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收到各種各樣來自他人的反饋。
收到不同的反饋後,我們也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和反應。
我們常常會把產生這些情緒和反應的原因,歸結到反饋本身、或者是提供反饋的人的身上——
老師今天稱贊了我,我感到很興奮也很開心;
TA 對我的評價和看法似乎不太好,這讓我很難過;
TA 對我進行了一番客觀的評價反饋,但是他憑什麽對我評頭論足 ?
盡管大部份的情況下,積極的反饋會讓接收反饋者產生積極的情緒,消極的反饋會讓接收反饋者產生消極的情緒;
但反饋性質和接受反饋所產生的情緒性質,並不是簡單地呈現正相關關系。
實際上,面對反饋所產生的情緒和反應不僅僅與反饋本身和提供反饋者有關,也和我們 自身 (作為接收反饋的本人)息息相關。
前幾年,我曾參加過一個關於教師教學質素評價的制定研究。
在研究中,為了從不同學生的視角中了解同一個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水平,我選取了在相同小組內由同一個教師進行指導的兩位同學進行深入訪談,分別邀請他們聊一聊關於指導老師的看法與評價。
為了避免額外的幹擾因素,指導老師從始至終都是對小組內的所有同學進行共同的指導,沒有私下的分開指導以及單獨的輔導會議。
在訪談中,A 同學顯得十分興奮,看得出來他很喜歡他們小組的指導老師 C。
A 同學認為:「C 老師非常的棒,他雖然有時候很嚴格,並且常常會對我們進行批評;
但對於任何一個課題和實驗,他總是能迅速地發現我們所存在的問題,並且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如果沒有 C 老師的嚴格要求,我們的課題不可能完成地如此順利。」
而 B 同學在訪談中所說的內容,卻是與 A 完全大相徑庭:
「C 老師太過嚴厲了,他從來沒有表揚過我們,就算是我們的課題最後完成得非常優秀,這讓我有時覺得很拘謹。」
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指導,A 同學和 B 同學對其的評價完全不同。
也許人們會把產生這個現象的歸因歸結於 A 與 B 的 性格(personality) 之中——
A 積極樂觀,善於接受他人的意見;
B 敏感脆弱,有點玻璃心。
但是著眼於人際交往本身,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出現了 「反饋錯位(Cross-Transaction)」。
人際心理學將反饋分為三種類別,分別是: 贊賞式反饋(appreciation feedback)、指導式反饋(coaching feedback)和評價(evaluation)。
贊賞式反饋,指的是對對方提出表揚及贊美。
指導式反饋,註重給予有利於接收者成長、學習的且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評價,則是將接收反饋者與他人或某種標準進行比較後進行一客觀具體的評定 (類似於常模參照測試以及標準參照測試)。
很顯然,C 老師對於學生的反饋為指導式反饋,他專業知識紮實,註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更喜歡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設意見幫助學生學習與進步。
然而,在接受反饋的過程中,B 同學出現了「反饋錯位(Cross-Transaction)。
即在努力之後,B 同學預期接受的是來自 C 老師的贊賞式反饋,但是他獲得的卻是指導性反饋。
在這一錯位情景下,B 同學更容易把 C 老師在反饋中所傳達的「課題透過其他的實驗設計能更達到更好的效果」 曲解 為「你們做得還是不夠好。」
人們常常在思考「我應該接受來自他人怎樣的反饋」。
在這一思考模式下,我們對他人反饋往往是有 預期 的, 當預期與實際情況不符合時,「反饋錯位」就會產生 ——
不可否認,接受或主動尋求建設性反饋對我們來說往往更困難。
想要推究其中的深層次原因,我們就必須要了解接受反饋時所可能產生的三個 「反饋觸發(feedback trigger)」。
1、 真相觸發(truth trigger ) :
揭開接收者不願意承認的真相,反饋的內容可能會使得接收者不開心、沮喪甚至暴怒。
接收者可能會否認或者是拒絕「這對我並沒有幫助」,「你的反饋和建議並不公平」、「這是錯的」。
2、 關系觸發(relationship trigger) :
使得接收者對與提出反饋者之間的關系進行重新評估與懷疑。
「我並不想從你這裏聽到這樣的反饋」
「你是誰有什麽資格對我說這些?」
「我做了這麽多努力卻被你如此評價!」
3、 一致性觸發 (identity trigger) :
反饋威脅到了接收反饋者的自我認同,並打破了其內在的平衡性。
「我是愚蠢的。」
「我搞砸了一切的事情!」
在了解完「反饋錯位(cross-transaction)」和「反饋觸發(feedback triggers)」後,我們無疑對接受反饋時我們所會遇到的問題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跳過這些陷阱,以更包容的心態和更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給予我們的反饋呢?
在接受反饋時,人們往往透過四個主要的流程對資訊進行處理:
數據 :在這一流程中給予反饋者所觀察到的接受者的行為、穿著、語言、工作等。
解釋-標簽 :給予反饋者在他所觀察到的事物中,基於他的假設和經驗基礎,將數據轉換為一個標簽的過程。
當反饋接收者接收到「指導式反饋」和「評價式反饋」時,常會對數據的來源與解釋感到困惑——「他為何這麽說?」「他是透過什麽得到了這個結論?」
此時,最好的做法便是,點頭表示傾聽,並禮貌的詢問反饋者如何提出這個結論的,並進一步地與其進行溝通,以明確反饋提出者所提出的建議內容。
例如,當你向做完匯報之後,上司對你反饋道 :「總體還不錯,但是有些部份過於啰嗦,不如精簡一些。
另外,當你的匯報中是新穎,吸引人的,才不至於讓人昏昏欲睡。」
透過這一段反饋,我們可以知道,數據的來源是我在匯報時所使用的語言、行為、
以及我的匯報 PPT 的內容,而反饋中的標簽可以總結為「總體還不錯」、「不精簡 」、「沒有吸重力」。
那麽接收完這一段反饋後, 我們可以嘗試與給予反饋者進行更深一步的溝通 :
「謝謝您的傾聽,您是覺得第二部份不夠精簡嗎?不夠吸引人主要是在哪一方面呢?我希望能夠把報告修改得更好,希望您能給出詳細的建議。」
當我們向反饋給予者發出這一訊號時,我們往往能夠透過接下來的溝通獲得更明晰的建議。
當然,在這一溝透過程中,我們不可否認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我確實是希望得到有指導性的意見,但我上司根本就不懂,他對業務一竅不通,只會紙上談兵。」
當陷入這一情景時,也許你的想法是正確的——你的上司確實對此一竅不通,他只是在瞎說,也許是因為你忽視了自己的 盲點(blind spot)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連個個方法來確定自己是否忽略了自己的盲點。
1. 尋找(look for pattern)
思考自己是否還在其他的地方聽過同樣的評論。
以上文的匯報為例,在這一情景中,我們可以嘗試邀請其他的同事聊一聊關於你的匯報的評價,從第三方尋求一個反饋,並將其不同的反饋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與思考。
2. 記錄自己(record self)
嘗試用錄像器材將自己的匯報過程記錄下來,把自己置於給予反饋者的位置,嘗試盡量客觀地對自己提出合理的反饋與建議。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贊美的話語人人都覺得悅耳、但是更要警惕,盲目接收所有贊美而拒絕一切外界的批評,無疑是對自己的 「捧殺」 。
在各種各樣資訊與評價的沖擊下,學會甄別、接收反饋,能夠讓我們獲得更好更快的成長,也有利於我們修煉強大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