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寫一個非常特別的答案: 在廣州吃深藏不露的非洲菜。
如果想吃北非菜(例如埃及菜或摩洛哥菜),大概國內幾大城市都能找到;但如果想吃一頓西非菜,或許全國只有在廣州這個著名的「巧克力城「(非洲黑人聚居地)才能做到。
然而可惜的是廣州人民似乎好奇心不強,大眾點評、各論壇都沒有相關的資料。因此,雖然同在廣州城,非洲餐廳卻成了深藏不露的存在……
---------------
補充一個統計:廣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15年的數據顯示,廣州實際非洲人為1.1萬,含常住人口5000人和臨時居住人口6000人,遠少於日本人和南韓人。
所以非洲餐廳比日韓餐廳(特指以廣州日韓人為目標顧客的)少得多,也是正常的。
---------------
這裏答主介紹一間味道純正的西非餐廳:African-Pot。
這個應該是廣州最高檔的西非餐廳了,其他西非小館子都藏得比較深。
店址是廣園西路通通商貿城二樓,靠近王聖堂公交站。
看到這個招牌就對了:
按照箭頭的方向,看到樓梯口:
走上樓就是餐廳。餐廳老板是非洲人,但是員工基本都是中國人,不用擔心溝通不暢。(然而客人基本是非洲人啊,你萌不會溝通不暢嗎?)
選單很簡單,選一個主食+一個配肉+一個湯,就是一份套餐,大概50元上下。
主食篇:
FUFU是木薯、山藥、香蕉、大米等混合磨碎做成的糊,大多數西非人的主食;
UGALI是玉米糊,肯雅的主食;
BANKU是玉米粉和木薯粉做的糊,加納的主食;
WAAKYE是豆煮飯,加納的日常早餐;
SEMO,全名semovita,尼日利亞面粉糊;
RICE是米飯(廢話)。
其他的,我也不知道,大家自己google吧……
下面就是店裏的FUFU,很大一份,一個人根本吃不完。但是據說非洲客人要吃兩份。
FUFU味道淡而帶點苦,不太習慣。服務員阿姨發現我吃不慣,送了我一碗羊肉湯,讓我倒進去蘸著吃。
配肉沒什麽難懂的,直接看選單即可。服務員阿姨認為煎魚比較適合中國人口味。我點的是雞肉和羊肉的MIX。
湯的話:
EGUSI是一種非洲甜瓜子湯;
PALAVA是黃秋葵的葉子、風幹的魚或肉以及棕櫚油做成的醬,利比里亞菜。
我點的是EGUSI,配肉和EGUSI放在一個碗裏一起上菜,EGUSI說是湯,其實也是一堆糊。可以用FUFU蘸EGUSI吃。
順帶說一下:服務員阿姨認為花生湯(GROUNDNUT SOAP)配FUFU最好吃,我打算下次試試。
餐桌面前有兩個銅盆,用來洗手的。
呃,因為,非洲菜……是用手抓著吃的……
其實台上也有勺子啦,不習慣的話就用勺子好了,哈哈
服務員阿姨大概沒怎麽見過中國人來吃,一直跑來找我聊天,好熱情,哈哈~
了解餐廳的情況:老板是非洲人,大多客人也是非洲人,生意很好。
我一個人吃的,買單價格55元。挺便宜的。
個人評價:
1)EGUSI好吃,蠻香的;
2)雞肉比羊肉好吃,羊肉太硬很難咬;
3)FUFU比較一般,這種主食真不容易習慣,大家如果真去那裏吃,主食還是老實點米飯吧。
(友情提醒:答主屬於獵奇吃貨,豆汁和牛癟之類的也能照吃,所以大家要自己掂量一下舌頭和胃的適應度啦,期望值也別太高了,可能很多人適應不了這麽奇怪的食物。)
早餐的話,有另外一個選單,不過我沒怎麽留意內容。
順便說說餐廳附近的情況,其實那附近有很多商貿城,非洲人大多在那裏進貨,因此也出現了不少面對非洲人的服務業。
在廣州,黑人的主要生活區域有兩個:
1)住宿區:小北地鐵站附近,以寶漢直街、天秀大廈一帶為中心,是黑人的主要住宿區,夜晚可以見到較多非洲兄弟;
2)上班區:王聖堂公交站附近,以迦南商貿城、通通商貿城、柏樂商貿城為中心,是非洲外貿商人批次進貨的主要地方,白天非洲兄弟較多。African-Pot就在這個區域。
除了African-Pot之外,附近還有一些小館子,例如藏在地下停車場的IYKE,還有路邊台階的DIMKPA,這兩間看上去比較快餐一些。
再放一些「巧克力城」的照片好了,都是在餐廳附近拍的。
有這麽多非洲兄弟在,巧克力城裏肯定會有深藏不露的餐廳嘛~~ ^_^
補充一下小北區域的情況。
雖然小北是非洲人的居住區,但是正宗非洲菜反而沒有王聖堂那麽多。原因在於小北同時還是穆斯林聚居地,有很多中東菜、清真菜可以吃,而大多數非洲人似乎也習慣吃這些,所以就沒有非洲餐廳存在的余地啦……
我在小北能找到的非洲餐廳只有一個:巴拉巴娜。
位置很好找,就在寶漢直街和麓景西路的交界。
然而我去的時候不是飯點,等到飯點的時候我已經被附近的東鄉手抓勾了魂,只能下次再試。
除了巴拉巴娜,小北還有另外幾間餐廳標有African Food,但都不怎麽正宗。
一種是做中東菜的,為了吸引更多客人,把India、Turkey、Pakistan、African都給標上了。
另一種則更為坑爹,例如下面這張選單,來自於某個寫著「African Food」的餐廳。從選單看,店主是廣東本地人無疑,是不是以為菜名加上非洲兩個字就是非洲菜了啊…… = =!
可能跟很多人的印象不同,現在小北區域非洲人的素質其實不低。
如今小北查證非常嚴,無證黑人很難留在這個區域,留下的以合法居留者為主。
就答主所知,我的研究生師弟們(非洲留學生)就大多住在小北。
而且,很多非洲人已經在這學習、工作了很長時間,中文非常流利。(登峰菜市場買菜的非洲人不少是說流利普通話的)
如果說王聖堂區域的非洲人處於看貨、談判的工作狀態,那小北區域的非洲人則徹底是生活狀態。買菜、吃飯,跟一般的城中村居民別無二樣。
——————
廣州探店的文章列表:
1) 西非菜餐廳:African Pot
2) 北非摩洛哥菜餐廳:Al Medina
3) 【合集】土耳其、也門、墨西哥、俄羅斯及印度餐廳
4) 巴基斯坦老店:中巴餐廳
5) 兩間伊朗餐廳:Tehran、Honeymoon
6) 埃塞俄比亞餐廳:Zagol
7) 大敘利亞美食:Shami
8) 哥倫比亞餐廳:Arepa 8
9) 兩間美式餐廳:M'eat、Tristan's
10) 懷舊粵菜大排檔:員村標記
11) 隱世印尼快餐店:Sindo
12) 拆遷廢墟裏的白領飯堂:範陽軒
13) 專供越籍客商的越南粉店:Phở Đức Chính
14) 美國人開的美式中餐館:唐人街Kung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