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心理學幹貨來襲預警
1.什麽是聰明?
心理學研究中,聰明或有天賦(Giftedness)的一個簡單粗暴的定義就是童年時 智商超過140 (Terman, & Ogden, 1959)。
聰明的兒童長大以後有什麽樣的表現呢?
你可能會認為這些智商超高的天才們在除了智力測試以外的其他方面也表現優秀,事實上的確 部份如此 。
Terman和Ogden在追蹤了1000多名天才兒童並對其進行了長達35年的追蹤研究後發現,這些兒童長大後在 身體健康、行為適應和道德發展 方面同樣表現良好。 但是,這些兒童長大後大多數盡管優秀,但並不傑出或卓越 。
這是因為兒時聰明並不代表成年後有創造力,也不代表有足夠的堅毅和熱情(Grit)來達成成就。
而且,太過聰明甚至還有負面效果。對於智商超過150的兒童,他們更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維持較好的同伴關系,他們較早的意識到了人生中存在的重大的道德性和存在性問題,卻沒有在情緒上足夠成熟到能夠應對這些問題,因而表現出更多的情緒困擾(Morelock & Feldman, 1997)。換言之,「聰明」的人並不一定能把生活過好。
這使人們意識到,聰明或天賦,是不同於智慧和創造力的。
2.什麽是智慧?
我有位朋友曾去做心理咨詢,他詫異和贊嘆於咨詢師對生活中很多難題的洞察,於是他問這位資深的咨詢師「為什麽您能夠如此沈穩和波瀾不驚,您是如何做到的?」對方思考了一會兒,答道「可能是因為我的人格和世界觀已經足夠成熟」。
而個人智慧(Personal Wisdom),就是成熟的一個標誌(Staudinger & Kunzmann, 2005)。「個人智慧」被定義為「對個人生活中 困難和不確定情景給出明智判斷和建議 的能力」,或者,你可以將智慧看做是一種 關於生活的「專家知識系統」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智慧?透過大量的調查,心理學家們了解到很多有關智者的特征。Mickler和Staudinger(2008)總結了5個判斷智慧的標準:
下圖舉了一些例子來說明,在這些標準上得分高的人是如何評價自己的(來自Mickler, C., & Staudinger, U. M. (2008). Personal wisdom: validation and age-related differences of a performance measure. Psychology & Aging,23 (4), 787.)
3.聰明=智慧?
很聰明的人不一定擁有智慧。實際上,太聰明的人(邏輯和推理能力top15%)反而可能因為過於自傲或是太過關註於事業成就,無法平衡人際關系,從而在動機和價值觀上發生偏離。例如,智商超過180的人非常看重學術成就,學習,教育和科學等,但不那麽看重情緒穩定、社交生活和同齡人交往(Lubinski et al., 2001)。因此,流體智力和智慧的關系是一條倒U型曲線。
不過,智慧確實需要一定的智力作為基礎(如圖中的結晶智力),並且對外界越開放、越了解自己的人,越擁有智慧。
不過,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對生活的普遍智慧和以積極情緒測量的主觀幸福感幾乎沒有關系( r =.03, p >.05),但可以顯著預測生活滿意度( r =.24, p <.01),在積極心理學理論中,這是一種比積極情緒更高層次的幸福感(Seligman, 2002)。
4.如何獲得智慧?
智慧和很多因素有關,人格的發展階段(Erikson, 1959),認知的發展階段(Piaget, 1976)等都對智慧產生影響,智慧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內隱智慧理論(關於「大家認為什麽是智慧」的理論)認為,智慧涉及
很少有人在成年早期(20-40歲)之前就獲得了智慧,除非是經歷了促進智慧的人生事件,或是接受了促進智慧的專業訓練。
如果你是老師,你可以采用如Sternberg(2001)開發的專案來促進學生的智慧。在這樣的專案中,一般會有:
最後,不論年紀,祝你都能在聰明的同時更加成熟和智慧~
聽說智慧的人都會點贊 (/ω\)
你同樣會感興趣的專業心理學回答參考文獻
Lubinski, D., Webb, R. M., Morelock, M. J., & Benbow, C. P. (2001). Top 1 in 10,000: a 10-year follow-up of the profoundly gifted.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6 (4), 718-29.
Mickler, C., & Staudinger, U. M. (2008). Personal wisdom: validation and age-related differences of a performance measure. Psychology & Aging,23 (4), 787.
Morelock, M., & Feldman, D. H. (1997). High-IQ children, extreme precocity, and savant syndrome. In N. Colangelo & G. A. Davis (Eds.),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 (2nd ed., pp. 439-459). Boston: Allyn & Bacon.
Robert J. Sternberg. (2001). Why schools should teach for wisdom: the balance theory of wisdom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6 (4), 227-245.
Staudinger, U. M., & Kunzmann, U. (2005). Positive adul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djustment and/or growth? European Psychologist , 10, 320–329.
Terman, L.,& Ogden, M. (1959). Genetic studies of genius. Volume V:The gifted group at mid-life. Thirty-five years follow-up of a superior group .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