩千多年,冰鑒這一原始「冰箱」長期存在於古人的生活中。

秦漢之後,皇親國戚、達官貴人藏冰之風更盛。

在唐宋之前,冰塊是稀缺資源,老貴了,史載, 「長安冰雪,至夏日則價等金璧」 ,這玩意兒竟然與金、玉等價。盡管漢代有用水果、蜂蜜等與雪混在一起做成的冷飲,一般人可吃不起。

越是彌足珍貴的寶物,越能引起英雄的興趣。

東漢末年, 曹操 曾在南征北戰的業余時間大建冰窖。他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修建了著名的 冰井台 。【水經註】記載,冰井台「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五間。上有冰室,室內數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

曹操喝酒那是出了名的,他在詩中吟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自己藏這麽多冰塊,想必沒少用來冰酒。

▲【三國演義】「煮酒論英雄」劇照。

有些影視劇利用這些史料創作了相關劇情,觀眾們從中可以發現冰鑒這一古代消暑神器的身影。

電視劇 【虎嘯龍吟】 第2集中有這麽一個場景:曹魏新君 曹叡 即位,賜給朝中重臣 司馬懿 一幢豪宅,還有一些家具,其中就有一件冰鑒。

▲【虎嘯龍吟】中,魏帝賜給司馬懿冰鑒。

司馬懿與夫人進屋一看這冰鑒,只覺得美好的生活在前方招手,說這要是到了暑天,全家就能喝到冰涼的酸梅湯了。

不過,劇中的司馬懿也琢磨出來,皇帝賜大臣冰鑒,是取凈潔如冰之意,希望他這個老幹部明察秋毫,盡心輔佐新君。

如此看來,喝個冷飲,還大有學問。

▲司馬懿:夏天和冷飲更配哦。

到了唐代以後,用冰塊消暑已不是宮廷專利,街上出現了「賣冰於市」的商人。

唐末,有人在生產火藥時,發現硝石在溶於水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於是,人們終於開始在夏天制冰,雖然數量有限,但也讓更多人享受到冰的滋味。

宋代【東京夢華錄】更是描述了當時開封街市冷飲店遍地開花的場景: 「皆用青布傘,當街列床凳,堆垛冰雪,賣冰雪荔枝膏……」

唐宋的夏日冷飲五花八門,什麽「雪泡梅花酒」、「涼水荔枝膏」、「冰調雪藕絲」、「冰鎮珍珠汁」。這些飲料名到現在也可以引領時尚潮流,高端大氣上檔次。

▲宋代街上賣冷飲的商販。

此後,用來盛放冰塊、制作冷飲的冰鑒,也發展出各種衍生改良版,有木質的,也有陶瓷的,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在另一部電視劇 【甄嬛傳】 中,清宮中多次出現冰塊消暑的情節,冰鑒時不時在道具組中「友情客串」。

▲你註意到小主們的消暑神器了嗎?

這也是有依據的。

清代,北京城儲存了大量冰塊,全城有冰窖18座,每年臘八前到河中鑿取冰塊,至臘八下窖。現在,北京的雪池胡同還保留著唯一保存完好的冰窖——雪池冰窖,該冰窖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隨著藏冰業高度發達,冰不再是罕貴之物。

不僅宮裏的娘娘們能喝上冷飲,京城百姓也能飲冰消暑。還有家境拮據的人出來擺攤,沿街叫賣冷飲, 【燕京歲時記】:「京師暑伏以後,則寒賤之子擔冰吆賣,曰‘冰胡兒’。」 這種冰胡兒,就是早期的冰棍。

▲晚清運送冰塊場景。

清朝時,在宮中用冰鑒制作冷飲依舊不過時。

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編劇為了加強女主角魏瓔珞的主角光環,讓她給乾隆皇帝和皇後DIY了冰鑒這一「黑科技」。

▲【延禧攻略】中的冰鑒。

【延禧攻略】中出現的冰鑒,與兩千多年前的曾候乙銅冰鑒相比有所不同。它是一個雙層木箱,底層放置大量冰塊,上層放上新鮮水果與美酒等飲料,利用冰塊消暑降溫。裏層還塗了一層鉛漆,用來隔熱。

除此之外,劇中還展現了冰鑒的另一個功能,即在其中留下小孔,讓冰水流到外面,人往那旁邊一躺,這「冰箱」一下就變成了「空調」。

▲【延禧攻略】中的冰鑒。

劇中的乾隆皇帝一看這玩意兒還覺得新奇,一臉懵圈,之後命人多造幾件,給炎熱酷暑的後宮帶來陣陣涼意。

但事實上,見多識廣的乾小四,肯定早已知道這個從先秦起就已經風靡貴族的古代「冰箱」,而且了解更加正宗地道的用法。

▲【延禧攻略】:乾小四也愛冰鎮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