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各博物館紛紛推出文創品?你見過哪些有文化內涵的文創品?

2021-05-18知識

關於博物館的文創,是近幾年文博界很火的一個話題。

但是我們要先搞清楚什麽是文創?

文創難道只是擺在商店裏的小商品麽?

實際上不是,文創是一個大概念,我們專業圈裏叫做 「大文創」

「大文創」實際包括博物館的 原創展覽、教育服務專案、文創衍生產品和相關影視產品。

其實也不難理解,文創就是文化創意,一個博物館最大的創意就是展覽,至於我們可以買到的文創商品,只能是狹義的文創。

所以文創有 廣義 狹義 之分。

我們今天在這裏不討論廣義的「大文創」,題目太大,找機會專門談。

我們只說狹義的文創衍生產品。

其實文創是文博與藝術設計結合最緊密的產品了,但是在我們之前的意識裏,文創產品無非就是那幾大俗類: 冰箱貼、紙膠帶、手機殼、鑰匙鏈、書簽夾、明信片、馬克杯。

我個人稱為「文創七大俗」。

如果文創只是這樣做,實際上就沒有什麽技術含量了。

因為找個學藝術設計的學生就可以搞定,不就是貼圖麽。

所以我們現在的文創做的也必須再出一些新意。

下面我就給大家總結一下目前國內博物館文創產品的一些特點。

1. 緊緊抓住大IP,將鎮館之寶壓榨到底

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文創產品即使是貼圖也得知道要貼什麽。於是有的時候你不了解這個博物館哪些文物展品是重要的,先去文創店,看哪個圖片出鏡率最高,就是哪個。

舉幾個小例子,山西博物院鎮館之寶是晉侯鳥尊,山西省博就圍繞晉侯鳥尊做了很多功課,一系列小鳥的形象都出來了。

還有一個黑龍江省博物館,算是省博裏面場館面積最小的一個了。但是它卻會抓住重點,展廳裏反復強調自己的鎮館之寶——金代銅座龍。然後也是根據銅座龍做了一系列的產品開發,不同材質,不同功能,將它的剩余價值壓榨到極致。

所以,設計一個博物館的文創,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從它的鎮館之寶或者建築入手。

2. 博物生活,衣食住行全覆蓋

之前我們說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就是那幾個大俗類,但現在的博物館文創已經覆蓋到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了,已經完全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比如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就設計了一個現實的房間,房間裏的每件產品都是國博的文創。

關於博物館文創的食品,現在特別流行的冰棍就是典型案例。機會很多大館都開始做冰棍,但實際上我最早知道博物館做文創食品的是蘇州博物館根據它們館的鎮館之寶秘色瓷蓮花碗做的抹茶曲奇,之後各個博物館就都開始做食品了。

我覺得湖北省博做的秦簡曲奇是最有創意的,把長曲奇曲奇與自己館藏秦簡結合起來,好吃不好吃無所謂,創意很棒!所以博物館文創就是要將文物與我們今天的東西融合一起,還不能牽強。

重慶三峽館做飲食更有城市特色,直接做火鍋底料。但實際上就是在包裝上裝了一些館裏的元素而已。

而洛陽博物館直接打造了「吃貨博物館」品牌,就是一個普通的爆米花,卻說是武則天推薦的,也不給人家武則天廣告代言費。

3. 系列化產品思維

系列化產品思維是我一直特別推崇的,不管是在文創領域,還是展覽和教育,都應該有系列化思維。

博物館的系列化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玩的有湖南省博,他們做了一套馬王堆養生系列。

我們知道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女屍辛追夫人就是很註意保養的,有自己的醫術,還有藥枕。

於是湖南省博也研發了一系列保健產品。

他們的宣傳口號可以是:幾千年的辛追夫人都可以保養的這麽好,今天的你也可以!

