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江西發展前景在哪?

2019-09-22知識

6月30日更新,不知道為什麽居然有人說我沒有數據,就是看不得贛南好。我不知道通篇的數據對於他們意味著什麽,沒辦法,我只要在倒數第一部份再補充幾組贛南贛北的對比數據。說沒有數據的人麻煩自己看看。

1月22日更新,被知乎關了大半個月,終於被放出來了。

在最前面聲明。最近一個月,不知道為什麽這個答案瀏覽的人突然增多,然後就冒出一大群莫名其妙的人。看到我的答案裏有一定篇幅提到九江,就酸來酸去,說我是九江人才會有這樣的答案,說我就是說要發展九江,雲雲。

我就不一一回復這些無聊言論了,在此統一說明,也給這些文化水平不高,讀不懂文章的人直接簡單總結一下,有疑問的請仔細再去看回答內容。 我的回答裏到底說誰才是江西發展的核心? 是以南昌為中心的贛中平原! 九江是什麽定位? 是江西經濟核心區的藩籬和出口! 為什麽四個大門只有九江擔得起這個地位? 因為九江距離這個核心的距離最近,經濟聯絡最好,影響最直接! 發展九江對江西核心的意義在哪? 退能保江西的經濟始終掌控在南昌的影響力之下,不會隨著外省的經濟安排跳舞;進可迅速將江西的經濟影響力外推至鄰省,使諸如湖北安徽的部份地區協同江西的經濟發展安排運作!所以簡單來說,如果九江發展不好,所謂「大南昌」就是瘸腿的!「大南昌」是瘸腿的,江西經濟核心就不要想站起來,道理就是這麽簡單。你有見過武漢、長沙、合肥,乃至上海、東京、舊金山、倫敦哪個是在百公裏左右範圍上沒有一個支點城市而崛起的?孤城崛起不是不可能,但除非你像多哈那樣得天獨厚,腰纏萬貫,又是絕對先發地區,不然做夢都不要想了!而且實際上,就連多哈,也不是不需要依賴麥納瑪、阿布扎比、杜拜等其他海灣城市的。 這點基本道理都不懂的,就不要在評論區裏秀優越感了,秀出來的只是你的無知罷了。

至於有些人在我的回答裏似乎找到了共情,譴責南昌如何不行,我也在這裏說明一下。南昌固然有南昌本身不爭氣的地方,比如我答案裏已經寫到,和江西各地的經濟聯系薄弱,還有貪婪。但南昌不爭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可以忽略的因素,就是政治原因。江西的省委副書記裏有贛州市委書記,但沒有南昌的,從省一級層面上,哪裏能要到更多的奶,得到更多的支持還不明白嗎?

這裏做一個目錄

主體為原回答

倒數第三部份為贛州作為江西負擔的數據解釋

倒數第二部份為南昌的發展現狀的評論

倒是第一部份為有關贛北和贛南的基礎、發展方式、現狀的簡單對比

------------------------------------- 以下為原回答 -------------------------------------

不請自來,先說結論,再說理由

江西的發展前景,就是沒有前景,如果為個人發展考慮,那麽有機會離開江西,就十萬個不要在江西留著。這也是題主觀察到的人口流失嚴重現象的根源。如果是憂國憂民,就可以放下心了,江西的發展和「敢打敢拼」、「火箭速度」之類的詞是絕緣的。

那麽為什麽會存在這樣的情況,就必須從江西的產業基礎,交通地位,地區發展等幾個方面來討論。另外說明一下,我對體制內的問題並不了解,也就不揣度和評論了,只說江西發展遇到和面臨的事實情況。

江西的從宋朝的南方開發以來就一直很富庶,這主要得益於有豐饒的鄱陽湖平原和吉泰平原。

鄱陽湖平原和吉泰平原在江西的地理位置

不要以為古代已經遠去,就小瞧了這兩個平原在江西現今經濟發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江西依然是一個農業大省(別瞧不起農業大省這樣的稱號,這個稱號說明了江西的土地豐饒,有充足的生產資料可供獲取。很多已開發國家也都是農業大國),基於這樣的基礎,江西本土生長的第二產業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於產出的開發。

