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年輕人應該存錢嗎?

2021-07-01知識

年輕人逐漸成為信貸擴張和擴大內需兩個刺激經濟手段下的犧牲品!

所謂的金融擴張指的是擴大信貸創造貨幣,增加超過市場需求貨幣的供應量,錢多了原則上經濟熱度就高,經濟越活躍。從最初的降息鼓勵企業借貸、政府借貸有能力的居民借貸來創造信貸,逐漸的發現有很強還款能力的人們並舉債不是把錢花在生產和消費活動中,他們更願意投資不動產,企業也是如此,投資辦廠不如買一套稀缺位置的房帶來的增值高,不同的是投資辦廠增加經濟體可消耗的商品和增加就業,而二手房漲再多也只是財富的轉移和再分配,這是兩者根本的不同。回歸正題,非自住需求會增加需求端,供需關系失衡會推高資產價格。

投資收租根據現在的租售比來看是賺不到錢的,大概率是希望漲價以後出售而非長期持有,所以最終潛在接盤的還是未上車的年輕人,玩法是前人借100萬投資房子,而後人需要借200萬才能接盤,結局是前人的債務和利息被置換後還有結余,而後來的年輕人要承擔更高的負債。這種信貸擴張刺激經濟的方法,可能初衷是好的,畢竟發展才是近幾十年解決多數社會問題的方法,但結果來看具有明顯的透支性,尤其是對信貸擴張初期沒有資源積累的年期人極度不友好,加上房子對公共資源的捆綁,年輕人也只能透過無限加杠桿接盤,真的等年輕人負債兜不住底雪崩了,前面的投資參與者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所謂的擴大內需是同樣的道理,我們是世界第一大制造業經濟體,但奇怪的是,居民只參與生產,因為種種原因消耗能力有限,上層有消費能力但體量不夠,中上層更喜歡把錢投入到資產中而非消費,偽中產除了房子之外只剩下債務,中下層有極大的消費潛力卻沒有消費能力,只能依賴不斷的宏觀資源兜底來補貼出口,最好的商品給別人用。即便如此,一旦國際需求波動,產能過剩就會凸顯出來,這時應對措施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擴大內需。擴大內需印鈔吧,只會進一步推高中上層對資產投資的狂熱,消費能力並不會增加,偽中產忙著還債和下一代的內卷投入,印鈔流入中下層的比例少之又少,還是推不動內需。那麽擴大內需在經濟結構上群體很難發揮作用,而在人口年齡結構下可以,不管是上中下層,年輕人的社會閱歷不足,容易被消費主義引導,且風險意識不足,擴大內需這個群體的恭喜功不可沒。但上文就提到過,年輕人屬於資源積累較少的群體,擴大內需是需要花錢的,那麽就有了為這個群體量身客製的信貸方案,某小貸公司險些上市成為萬億級別估值的科技金融公司,你去看叫得上號的互聯網企業,都在努力往小額貸款盈利的方向鉆。

那麽問題就來了,房地產泡沫的邏輯就是後來者負更多債置換前面人的負債和收益,後來者更多的是還沒有婚育的年輕人,一般情況下年輕人流入越多,地方的新房和二手房價格越堅挺,各地搶年輕人競爭也愈發激烈。同時擴大內需需要年輕人的儲蓄和負債來支撐,其實在你的周圍也能看到這種情況,消費主義盛行下,透支消費在年輕人群體是常見的,月光的群體在年輕人中占比越來越高。

金融擴張誘發的資產泡沫,最終還得依靠年輕人舉債來接盤,擴大內需對於中上層基本沒啥吸重力,就有人天真的認為消費不足是市場錢不夠導致的,怎麽辦?直觀來看是增加貨幣供應,結果卻是事與願違,發錢只會進一步推高資產泡沫,反過來擠壓本就不高的消費能力,越印錢消費越缺錢。最後擴大內需的精準目標還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能不能定向年輕人發放貸款呢?但年輕人沒有太多能拿的出抵押物,只能用純信用換錢花,一定意味著利息低不了,這就是科技金融公司的生存壯大土壤,用平均8%甚至更高利息的貸款給年輕人消費,擴大內需問題解決了、年輕人生活的看起來更「體面」、小貸公司也獲得了不菲的利息收入,一切看起來都是這麽的美好。

現在經濟體增速受阻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內需嚴重不足,有能力的群體更喜歡參與不動產投資遊戲中占據有利地位等人來接盤而不是去提高消費,有消費意願的群體卻沒有消費能力,透過透支信用來換商品提高生活質素,資產泡沫的本質是前人負債後人還,現在是後人早就月光了,有信用也拿來給擴大內需做貢獻了,不能指望年輕人還能有多少負債潛力。

在理清了現在經濟的背景後,我們回歸到本問題中, 年輕人只能在諸多不利好中選擇最利於自己的一個 ,儲蓄的選擇就是其中之一。個人觀點,管理個人積累的財富是一個年輕人必要經歷的過程,前提是你得有財富積累,存款不是為任何人負責,為你自己,誰都無法保證不會遇到失業、疾病、家庭因素等必要支出,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存款是讓你未來更從容的面對諸多未來不確定因素。其次,存款也是一種籌碼,現實社會棋局的博弈非常殘酷,誰的籌碼多,誰的選擇越多,風險背書越高。

題外話,刺激經濟有很多種方法,很多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執行起來就可能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現實情況是,信貸擴張背景下,已經形成的那麽多投資性的房子,不得靠年輕人透支負債來接盤!擴大內需的背景下,多數時候不也得靠年輕人來支撐消費!羊毛不能總逮著一個群體薅,政策不能真等到年輕人透支不動了再做出調整,信貸擴張這種利好少數人的工具還是要緩一緩,也應該讓已經站好位置的既得利益者為經濟增速出出血,公共資源應向越來越少的年輕人傾斜,這些人態度決定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潛力,比如進一步嘗試弱化公共資源與房子的捆綁。出生的越來越少,躺平的人越來越多之後再改怕是來不及了。

年輕人自己也應該多積累知識儲備,在諸多不利中選擇最有利自己的決定,感性情緒輸入輸出雖然一時很爽,但多數時候應該盡量保持客觀清醒的頭腦來做相關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