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本書挺失望的。虧我當時還花錢在日亞上買了電子版。感覺爆虧。
一開始以為是按照我想象中的「用工科的思考方式去拆解故事」,結果全書除了偶爾(嗯,是真的非常非常偶爾)突兀且毫無必要地插入幾個術語或者公式以外,我根本沒看到任何這樣的東西。
除此之外似乎就是幾篇寫得非常爛的TVT頁面。說像TVT頁面是因為看得出來作者試圖抽象幾個典型的形象(至少,這是他一開始宣稱的,也是開頭一章說的),可是又抽象得很不幹脆且泛化過度,導致整個看起來觀感很糟糕。
甚至連作者自己都知道泛化過度,第五章為了把話題拉回來特意說了一句「 然而,如果對類別的分析過於抽象和普遍,就會變得不實用。」,我當時直接看麻了。你知道你還這麽寫啊?!
說到底我就不明白為什麽要這樣分章節,也不知道為什麽作者要這樣抽象。每一章似乎都在談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
比如第一章:仿徨的跛行者,說的就是很多英雄角色往往都是有破缺性的(跛行者),比如古代神話裏有瘸子和瞎子,後面就擴充套件到「不對稱性」,再後來凡是有特殊性的都算跛行者。比如孫悟空也算。
然後仿徨又成了角色冒險故事的分類。作者自己甚至也說了,仿徨和跛行並不一定得在同一個角色身上,只是這兩個放在一起很適合。
再比如後面第五章突然說「在某種意義上,"跨越時空的戀人 "包含了所有這四種類別。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是 "戀人 "創造了七種類別中的其他六種,如果我們用 "敘事壓力 "來濃縮這七種類別,並提取一些更本質和抽象的東西,我們將發現的 "元素 "是 "戀人"。 如果我們要提取一些更本質、更抽象的東西,我們會發現的 "元素 "就是這些 "戀人"。」
後面甚至真的開始迫真分析蝙蝠俠如何是「戀人」的:「法律」和「正義」在這裏成了兩種不同的「秩序」,而蝙蝠俠是將「法律」和「正義」重新結合起來的使者,將世界恢復到完美的狀態。
順便說一句,看精分人的文章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只不過那些人寫的東西更讓人看不懂而已。
甚至我看到後面,還有「日本文化也可以看成是『殺死自己造物主的淪陷者』(客體是西方文化)」、「其實跛行者和塔中公主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看成戀人」。好的,那你都泛化到這個程度了,到底還想表達啥?你抽象到這個程度的話,那塔中公主、武裝美女和跛行者還有啥區別?
這導致後面幾章談的每個特質(很多特質甚至也不是在談角色而是在談情節和主題)似乎都散在幾章裏面去。而每一章似乎除了開頭少數段落以外,都在泛泛地談「兩面性和兩面性的沖突」、「非對稱性向對稱性的轉變」這樣的東西。讓我感覺作者似乎只是事先定了這些引人註目又有畫面感的標題,然後寫命題作文而已。
而內容本身我感覺也不是太有價值:很多觀點要麽是千面英雄之類的地方縫來的,要麽是近似於過度解讀和過擬合的牽強附會,導致整體根本沒多少實際操作性。比如如果所有人都能看作是「仿徨的跛行者、角色兩面的沖突」,那這個分類到底還有啥意義……你與其搞這麽玄之又玄精神分析的七種古怪形象,還不如你要說兩面性就老老實實說兩面性,要說非對稱性就老老實實說非對稱性,要說沖突就老老實實說沖突。
一些文化研究出身的人倒是很容易犯這種毛病,我稱之為「拿必要當充分」病。他們很喜歡去找很多文化作品,透過他們那種奇怪的總結方法總結出一堆粗糙的論斷和抽象,然後發現這套可以套在很多東西上面,於是就套得不亦樂乎;碰到不好套的,不去懷疑自己理論的問題,而是覺得自己的理論不夠泛化,不夠抽象,於是就開始大力抽象。
最典型的比如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然後就往所有喜劇裏找悲劇成分:結果故事發展可以是悲劇,角色境遇可以是悲劇,角色行為可以是悲劇,甚至角色讓觀眾感覺到智商的優越感也可以是悲劇。然而當你實際創作的時候這種「悲劇性」能轉為喜劇性嗎?非常難,因為這事根本就不是充分條件。
在這本書裏,則是透過把所有角色和情節都抽象為「兩面性」、「破缺的完滿」、「兩種秩序的沖突」,再套進那幾個給定的角色裏,產生一股別樣的精神分析臭。你拿任何角色給他看,他大概都可以一頓分析,得出這個角色是哪個哪個的組合,可是如果你問他「那我怎麽寫出一樣的角色呢?」,你就無法得出任何可靠的答案了。
我覺得哪怕作者真的是工科出身,大概也不是電腦科學出身,至少不可能是學得特別好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