但我們實際看到,江西的農業產值(3148億(2018年))只有鄰省湖南(5213億(2017年))的五分之三,也比安徽(4655億(2016年))來的少,更不要提農業大省湖北了。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數碼,它表明,在可預見的未來,江西的農業,及從農業衍生出的農產品加工工業都將遠遠被湖南、安徽、湖北甩在身後。這說明在產業基礎上,江西空有不錯的條件,卻無法轉化為產業優勢,進而形成財富。

有人可能還是會堅持工業才能致富的說法,那麽我們也可以再回頭來看看江西的工業水平。江西GDP中占比最高的是制造業,大約三成左右,主要的制造業產業是鋼鐵和建材。但方大特鋼並沒有進入中國前十,而且不要忘記,鋼鐵產業一直處於去產能的壓力中。江西鐵礦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達70%,而鐵礦、煤、電、油、水等原燃料價格和物流成本都在上漲,鋼鐵生產成本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來源-數碼之道
來源-數碼之道

現在江西又在追逐VR風口。姑且不提VR的推廣前景和套用深度等產業內的問題,就說產業發展的基礎,人才,江西就是短板。昌大的優勢專業是材料、機械,發展VR的人才全靠「進口」,這樣一個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怎麽發展出有全國乃至世界競爭力的產業呢?有些媒體吹的很響亮,說南昌就是VR矽谷了,但矽谷是先有的學校和畢業生,才有了現在繁榮的產業的。所以江西傳統形成的鋼鐵和建材制造業是有其道理的。

所以從VR這件事上,我們也能看出,江西的產業發展缺少一個基於自身條件出發的長遠規劃。發展全靠網絡熱度,如果僥幸被選中了一個長期利好的產業,也許還能緩慢改變自己的人才培養結構,跟上產業第二集團甚至第一集團的腳步,如果不幸看錯了產業,或是遭遇寒冬,沒有人才支撐的產業將失去自救的能力,甚至大量倒閉,多年的發展也會變成一場空,浪費有限的時間和資源。比如前幾年熱火朝天的光伏產業。

交通地位上,江西的位置其實是得天獨厚的。在全國範圍內,江西起到的是承接東西,牽引南北的作用的。

圖片來源-武漢市規劃研究院與城市數據團

上圖很清楚的顯示出了中國從[北京到廣東],[雲貴到江浙],[廣東到江浙],[福建到湖廣],[川渝到江浙]的交通需求。江西正是位於這些交通線上。

但事實是,江西的交通區位卻被邊緣化。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事實,為什麽中國的交通網絡寧可繞過江西,也不願意取這段捷徑呢?比如沿江高鐵,比如武漢到杭州要繞經江蘇、長沙到合肥要繞經湖北、南京到廣州要繞經湖廣。是什麽原因導致江西作為沿江省份錯失沿江高鐵,讓鄰省鐵路寧可多走路也要繞過江西?

原因其實是兩個,一個是江西鐵路建設的被動性,和九江鐵路樞紐地位的衰落。江西的鐵路建設基本上處在一個等的狀態下,有國家級別的鐵路修過來了,就勉為其難的接上,就像京九電氣化改造。如果是鄰省的鐵路需求,比如湖南一度十分想要,用來和江浙建立聯系的長九、嶽九,能擋則擋。這一擋,擋去的不是湖南和江浙的聯系,擋去的是江西的沿江高鐵。

其實如果你觀察過江西,你就會發現,一等樞紐站九江站的邊緣化和衰落,正是江西鐵路交通的最佳縮影——去哪都聯不通,走哪都走不動。很多江西官方和民間的看法都是,九江在省界上,給它修哪怕一寸的鐵路,也都是給外省修的,與其都修給外省了,還不如直接不給他們通鐵路。

