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從外部世界尋找樂趣,而多從自身內部尋找火花,建立起真正的「生活興趣」。
「覺得自己的生活好沒有意思,盡管一直在嘗試尋找有意思的事情,但是覺得都好無趣」,孤獨而無聊,已經成為了很多人對自己生活的評價。
但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為擺脫無聊和孤獨而作出的努力,都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於「生活興趣」的找尋,我們可能都錯誤地理解了「有意思的生活」該是什麽樣子,才會做出那麽多徒勞無功的嘗試。
要對抗孤獨和無聊,我們需要首先明白,什麽才是真正的對生活的興趣。
來看今天的回答。
01.「生活興趣」究竟是什麽?
心理學家Paul J. Silvia把興趣稱為 「知識型的情緒(knowledge emotion)」 。
所謂「知識型的情緒」,和我們熟知的喜怒哀樂不一樣,指的是 能引發我們對「知道更多」好奇的情緒。 比如,困惑、驚奇、敬畏都屬於知識型的情緒,他們都指引人們去知道更多。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促進我們學習和探索。但大家可能不知道,興趣也可以平衡人們對不確定性的負面感受(Kashdan,2004)。
比如一個人失業在家,面對生活的不確定性,害怕再次失敗。但如果ta能對一份渴望得到的工作產生興趣,這種興趣感會讓ta產生對未來的好奇,而緩解不確定性帶來的負面感受。
*對於生活興趣,人們有一些常見的誤解,阻礙了他們培養出興趣。
誤解1: 「不需要做什麽,我就可以對某件事物一直感興趣。」
很多人可能覺得興趣是一勞永逸的,比如有人認為只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就能對工作一直保持興趣,於是頻繁換工作。
但現實是,日子久了,上班依然如上墳,興趣又變成了煎熬。
一個人對事物的興趣會隨時間產生變化,「三分鐘熱度」是常態,要對一件事物產生經久不衰的興趣、始終覺得ta很有意思,需要我們首先投入經年累月的努力。
這一點和很多人的認知不同: 有很多真正意義上的興趣,都是透過懷著討厭、忍受著沒有興趣卻不得不投入的過程,才真正在人們心中紮根的。
誤解2: 「興趣可以被‘找到’」
「怎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這樣的提問蘊含了對興趣的一種內隱態度,即認為興趣是固定存在的,只待你去發現。
然而, 相信興趣是待被發現(find)而不是發展(develop)的人,對生活的熱情更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也更低 (O'Keefe, et al., 2018)。 他們走到一個事物面前,發現哦這個我不感興趣,然後就走開了,因此他們在生活中的投入往往不夠多元、相對單一。
從這兩種迷思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對生活缺乏興趣的根本原因在於, 我們一直向外部世界去尋找興趣,卻沒有從自己內部建立和發展興趣。
一方面,我們沒有做什麽努力,只是在生活中尋覓看不見摸不著的興趣,等待興趣自己找上門來。另一方面,有時最初產生的興趣就並非我們內心真正的願望,而只不過是被他人沈浸在興趣中的樣子短暫地吸引了。
而想要真正覺得一些事情「很有意思」,產生反復做這件事都不會厭倦的狀態,需要我們有「能力」足夠充分地感受到這件事的美妙之處。 產生興趣也是需要具備與之具備的能力的:
比如逛美術館,瞎逛和自拍的興趣只能維持短暫的時間,而如果你曾經了解過這些作者、作品的故事,你才能更深入地品味它的「有意思」。
你覺得對生活無法建立起興趣,可能是你對生活的審美能力不夠。需要付出學習、努力,才能夠建立起對生活更強的審美能力來。 先苦後甜,一定程度上是生活興趣的真相所在。
02.哪些因素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興趣?