安徽博物院的系列產品主要是主打了潘玉良的畫作。

潘玉良是近代著名的留法女畫家,從一個青樓女子變為了一個國際著名的藝術家,是一位非常傳奇的女性。由於潘玉良的丈夫潘贊化是安徽人,所以她晚年將自己的作品都從法國運回國內,就收藏在安徽省博。

所以現在在國內要想看潘玉良,只有到安徽去。

安徽省博就把她的畫都印在各種產品上,形成了一套潘玉良系列文創產品。

4. 與品牌合作,打造高端產品

博物館的很多文創產品是與品牌合作的,尤其是一些奢侈品,強強聯合是最好的。

比如上海博物館就會與迪士尼合作,將大克鼎的紋飾和米奇放在一起,讓米奇在大克鼎上沖浪,很有意思。

肯德基也直接跟國博合作,在全家桶的包裝上印上國博的藏畫,於是麥當勞趕快去找故宮合作。

5. 打造聯合戰隊,抱團取暖

很多大館的文創做的好,但是小館咋辦?很多專家覺得小館有沒有必要做文創?但我覺得文創還是可以做,但別自己一個人做,要學會報團取暖。

我覺得做的最好的是南京市博物總館。

這個館非常尷尬。

尷尬的點就在於江蘇省的省博叫做南京博物院,而南京市的市博就很尷尬了。這等於是爸爸和兒子起了同樣一個名字。

於是南京市博就聯合了七八個小館組成了一個「南京市博物總館」。

每個小館的文創都是單獨做,但是他們有個共同的品牌,叫做「大觀園」。

我覺得這個名字起的非常好,既符合金陵這個城市的特色,又表達出了百花齊放的感覺。

可以同一個城市抱團,還可以同一個品牌抱團,比如魯迅博物館。

我之前說過,魯迅博物館在全國不只一家,一共六家。

每家自己做的文創都算是魯迅的文創。

我個人認為紹興魯迅館的文創是做的最有意思的。

6. 虛擬偶像代言人

現在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們喜歡二次元文化,於是很多博物館都設計了一個「虛擬偶像」。

比如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妞」就特別有名。

我們天津博物館也有一個形象代言人,叫做「鼎鼎」,實際上就是根據天博的鎮館之寶之一太保鼎的文物傳說設計而成的。

7. 根據展覽客製文創

一直認為文創、教育和展覽是不分家的。很多博物館的文創都是根據某一個展覽而設計的。

這裏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蘇州博物館的「衡山杯」。

我們總認為故宮文創做的好,其實我更認為蘇博做的好。

「衡山杯」是最初開啟我文創大門的一件產品。

這個杯子是蘇州博物館在2015年做文徵明大展的時候設計生產的。從外表看就是一個普通的杯子,有點像是汝窯。但是杯子的底部卻是文徵明的一方印章「衡山」。

因為文徵明也叫文衡山。

這個杯子的創意太棒了,在當年大家還都不太懂文創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這麽高級的產品,實在太厲害。

後來蘇博做過雲樓展,也做了一系列文創。我覺得最好玩的就是「煙雲過眼」眼罩。因為蘇州過雲樓的顧家就是以書畫收藏鑒定著名的,很多真真假假的東西在他們眼裏就是過眼雲煙,然後竟然印在了眼罩上,很切題。

8. 配合教育活動,設計課程包

剛說展覽、教育、文創三者不分家,所以在教育上,更有文創的體現。

由於博物館的教育職能越來越受重視,教育活動越來越多。

有的時候組織一場教育活動會有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參與,這個時候就需要一種文創產品,叫做課程包。

課程包可以是活動所需要的手工耗材,這樣既省時,又可以獲得額外的經濟受益。

比如中國科學技術館就根據難易程度設計研發了各種科學實驗包,你買了它的產品,也會買它的教育課程,要不自己不會用。

中國典籍博物館也做過一個古籍裝訂的課程包,其實很簡單,但是很實用,大家也都喜歡。

9. 數碼產品,從遊戲到APP

數碼文創這塊屬故宮做的好了。

大家其實上故宮的網站就能看到,無論是桌布、皮膚、遊戲還是APP都非常多。

實際上數碼文創已經有點超了今天要探討的文創範疇了,因為它不是實物,有的也不收費,但確實是一個發展趨勢。

總之,由於近兩年博物館事業的大力發展,文創也百花齊放。既能滿足觀眾的消費欲望,又能為文物帶來傳播作用,還能為博物館提高經濟效益,真正的是讓高高在上的博物館開始接了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