既然說到了九江,就不得不提江西在高速建設上奇葩的局面。我們都知道,走遍全國,各地市與下屬縣市的高速交通基本都是以地市為核心的。但在九江,就會讓你大開眼界,修水武寧都昌,乃至和九江近在咫尺的瑞昌,高速都是圍繞南昌為核心建設的。

九江市的高速連線狀態

其他一些省界城市的高速狀態

嶽陽市的高速連線狀態
徐州市的高速連線狀態
株洲市的高速連線狀態

這種高速建設方式,在省內看來,看似只是犧牲了九江,應該是加強了南昌的交通區位優勢。但實際上,九江和南昌相距150公裏,一個小樞紐的存在是自然發展的必然結果。更不用說九江的天然區位條件。所以在遏制九江區位優勢轉補南昌的過程中,實際上是江西遏制了江西自己的區位優勢,成就了黃梅小樞紐(湖北)和東至小樞紐(安徽)。

黃梅小樞紐和東至小樞紐

這是一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省際主義精神。

既然從交通提到九江,又要說地區發展,那麽就繼續從九江開始,從北往南說吧。

江西有「四個大門」,分別是「東大門」上饒、「西大門」萍鄉、「南大門」贛州和「北大門」九江。但實際上,所謂四個大門,真正能作為江西門戶的,只有九江獨此一處。

江西的天然地理條件,是一個包圍式的,孤立的環境。關起門來,就能做到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四個大門正好對應江西在四個方向上的缺口。

江西天然孤立的地理環境和九江的門戶地位

但是,雖說缺口有四個,而能真正對江西經濟腹地造成影響的,卻是只有九江一處。另外三個方向上,上饒和贛州對面都是經濟活動不活躍的山區,萍鄉的外面雖說是湖南的長株潭,但它向內抵達江西經濟腹地的距離太遠,難度太大,這三處所謂的大門,其實生來就是封閉的。只有九江,濱臨長江,又有鄱陽湖贛江水系能直達鄱陽湖平原和吉泰平原的經濟腹地。

江西發展的核心在南昌,所以江西要想自己做好自己的經濟發展,九江就不能弱。弱下去了,江西的屏障就沒有了,南昌的一切發展就都不能是自主的,而是圍繞鄰省如湖北和安徽的需求起舞。

對於江西來說,九江不光是盾,還是矛,因為九江特殊的城市地理結構——城區緊貼省界。透過九江,江西對外的輻射能量會比一般省界城市來的強大得多,也就可以主導外省受輻射地區在建設上為江西服務。

那麽實際情況是如何的呢?九江很弱。九江作為江西老牌的二線城市,和鄰省鄰近城市相比,沒有任何突出的競爭力,甚至在安徽支持蕪湖、湖北支持黃石的情況下,九江沒有得到江西的支持,甚至被江西孤立,在這種環境下,已經顯現出要掉隊的架勢。

導致的結果如何呢?很弱的九江,依然能夠輻射黃梅、宿松、望江等外省縣,而很弱的九江卻守不住大門,抵擋不了武漢合肥的壓力。在長江中遊城市群的建設上,南昌被武漢合肥長沙的指揮棒領著跳舞。

江西孤立九江的出發點其實很簡單,九江的區位優勢並不太遜於南昌,距離南昌又「太近」。江西在省會南昌不夠強的憂慮下,擔心九江的發展會分攤南昌的經濟成果。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須是愚蠢的。因為這是用小農經濟的思維在看待經濟發展的問題,把成長型的經濟發展看成是零和遊戲。導致的結果就是江西一直喊的「南昌在小馬拉大車」。

誠然,江西的地理條件,人口分布,以及基礎,決定了南昌必然是江西發展的核心。但核心並不一定只能是一個,或者說有核心並不意味其他相鄰的地區都要是空白。九江到南昌的距離其實也足夠遠,並不存在雙方必須零和遊戲拼出個你死我活。實際上,在本世紀10年代以前,九江和南昌都是更加良性一些的互動關系。

