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1知識 首先先上一張全牛圖來看各部位所在的位置: 企鵝繪制/牛肉部位圖 接下來再細細道來: 吊龍伴(也可作吊菱膀) 吊龍 是牛脊背上一長條肉,吊龍伴即吊龍下面那一小部份的肉。因為帶了些肥肉比吊龍更加香滑可口,但同樣細嚼無渣。 此圖即為整條吊龍伴。 學名其實叫做肋眼肉卷帶側肉。吊龍伴後邊,骨盆夾縫裏,還可以剔出兩條「龍蝦須」。 圖為吊龍伴在下火鍋前和後的樣子。 2. 脖仁(又稱牛樸肉) 脖仁是牛的肩胛肉中最靠近頭部的部位,因經常運動,肉質上佳。其樣態脂肪油花雪花點般密密分布在肉中,入口柔嫩多油脂,鮮甜爽口有嚼頭,脂肪含量在牛的前身肉中屬較高,非常稀有,是大受歡迎食材明星呢。 圖為整塊脖仁 脖仁其實在其他料理中也用到,比如日式烤肉的牛梅花肉,西餐裏的chuck eye log,但脖仁的範圍比牛梅花肉和chuck eye log更小。一頭一千斤的牛切出的脖仁往往只有一兩斤。 為方便片薄,切之前要迅速冰凍一下。脖仁到店之後,需要用幹凈的濕布包住進入冰箱,防止水份流失和串入異味。據說並不是每頭牛都擁有質素高的脖仁,但又備受食客追捧,因此每家店每天點到的脖仁質素會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即使天時地利牛和,上好的脖仁,沒有店家的細心處理、保存,口味也會差上很多。比如下圖就從外觀上給出了不同品質脖仁的對比。 至於在食用上,因為片得薄,更要註重火候。稍微水裏蕩一下就好了。時間控制在8-12s左右即可。 3.匙仁(也稱匙皮) 位於脖仁下方的部位,接近肋骨,因為連著脖子,筋肉結實,肉中間常穿插著細筋,脂肪含量較脖仁更高,非常鮮嫩。 屬於肩胛裏脊肉外層,日式烤肉中稱為上級肩肉,英語稱作Chuck flap。 4. 匙柄 匙柄是指匙仁靠下的部位,即在肋骨之下,產量較匙仁稍大。匙柄切成大片,無論肥瘦, 中間會有一條明顯的肉筋紋路 ,像鑰匙柄一樣,入口柔軟又超彈,極有拉伸感。 匙柄屬於肩腹肉的一部份,大致是肩胛小排的部位,西餐中稱作chuck rib。 圖為整塊匙柄。 5 . 三花 趾 (也稱腳趾肉、三花 腱 ) 肉質酥脆,汁水甜鮮。這塊肉位於上臂,稱為前腿肌腱,位於肩胛骨裏側,有粗筋透過,西餐中這塊稱為top blade或者fore shank。 切分要帶筋切,對刀工要求也高肌理細致,切片紋理像樹葉一般。 6. 五花 趾 (也稱正五花、五花 腱 ) 是後腿對應三花腱的部位,但更加稀少。筋比三花腱更多,紋路也更明顯,口感也更為脆彈。如果你喜歡彈牙的筋肉感的話,會覺得這部份口感更好。下圖為五花趾和三花趾的對比。 五花腱是後腿大腿內側的兩小條牛腿肌腱,西餐裏的Hind Shank部位。 整條五花趾。 7 . 胸口朥(胸口油) 牛前胸肉部位的一塊脂肪,屬稀有部位,大而肥的牛才有。 新鮮的胸口朥呈白色,較有嚼勁;冷凍後會發黃,口感較新鮮的更為爽脆。胸口朥在其他料理中少見使用。 這是新鮮的胸口朥 這是凍過的 胸口朥 也許姑娘們可能要因其油脂含量高而望而生畏,但嘗過後往往難以割舍,一嚼滿口化開了牛油的香味,口感不肥膩而是十分脆爽。在牛肉火鍋中建議作為最後的一品肉食加入。 8. 嫩肉 嫩肉是位於臀腿部位的肉,產量較大,甜度高,一般會切的比較厚,涮之前滴幾滴油拌勻一下,軟嫩滑溜的! 9.肥胼(雙層肉) 薄切的牛腹部夾層肉,特點就是肥香啦!帶著厚厚一層皮下脂肪。好的雙層肉切面,可以看到厚厚一層脂肪和紅肉的分層,也是可遇不可以求的。 西餐中對應Flank部位。要足夠肥的牛,才能有漂亮的切面: 圖為整塊肥胼。 10.牛腩 嫩肉和肥胼之間的這一部份,平常沒少吃過吧。一般燉鹵到酥爛,也有丟進鍋底的。 大致就是如此。如果是按照牛 從脖到腳的順序便是: 脖仁、吊龍、吊龍伴、匙仁、匙柄、胸口朥、牛腩、嫩肉、肥胼、三花趾、五花趾。 最後再放上一張各部位肉大拼盤圖吧~祝題主牛肉火鍋吃得愉快~ 想看更多香噴噴的文章請檢視:http:// zhuanlan.zhihu.com/qiec hihe/20473728 -感謝原作者美伢,此答案是從其文章中編輯而來。