Silvia透過兩個實驗發現,事物要想引發我們的興趣,需要具備兩個前提:其一,我們有可能去看懂它、理解它—— 那些顯然超過了我們當下的「審美」能力的事情,無論別人覺得多有意思,都無法打動我們。 因此,「裝逼」選擇一些看起來很「厲害」的事情,作為自己的興趣,在實際的體驗中是不能給我們提供積極體驗的。
其二,它需要具有新奇的復雜性(novelty–complexity), 它不能是我們理解不了的,但也不能是一眼看透的,它需要有一定的、可理解的復雜性,並且這種復雜是有新意的。
找到新奇的人、事、物是很容易的。一家新開的餐廳、一部剛上映的電影、新認識的朋友……一切未知都可能是新奇的。但新奇本身不足夠讓我們產生興趣。大多時候,我們「拔完草「、看過電影、面完基,就沒有然後了。
而想要真正發展興趣,還需要我們在感到新奇的同時,主動去創造復雜性:去細細品味好吃的菜,去研究菜品的品鑒,去記住和分析看過的電影,去和新朋友建立更深入的聯結……
在創造、經歷、理解復雜性的過程裏,我們的興趣才會真正被建立起來。 與其說生活本身不夠有趣,讓我們覺得沒勁,不如說是我們沒有把日子過得有意思起來。
大多數人樂於接納生活帶來的好的一面,對於那些負面經驗,ta們的態度是僵化而封閉的。對生活給予我們的東西,首先要 保持靈活性和開放性 ——「可能這也可以,也許那也可以試試」 ——這是把生活「過得有意思起來」首先要做到的第一步。
我們的人格有一套指引自我去生活的想當然的結構,大多數人是活在這套 「經驗結構」 中。有人無聊地活在那個符合自己經驗的「舒適圈」裏,無法產生興趣。有人好不容易做了新的嘗試,因為不符合自己的預期,放棄了興趣。
真正的投入生活意味著我們有勇氣去擁抱生活的每一種變化,允許自己體會新的經驗。如此,你才有可能創造和體驗更多新奇的復雜性,從而發展出興趣。
讓體驗塑造生活,生活才有可能有意思。
03. 感到「生無可戀」,如何建立對生活的興趣?
1. 擁有更豐富的「人生面向」(life portfolio)。
所謂的人生面向,指的是一個人自我身份感的多元化程度。顯然,那些有著更為豐富的人生面向的人,會更容易發展出多種多樣的興趣,也就是說,把我們的興趣「不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當你覺得現在的生活沒意思,我們可以轉身面向那些由其他興趣引領的生活面貌。比如你除了是一個職場人士,你是否在某一個感興趣的領域頗有優勢?或者你可以是健身達人、記錄生活的手帳迷等等。
你的身份和生活興趣,永遠都有地方可去,就不會覺得沒意思。
2. 全身心地投入(engage)生活。
我們在關於生活興趣的粉絲調查中發現, 生活投入程度和對生活的興趣呈正相關,生活投入程度高的人,對生活的興趣也更高 (p<0.01)。
我們希望你全身心地參與生活。這種對生活的參與和投入是專註的、富有創造力的,且需要付出努力的。
投入的生活,聚焦於滿足感而非愉悅感,他們會盡可能嘗試各項活動,而不是只挑眼下會帶給自己愉悅感的。 這種追求充實的滿足,而不是當下的愉悅的生活方式,更能幫人建立對生活的興趣。 (Seligman,2002)。
如果一個人沒有完全投入生活,也有可能獲得愉悅感,比如靠消費純粹享樂。但研究發現, 物質性消費帶來的快樂是短暫的。 買買買可能讓你快樂一時,但無法令你對生活更感興趣。
我們的調查也發現,消費水平與生活興趣無顯著相關。也就是說,有錢並不必然讓人對生活更感興趣。一個完全投入生活的人,鋪床疊被、打掃房間這種最簡單的行動,都有可能成為ta發揮創造力、感到生活很有意思的機會。
3. 提升感受力,體驗正念生活。
想讓生活變得更有意思,需要我們 調動自己全部的感官,全然感受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什麽都沒意思,生活無趣而索然無味。
但要想把日子過得有意思,你首先要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打起精神來,細致地、投入地品味你自己每一個當下的感受。
生活不是忙碌或空虛地重復每個日子,興趣也不是光靠找就能被發現。要建立對生活的興趣,需要我們全身心地調動自己,以開放的態度,嘗試更多的體驗。
它要求我們持續付出投入生活的努力,然後在生活中,勇敢地迎上自己自由成長地方向。
有些時候,我們對生活沒什麽興趣,沒什麽勁頭,總是感到無聊,卻又十分討厭這種無聊的感覺,不知道該怎麽創造興趣,只好不斷刷手機,但越刷越覺得無聊。
現代社會,高速的生活節奏以及源源不斷的娛樂供養,使我們的胃口變得刁鉆,越來越難以感受「新奇」。可以說,其實不是生活更無聊,只是我們已經變得更麻木了。
對抗孤獨和無聊,或特許以從認清有關它們的真相開始,然後重新審視、發現和培養屬於自己的生活興趣。
References:
Harackiewicz, J. M., Smith,J. L., & Priniski, S. J. (2016). Interest matters: The importance ofpromoting interest in education. Policy Insights from the Behavioral and BrainSciences, 3(2), 220-227.
Kashdan, T.B. (2004).Curiosity. In C. Peterson & M.E.P. Seligman (Eds.), Character strengths andvirtues (pp. 125–14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點選檢視往期高贊回答:
在領悟到什麽道理後,你的人生從此輕松了起來?
為何人隨著年齡的增大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如何應對後悔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