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世相:穿越後我們能做什麽

2021-05-15知識

郭德綱曾說過一段以「穿越」為主題的相聲。在相聲裏,他每次穿越到過去,不是變成達官貴胄,就是化身為風雲人物,但次次都沒落好下場。種種的陰差陽錯逗得聽眾開懷大笑,同時也表現出對「穿越」的一種諷刺態度。

畢竟穿越只是一種幻想,哪怕穿越成功,也未必就像小說裏那樣輕松如意。網絡作家森林鹿寫過一本【唐朝穿越指南】,講述了如果一個現代人穿越到唐朝怎麽才能活下去,其可能遇到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語言、文化、禮儀、制度、衣食住行等方面,可謂舉步維艱。

而我們還面臨著一個更現實的問題:穿越後我們能做什麽?

答案比較悲觀。事實上絕大多數人能做的都比較有限。就算是務農,不少人也缺少相應的知識和實踐,更別提過去的環境、技術、農作物品種與現在的巨大差異了。

也許有人會有異議。我們常常看到,在網絡文學作品裏,除了農業外,主人公穿越到歷史上某個朝代,都會利用現代人的超前知識和理念,改變歷史的行程。比如說開發配方(黑火藥),設計武器(燧發槍),研制機械(蒸汽機),引種高產作物(玉米、番薯),制作藥物(青蒿素),科普現代知識理念等,所謂「凝聚了人類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問題在於,即便我們有智慧結晶,穿越後也缺少把它們變為現實產物的能力和條件。

一個原因是當時的生產力水平與我們所掌握的現代知識水平的不配套。歷史上每一次生產力的突飛猛進,都是經歷了長期積累、由量變引起質變的結果。我們汲取了現代知識帶來的結果,但是無法跳過積累的前置階段。比如說知道黑火藥的主要成分和配比,但前提是要掌握硫磺的提純並進行硝石的開采;了解燧發槍的設計構造,但制造現代槍械卻需要一定的金屬冶煉技術;引種美洲的玉米、辣椒,是航海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帶來的交流結果;至於對古人進行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知識的科普,難度就更大了——想想看,你的科普可能連父母都說服不了,遑論要說服千百年前的古人祖宗了。

另一個原因是社會分工的需要。隨著生產力發展,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專業化和精細化。而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一方面與現代生產力水平相適應,一方面是為了更有針對性的社會分工做準備。像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所說的采集、狩獵時期那種相對的全能個人,在現代社會中極為少見。有名的穿越小說【臨高啟明】設定了500個人的「群穿」,讓這500個各行各業的人歷經諸多波折,攜帶大量物資,才在穿越後得以生存和緩慢發展,可能也是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的。

然而對我個人而言,我從未擔心穿越後要做什麽,也不會幻想大權在握、美人在側的感覺。如果能穿越,我只想穿越到父母還健康之時,好好關心他們的身體;穿越到與妻子談戀愛之初,告訴她將攜手一生;穿越到自己迷茫之際,提醒自己不要迷失方向。這就是穿越後我所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