我們再回頭看看蕪湖和合肥的互動,武漢和它的小弟弟們的互動,長株潭的互動,南昌小馬拉大車真的不冤。

南昌,是江西當之無愧的發展主引擎。在這裏匯聚有最好的學校,最好的企業和最多的人口。但南昌的發展和九江一樣,也是走進了一條死胡同。九江是被擠得無路可走,南昌是什麽路都要走,於是沒法邁步。南昌的發展顯然是受了鄰省省會的刺激,想走大而全的道路快速彌補自身不足,趕上去。但南昌一是沒有大而全的基礎,於是只能從其他城市巧取豪奪當地產業,二是沒有足夠的人口支撐大而全的發展。

所以現在「大而全」的南昌並沒有什麽是真的大真的全。只能是在江西這一群矮子裏拔高個而已。這反過來導致了一個和惡劣的結果,就是南昌在江西省內的控制力,很是薄弱。

圖片來源-武漢市規劃研究院與城市數據團,紅色越深代表當地投資越多來自於省會,反之則代表投資來自於北上廣深

這個控制力,指的不是省級行政力,而是經濟向心力。從上圖就可以看出,南昌在江西就是一個孤家寡人,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孤家寡人。一個對小弟不好的大哥,是不可能得到小弟們的擁戴的。

這就是南昌發展真正的癥結所在,不能和江西其他地市形成良性互動,就很難獲取更大利益,反過來就更需要從其他地市剝奪資源來發展,好追趕鄰省的省會。

其實看看武漢、長沙、合肥的發展,他們也不是走大而全的道路。武漢有很明確的教育、制造業和新技術產業。長沙走的是娛樂文化、機械制造,合肥則是機械制造加工。南昌比他們遜色的地方並不是不夠大而全,而是在自身的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上不夠精,不夠深,不夠厚,還有人口較少,三產差距比較大。這種因為人口少而產生的經濟發展瓶頸,更不能透過拉一大堆產業來解決,因為還是解決不了人口問題,更應該透過加強和周邊地市縣交流,把有限的資本活躍流動起來,才有可能另辟蹊徑,彎道超車。

四小市裏,景德鎮、萍鄉作為資源型工業城市,在資源耗盡的環境下,又因為得到的扶持少,資金少。發展和轉型都比較困難。新余和鷹潭則是一家企業獨大,經濟穩定性不足。

上饒、宜春、吉安就可以說是中規中矩。除了上饒還略有些不服氣的架勢,宜春和吉安,說難聽點,都有一點混日子等死的意思。吉安更是令人不齒,前兩年還力壓九江要和南昌爭第一的出口,這兩年已經滑落到全省倒數的位置上了。

最後說到最南面的贛州,江西現在掉入的發展陷阱,很大程度上就是發展贛州造成的。江西人口最密集,基礎最好,最發達的地方是贛中北。如果贛中北的南昌九江景德鎮能保持解放前到上世紀的發展優勢,成為江西的先發地區,那麽江西每年近300萬的流出人口可能會有很大一部份被內部消化,用來彌補南昌人口的不足。

而實際情況是,也許是為了維穩或是別的什麽原因。江西更樂見用扶貧的方式,讓贛南人口留在贛南。少量不得不流出的人口,其中大部份,也沒能去沒有實作先發的贛中北地區,而是去了廣東和福建。

從經濟數據上看是毫無疑問的,江西對贛州的建設投入其實只是在補課,就像是木桶理論中,彌補最短的那塊板。可問題就在於,經濟發展講究的是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而非是木桶理論。江西要想在對外引資上更有吸重力,需要的不是全省均貧,而是某幾個活躍的地區有讓人能看見穩定收益的遠景。廣東和福建的吸金能力看的也不是韶關南平,而是珠三角和泉漳廈。