首先先上一張全牛圖來看各部位所在的位置: 企鵝繪制/牛肉部位圖 接下來再細細道來: 吊龍伴(也可作吊菱膀) 吊龍 是牛脊背上一長條肉,吊龍伴即吊龍下面那一小部份的肉。因為帶了些肥肉比吊龍更加香滑可口,但同樣細嚼無渣。 此圖即為整條吊龍伴。 學名其實叫做肋眼肉卷帶側肉。吊龍伴後邊,骨盆夾縫裏,還可以剔出兩條「龍蝦須」。 圖為吊龍伴在下火鍋前和後的樣子。 2. 脖仁(又稱牛樸肉) 脖仁是牛的肩胛肉中最靠近頭部的部位,因經常運動,肉質上佳。其樣態脂肪油花雪花點般密密分布在肉中,入口柔嫩多油脂,鮮甜爽口有嚼頭,脂肪含量在牛的前身肉中屬較高,非常稀有,是大受歡迎食材明星呢。 圖為整塊脖仁 脖仁其實在其他料理中也用到,比如日式烤肉的牛梅花肉,西餐裏的chuck eye log,但脖仁的範圍比牛梅花肉和chuck eye log更小。一頭一千斤的牛切出的脖仁往往只有一兩斤。 為方便片薄,切之前要迅速冰凍一下。脖仁到店之後,需要用幹凈的濕布包住進入冰箱,防止水份流失和串入異味。據說並不是每頭牛都擁有質素高的脖仁,但又備受食客追捧,因此每家店每天點到的脖仁質素會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即使天時地利牛和,上好的脖仁,沒有店家的細心處理、保存,口味也會差上很多。比如下圖就從外觀上給出了不同品質脖仁的對比。 至於在食用上,因為片得薄,更要註重火候。稍微水裏蕩一下就好了。時間控制在8-12s左右即可。 3.匙仁(也稱匙皮) 位於脖仁下方的部位,接近肋骨,因為連著脖子,筋肉結實,肉中間常穿插著細筋,脂肪含量較脖仁更高,非常鮮嫩。 屬於肩胛裏脊肉外層,日式烤肉中稱為上級肩肉,英語稱作Chuck flap。 4. 匙柄 匙柄是指匙仁靠下的部位,即在肋骨之下,產量較匙仁稍大。匙柄切成大片,無論肥瘦, 中間會有一條明顯的肉筋紋路 ,像鑰匙柄一樣,入口柔軟又超彈,極有拉伸感。 匙柄屬於肩腹肉的一部份,大致是肩胛小排的部位,西餐中稱作chuck rib。 圖為整塊匙柄。 5 . 三花 趾 (也稱腳趾肉、三花 腱 ) 肉質酥脆,汁水甜鮮。這塊肉位於上臂,稱為前腿肌腱,位於肩胛骨裏側,有粗筋透過,西餐中這塊稱為top blade或者fore shank。 切分要帶筋切,對刀工要求也高肌理細致,切片紋理像樹葉一般。 6. 五花 趾 (也稱正五花、五花 腱 ) 是後腿對應三花腱的部位,但更加稀少。筋比三花腱更多,紋路也更明顯,口感也更為脆彈。如果你喜歡彈牙的筋肉感的話,會覺得這部份口感更好。下圖為五花趾和三花趾的對比。 五花腱是後腿大腿內側的兩小條牛腿肌腱,西餐裏的Hind Shank部位。 整條五花趾。 7 . 胸口朥(胸口油) 牛前胸肉部位的一塊脂肪,屬稀有部位,大而肥的牛才有。 新鮮的胸口朥呈白色,較有嚼勁;冷凍後會發黃,口感較新鮮的更為爽脆。胸口朥在其他料理中少見使用。 這是新鮮的胸口朥 這是凍過的 胸口朥 也許姑娘們可能要因其油脂含量高而望而生畏,但嘗過後往往難以割舍,一嚼滿口化開了牛油的香味,口感不肥膩而是十分脆爽。在牛肉火鍋中建議作為最後的一品肉食加入。 8. 嫩肉 嫩肉是位於臀腿部位的肉,產量較大,甜度高,一般會切的比較厚,涮之前滴幾滴油拌勻一下,軟嫩滑溜的! 9.肥胼(雙層肉) 薄切的牛腹部夾層肉,特點就是肥香啦!帶著厚厚一層皮下脂肪。好的雙層肉切面,可以看到厚厚一層脂肪和紅肉的分層,也是可遇不可以求的。 西餐中對應Flank部位。要足夠肥的牛,才能有漂亮的切面: 圖為整塊肥胼。 10.牛腩 嫩肉和肥胼之間的這一部份,平常沒少吃過吧。一般燉鹵到酥爛,也有丟進鍋底的。 大致就是如此。如果是按照牛 從脖到腳的順序便是: 脖仁、吊龍、吊龍伴、匙仁、匙柄、胸口朥、牛腩、嫩肉、肥胼、三花趾、五花趾。 最後再放上一張各部位肉大拼盤圖吧~祝題主牛肉火鍋吃得愉快~ 想看更多香噴噴的文章請檢視:http:// zhuanlan.zhihu.com/qiec hihe/20473728 -感謝原作者美伢,此答案是從其文章中編輯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