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曹爽準備和萬歲在秋冬之交時節,領上下官員祭祖,同時還有打獵。這時各國送來貢品,其中曹爽對一把銅鏡頗為不滿:「銅鏡遍地都是,不想要,不想要。」手下急了:「這可不是一把普通的鏡哪,這鏡奇在這一道周代銘文'青蓋作鏡四夷服,多賀中國人民富.'」
曹爽仔細一看:「'中國人民'這四個字十分新奇。大笑之下,曹爽把這面鏡子留了下來。
東漢中國人民青銅鏡現收藏於武漢博物館,漢代「中國人民」青銅鏡:直徑18厘米,厚0.6厘米。外區一周有隸書銘文:「青蓋作競(鏡),四夷服,多賀中國人民富,雲雨時節五谷熟。」
所謂「青蓋」,就是青色的車傘蓋,也可以用來指帝王之車,神人之車——用這面帶有神性的鏡子,讓四方夷狄賓服、祝賀中國人民殷實富足、雲雨時節五谷豐登。
銘文中的「四夷」指的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是與「中國」一詞相對應的。這面銅鏡,內部是四虎繞球形紐,裝飾有乳釘紋、神獸紋、虎紋、龍紋、神人紋,裝飾很是別樣。兩個有角的神獸,可能就是傳說當中的「天祿」「辟邪」,至於神人、龍虎,則是秦漢以來十分常見的裝飾元素。
此面東漢神獸銘文鏡不僅銘文少見,紋飾也不多見。碩大的鏡鈕四周圍著四只虎,頭尾兩兩相對,猜想設計者的寓意:大鏡鈕相當於銘文中的「中國」,四只虎分別代表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這「四夷」。主紋飾區的五個乳釘不僅起到把紋飾分割開來,猜想也呼應是文中的「五谷」吧。中國人民青銅鏡有浮雕奇獸、神人戲龍,盡顯精工,高貴華麗。
四夷服」就是四方各少數民族都臣服。為什麽古代的文人就能知道我們以後叫中國呢?其實早在中國境內發掘出的來自先秦時代華夏族的雕刻詩歌【大雅.民勞】裏就有連續的出現「惠此中國」詞句:「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
這裏的「中國」就指明是地點了,均指今天的河南、陜西南部、山西南部,即中原一帶。周朝之後「中國」一詞開始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