廣東山東那麽富裕的省,在補貼自己的老少邊窮地區時,還需要部份仰賴國家的支持,完全不能自己造血的江西對贛州的補貼,就更是對有限的發展資源的浪費。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贛州如今的快速發展源自於不計代價的輸血,而這種輸供總有一天會停下來。到那時,贛州又會被打回原形,江西再回頭看,又是多少光陰和資源被浪費在發展的路上。

當然,我這裏不是說贛州就要被放生,而是說,贛州整體的貧窮和落後是有其自然產生的原因的,這種違逆自然發展規律的投入,和江西發展南昌的方式是一樣的。你使了百二十分的力氣,未必能收獲一半的成果。

總的來說,江西在發展上有非常大的方向方法性錯誤。這兩年看似快速的發展其實都是在補課。但等你補上了欠的,擡頭一看,別人已經新學到很遠去了。又只能埋下頭來繼續補課。歷史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江西的發展速度一直都很快,南昌也是,贛州也是,但你環顧一圈會發現,相對競爭的省份城市,要不就把我們越甩越遠,要不就跟我們越追越近。

新千年以來,江西已經浪費了黃金的兩個十年。現在國際經濟環境下行,國內經濟發展壓力增大。江西的發展也會是紙面好看,實際困難。國家遲早會搬出被束之高閣的經濟發展的大殺器長江經濟帶。到那時,江西如果還不能理清思路,把握住機會,那就只能是永遠當湖廣安徽的陪跑者了。

===============================

對於有些贛州人在評論中表示說江西對贛州沒有支持,我簡單陳述幾個事實。贛州市的財政收入稅收占比只有七成;贛州的財政自給率不到四成,財政支出基本大半靠省財政廳轉移支付。另外,贛州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也較低,絕對值(83.54億)只有九江(236.8億)的一半不到,也比上饒和宜春低,而且自給率也只有八成。贛州2018年的一般性財政支出為857.58億,比省會南昌(752億)還要高,比第三的九江(556億)高出了三分之一多。這些不能自給得的資金缺口都是需要省財政補貼才能保證政府還能運轉下去的。

江西首個綜合保稅區就是贛州綜合保稅區。比第二個南昌綜合保稅區早了整整兩年。這個綜合保稅區是江西省政府背書申報的。在保稅區設立之前,贛州的進出口數據在江西都偏中下遊別說吉安了,連上饒都比不過。而彼時出口江西第二高的吉安卻沒有得到設立保稅區的支持。現如今,贛州的出口數據已經躥升至第三,吉安的出口卻已經滑落江西倒數,具體原因不得而知。

還有很多贛州人感覺倍有面子的是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副書記就是贛州市委書記李炳軍。這是連南昌市委書記都沒有的待遇(南昌市委書記只是第四號普通常委)。也就是說,在江西這個「大家庭」裏,贛州是可以參與決策並說話算話的。這種待遇如果還說江西薄待了贛州,我是真的不知道江西還要怎樣才能厚待贛州了。如果有意見,請把省委常委、省委副書記的位置還給瑞金,瑞金才是蘇區,摸摸良心,贛州是白區委員長行轅所在。

最後,我能理解贛州網友的心情,江西所有省界附近的地市都覺得江西欠了自己的,這個問題的根源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南昌領導力的薄弱。江西整合的失敗是所有江西人所共知的。南昌在江西更多是剝削式的存在,而沒多少領導力,這才導致江西各自為政的現象嚴重。因為南昌缺少向心力,而江西周邊各省又發展較好,各地市也就想各謀出路,這種情況下就更想省級政策向自己所在方向傾斜,於是之間存在的就是惡性爭奪,而非良性的競爭。所以除了少數距離鄰省較遠的市縣,如新余、樟樹、撫州等,絕大部份地市都和南昌基本是離心離德的狀態。另一方面,在很多人看來,南昌就是省的代表。對南昌離心離德,對江西也就失望透頂。不止贛州人,上饒人、景德鎮人、九江人、萍鄉人等等,哪個不覺得江西欠著自己了?但失望和不滿,這個是立場問題。說沒有輸血,沒有支持,這個就是良心問題了。

===============================

1月22日補充:南昌的地理位置,在江西經濟發展中是絕對當仁不讓的核心。但南昌卻沒有起到它應該起到的車頭作用。這個問題是多方面的,有江西省府層面上的,比如大量的資金和政策優先投入贛州(相關內容請見前一部份),而使基礎更好的南昌錯過先發優勢。也有南昌自己的,比如之前提到江西整合的問題,而南昌則是一個縮影,它居然都沒有辦法整合南昌縣。

現在的南昌,在產業上缺少國家級龍頭企業,無論是江西傳統優勢的材料和航空、還是新開拓的新科技領域,前者有人才儲備,但行業內發展不強,後者則連知識儲備都幾乎沒有,開展起來更多是跟風喝湯。

而我這裏有一組數據也很能說明問題, 2018年,合肥的GDP是7822.9億元,南昌的GDP是5274.7億元,大概相差了2500多億元,這幾乎是一個九江的體量了。財政收入方面, 合肥2018年的收入為1378.3億元,增長10.2%。2018年南昌的財政收入938.6億元人民幣,增長10.7%,兩地相差400多億元,差距也很明顯。

高校方面,合肥擁有54所大學,其中本科高校18所,專科學校36所, 南昌目前有53所大學,其中本科高校24所,專科高校29所。平均質素上南昌領先,不過,重點大學方面,南昌略遜於合肥。

雖然GDP和收入較合肥偏低,但相比合肥800萬人口,這個差距是合理的,甚至可以說,質素可能比合肥還略高。高校上更是說明,南昌不是沒有培養出人才,而是沒有培養出自己最急需的人才,以及人才的外流。

但我們來看另一組數據。機場方面,2018年,合肥新橋機場突破1000萬人次,南昌昌北機場則達到1352萬人次。2018年合肥全部直屬車站鐵路發送旅客3983萬人次,南昌的完整數據我沒有找到,僅僅簡單加和南昌站和南昌西,就超過3590萬人次。合肥和安徽可是有比南昌和江西更多地人口,也同樣是勞務輸出大省。

可以看出什麽來?南昌正在向「車船店腳牙」全面轉型。可以說,為了打造所謂「樞紐」,透過人為調整機場的分布、列車路線的編組,來給南昌的機場和車站充實流量,至於這些流量究竟是哪來的,受過轉車之苦的江西老表們自己心裏都有數,這樣強行拉低自身的產業結構,也就是只有江西和南昌能想出來的「高招」。把話說重一點,這真的是下作的轉型。這並不會招致什麽惡劣的結果,因為繁榮的旅客吞吐量,只會帶動小服務業的發展,而對主要實體經濟並不會造成沖擊。但從這一點上,我們就能看出南昌人、江西人的小心思。不認真搞發展,而整天琢磨著怎麽投機取巧的小心思。

所以說,南昌的問題,真的不是什麽搞大而全的問題。而是如何合理利用其周邊的九江、景德鎮、鷹潭、撫州、新余等城市,構建一個無論是叫南昌城市群也好,環鄱城市群也罷的城市群。要知道,這些城市之間兩兩的距離全部都在150公裏以內,其中南昌到撫州和撫州到鷹潭更是只有90多和70多公裏。這之間還有人口充裕的高安、豐城、進賢、余幹、鄱陽、都昌等縣,可以挖掘的潛力超千萬人口級別。而南昌只貪那點機場和車站的流量,真的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只能讓江西人唏噓嗟嘆,哭笑不得。

===============================

6月30日補充:對於有人質疑的南昌、九江等贛中北地市是否有足以領導江西崛起的經濟實力,昌九一體化是否不爭氣,贛州是否確實是江西發展的「陷阱」。還老說我沒數據……那麽我在這裏再分享幾組數據:

2019年年終統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九江第一497、南昌345.1、贛州只排在第六178.7, 只有南昌的一半,九江的三分之一 ,而在贛州之前,還有 宜春 、吉安、 上饒 ;規模以上服務業:南昌第一841.05、贛州327.15、上饒309.5、吉安237.5、九江第五234.26,贛州還不及南昌的一半,在九江的很多服務性消費轉補南昌的情況下,也只比九江多三分之一不到;各地市人口:贛州第一974.25、上饒678.34、宜春555.37、吉安494.19、南昌524.66、九江487.33。很顯然贛州的數據靠人口堆積的跡象明顯,質素較差。

另外19年底統計的數據,中國百強城市中,南昌的 負債率和債務率 分別為14.53%和77.42%,與武漢(17.85%,77.39%)、石家莊(15.77%,88.76%)、惠州(13.74%,86.1%)、佛山(12.71%,79.93%)、珠海(15.31%,60.75%)、寧波(16.82%,63.23%)、南京(18.88%,78.07%)大致相當;九江的 負債率和債務率 分別為6.6%和66.57%,與唐山(6.4%,59.55%)、許昌(9.07%,60.48%)、無錫(9.46%,61.77%)相當;贛州的 負債率和債務率 分別為20.02%和211.90%,沒有與其在兩個指標上都接近的百強城市,也就是說,百強城市裏沒有幾個像贛州這樣債務占GDP比重如此大,卻缺乏償還能力的城市,或者償還能力不足,但基本盤也很小的城市。類似贛州這個情況,比贛州情況更嚴重的,只有哈爾濱(30.76%,328.66%),呼和浩特(28.99%,410.69%),鄂爾多斯(38.58%,323.42%),看看這三個難兄難弟,所以你還覺得贛州是明日之星嗎?

另外,再列舉幾個特別健康的或者標桿型城市的樣本:上海(15.41%,44.6%),北京(14.01%,47.92%),蘇州(7.33%,35.61%),深圳(0.6%,3.21%)。對照這些樣本,你覺得是南昌九江更健康,還是贛州更健康?

還是老話重提,昌九一體化對於江西發展的意義,在戰略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問題出在執行操作上。九江的政治地位低,直接被代表,只要配合工作就好。而江西省級也好,南昌也好,對一體化更看中的無非卻是九江那一點點拿不出手的交通人口和談不上多好的區劃,以及一些發展較好的產業企業。對產業合作並不上心,加之國家有振興蘇區的任務下來,昌九自然就趨冷了。

至於還有人說「中國和美國差距最大的不在城市,在農村」,以此來論證就該大投入的發展贛州的人,我實在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 中國和美國的差距明明就是在城市化方面好吧。到2017年,美國只有299萬農業人口,相比總人口3.2億,只有0.009%。不城市化,不改變人口結構,一堆農民擠在幾畝土地上,你怎麽讓農民致富,難道你能讓土地裏長金條?不能把這些農民從農村裏趕出來,進城去提供勞動力,對於留在土地上的農民和缺少勞動力的城市來說,就是雙輸的局面。而贛州現在就處在這樣的雙輸局面中,透過外部的扶持資金讓農村貧困戶「脫貧」,為了維穩使他們留在土地上,而剩下更大量的資金進入贛州中心城區拉基建,拔高了城市生活成本,對本不富裕的的農民提高了城市生活的門檻。

所以我才反復強調發展以南昌為核心的贛中北的重要性。只有搞好這一區域,江西才能向上提升產業等級,向下釋放出更多勞動力崗位,對內,乃至對鄰省,才能向上留住更多高端人才,向下吸引更多的勞動力就業。 才能扭轉江西作為一個人口小省,卻是勞動力輸出大省的惡劣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